返回第十五章 情人  置换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观察到有些同学指着尸体的部位开玩笑或者表现得很嫌弃,希望大家不要这样,你选择了这个课程,就要好好把它学完。”

    他身后巨大的屏幕上,投射出一张看似温馨和谐的家庭合照。

    “犯罪心理学的核心之一,是共情——并非同情凶手,而是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情感逻辑与认知扭曲。”他微微侧身,激光笔的红色光点精准地落在照片中一个笑容腼腆、戴着眼镜的男人脸上,“请大家思考,一个在邻居眼中‘连蚂蚁都不忍心踩’的老实人,为何会策划并实施一场精密冷血的谋杀?”

    教室內瞬间鸦雀无声,只有阳光尘埃在无声舞动。

    他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不急不缓地走下讲台,沿着台阶缓步向上。所过之处,学生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他停在中间过道,随意地将手搭在一个空座的椅背上,那只好看的手,骨节分明,在阳光下几乎白得透明。

    “上周有同学问我,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有何区別。”他目光掠过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脸,声音平稳,“如果说心理学是探索人类心理全貌的‘全科医学’,那麽犯罪心理学,就更像是专注于研究特定恶性现象的‘肿瘤学’。”他唇角勾起一个极浅、却足以让前排女生瞬间脸红的弧度,“答案,往往藏在被我们忽视的日常褶皱裏。”

    他重新走回光晕笼罩的讲台中心,姿态优雅地撑住桌沿。“可能是长达二十年的语言暴力侵蚀,可能是一次被所有人视为玩笑的彻底羞辱……恶意并非一日养成,它像藤蔓,在沉默与压抑的土壤裏悄然滋生。”他话锋一转,“所以,请不要凭借外表轻易论断他人。我们身边满身纹身的壮汉,可能会在深夜扶老人过马路;而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绅士,私底下或许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扭曲欲望。”

    当他引用一个著名连环杀手案例,模仿其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思维方式进行剖析时,教室內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可他的表情依旧温和,甚至带着纯粹的学术性探究,这种极致的反差,更让人着迷又心生寒意。

    “老师,”一个大胆的男生举手,“您懂的这麽多,又了解法律漏洞……那您会不会……”

    “不会。”徐星野笑了笑,打断了他可能的危险猜想,答案简洁而篤定,“理由很简单,我没有恨到想让其消失的人。当然,”他语气带上了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如果有,或许我会是那个最难被抓住的人。”

    他很快将话题拉回正轨。“回到我们的案例,他不是天生的恶魔,”徐星野总结道,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他只是在某个临界点,选择用错误的方式,为自己扭曲的正义感执行了私刑。”

    “老师,犯罪心理画像是不是靠直觉或者说……第六感?”另一个学生提问。

    “这是个常见的误解。”徐星野耐心解释,“犯罪心理画像并非玄妙的占卜,它建立在严密的逻辑与证据鏈之上。侧写师通过系统分析犯罪现场特征、受害人背景、法医报告等所有信息,来推断未知嫌疑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模式与生活习惯。一个人在犯罪时留下的行为痕跡,就如同他个性的独特签名。”

    他顿了顿,强调其科学性:“它是一门基于概率与经验的推断艺术,而非精确科学。因此,它不能直接作为定罪证据,并且存在出错的可能。错误的初始信息或分析偏差,完全可能将调查引入歧途。”

    他向学生们推荐了《动机剖析》、《黑暗之旅》等专业书籍,也提到了小说《心理罪》。

    “文学创作能让大家在感受情节张力的同时,更直观地理解警察的责任与不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在网上搜查资料或者是阅读一些类似这样的书籍。”

    下课铃在此时响起,却罕见地没有引发任何骚动。他微微颔首:“今天就到这裏。”

    瞬间,雷鸣般的掌声爆发出来,夹杂着学生激动的议论。他低头,修长的手指利落地收起电脑和讲义,几个大胆的学生立刻围了上去提问,他耐心地停下脚步,微微俯身倾听,阳光在他低垂的睫毛上跳跃,那专注的侧影,美好得像一幅定格的电影画面。

    “老师,您以后还会来吗?”一个女生鼓足勇气问道。

    徐星野抬眸,给了她一个温和而略带疏离的微笑:“大概率不会了。但也……或许会。”

    直到他离开许久,教室裏那股因他而生的、混合着智慧、魅力与一丝危险气息的余温,似乎仍未散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