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  解冻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他们沿着石阶缓缓上行,路过试剑石,走过真娘墓,听着迟予乐讲述那些湮没在时光裏的吴越旧事。

    众人主要的看点自然是那座略显倾斜的千年古塔——云岩寺塔。

    站在塔下仰望,砖石结构的塔身斑驳陆离,布满岁月的痕跡,倾斜的姿态带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稳定感。

    “走,上去看看,”迟予乐招呼道,“塔身虽然倾斜得明显,但內部结构还是很稳固的,登高才能望远。”

    塔內的楼梯狭窄而陡峭,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旧木石的特殊气味。

    他们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当终于登上塔顶,推开木窗的那一刻,视野豁然开朗。

    清凉的山风瞬间涌入,吹拂着每个人的发丝与衣角。

    整个苏州古城的肌理在眼前铺展开来。

    正如迟予乐之前介绍的,典型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在此刻尽收眼底。

    白墙黛瓦的民居如同积木,被一条条碧绿绸带般的河道细致地分割、又巧妙地连接起来。

    远处,现代化的高楼在天际线上勾勒出剪影,与脚下的古城形成奇妙的时空对话。

    陈睿扶着窗棂,望着这水巷纵横的景象,有些出神。

    他的眼神不再是平日裏在烧烤店那种专注于烟火调料的锐利,而是变得悠远而平静,仿佛思绪已经随着那些穿梭在河道中的舟楫,漂向了这座水城的深处。

    这时,一瓶带着凉意的矿泉水递到了他面前。

    何其络站到他身边,额角还有细微的汗珠,头发被风吹得更乱了些。

    他状似随意地用瓶身轻轻碰了碰陈睿的手臂,目光也投向窗外,说道:“从这儿看,苏州真是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他重复着迟予乐的话,语气裏却带着自己亲眼所见的印证,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想与陈睿分享此刻心情的意味。

    “好看吗?”

    陈睿回过神,接过水,指尖触及瓶身的冰凉,也短暂地碰到了何其络温热的手指。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低低地应了一声:“嗯,很特別,这次旅游我挺喜欢的。”

    水润泽了有些发干的喉咙,也似乎将眼前这片开阔的景色一同饮入了心中。

    下山时,气氛轻松了许多。

    山脚下靠近出口处,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小集市,售卖着各种旅游纪念品和当地特产。

    吴晨熙和罗夏岚对苏绣丝巾产生了兴趣,柏潇然则在研究那些仿制的青铜器,迟予乐耐心地跟在大家旁边。

    陈睿原本只是随意地看着,目光扫过那些琳琅满目的小商品,直到在一个不起眼的木雕摊前停住了脚步。

    摊位上摆满了各种木雕作品,有憨态可掬的瑞兽,有慈眉善目的佛像,也有亭台楼阁的微缩模型。

    然而,陈睿的目光却精准地落在了一只木雕蜻蜓上。

    那只蜻蜓不过拇指长短,用深色的硬木雕成,翅膀薄如蝉翼,上面的脉络都清晰可见,身体纤细而精准,尤其那对复眼,仿佛真的一般,带着一丝灵动的神采。

    它被固定在一根细小的金属杆上,姿态轻盈,仿佛下一刻就要振翅飞走。

    陈睿在摊前停留了足足有一分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的眼神专注,带着一种欣赏,甚至有一丝被这精巧手艺打动的柔和。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似乎想碰一碰那纤薄的翅膀,但在即将触及时又停了下来,最终只是指尖在空中微微一顿,便收回手,转身随着继续往前走的同伴们离开了小摊,没有询问价格,也没有流露出任何想要购买的意思。

    这一切,却被一直留意着他的何其络看在了眼裏。

    何其络故意放慢了脚步,等陈睿和其他人走出十几米远,注意力被前方一个吹糖人的手艺人吸引时,他迅速折返回了那个木雕摊。

    “老板,刚才那个蜻蜓,”何其络指着那只孤零零却又无比精致的木雕蜻蜓,“拿给我看看。”

    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手上布满老茧的老人,他笑眯眯地将蜻蜓取下,递给何其络:“小伙子好眼光,这是用黄杨木雕的,费工夫着呢。”

    何其络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凑近了看,更能感受到雕刻技艺的精湛。

    蜻蜓的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透着一种沉静朴素的美。

    他几乎能想象到,陈睿那样一个对香料分量、火候掌握都极其精准和敏感的人,为什麽会独独被这个小物件吸引。

    “多少钱?”何其络问。

    老人报了个价,不算特別便宜,但对这样精细的手工品来说,也算公道。

    何其络没有还价,利落地付了钱,然后对老板说:“麻烦您用个软点的纸给我包一下,谢谢。”

    他看着老人用柔软的棉纸将木雕蜻蜓仔细包裹好,放进一个小纸盒裏,这才小心地接过,塞进自己卫衣的前兜,还下意识地用手在外面按了按,确认放稳妥了。

    做完这一切,他才快步追上前面的大部队,脸上恢复了平常那副漫不经心的笑容,仿佛只是去了个洗手间,什麽都没发生过。

    而那只轻盈的木雕蜻蜓,此刻正安静地贴在他的胸口,带着他身体的温度,成了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准备在合适时机送出的秘密。

    第三天,天还蒙蒙亮,青灰色的云层裏刚透出些微光,他们便动身前往寒山寺。

    平江路的石板还沁着露水,巷子裏静悄悄的,只有早起的店家卸门板的声响。

    抵达寺外时,空气清冽,带着河水特有的湿润气息。

    寺庙的黄墙在晨霭中显得格外沉静。买了票进去,院內古木参天,香火味还未浓郁起来,只有淡淡的檀香混着草木清香,在鼻尖萦绕。

    就在这时,“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