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记  谁还不是主角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伴自己一辈子的人,而在未来她们还有机会遇到很多人,这些人可能是朋友、追慕者,可能会比目前的伴侣更优秀,那麽这个时候,是要选择忠诚呢,还是风动呢?(当然想想这也无关年纪啦)

    由于小时候的那些经歷,褚晋属于是比较缺乏安全感的人,而她们相爱的方式本身就很容易给褚晋带来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即使周然本身已经算是有安全感的恋人了。

    周然喜欢“警察”,周然的幼年时代,有不少公益教育,会说医生是白衣天使,警察军人是最可爱的人,在这种文化教育背景下长大的孩子似乎很容易对医生警察这样的职业存在天然的亲近感,崇拜感。

    所以“警察”同样也具备很多的幻想,褚晋一方面很庆幸说自己的职业能让周然青睐,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当周然发现自己这个“警察”并不是她想象那麽伟大、无私、果敢、正义等等后,周然还会喜欢她吗?

    想象和现实的落差是很大的,她构建了一个“人设”来让周然喜欢她,她又怕最后这个“人设”崩塌。因为出身于警察之家的她其实比周然更清楚,好在哪裏,坏在哪裏。

    事实证明,从周然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

    从没奔现前她喜欢褚晋分享她工作中遇到的事作为睡前故事,到奔现后要看褚晋的制服满足自己的“癖好”,再到发现原来做警察会与自己的生活那麽不同频,最后又因为褚晋工作的安全性她终日提心吊胆。

    她发现,啊,原来是这样,原来有代价,原来并不好,原来需要迁就那麽多......而她,需要在认清现实之后一次次地做出决定,理解还是不理解,迁就还是不迁就,生气还是不生气。

    而褚晋呢,何尝不是活在提心吊胆中呢?

    真正的爱人敢于直面真实的爱人,当你看到她真实的模样之后,你还爱她吗?

    周然的回答是什麽呢。

    也就是回到徐女士问出这个问题后她的回答。

    她承认,幻想是存在的,但她否认幻想是完全消极的。

    她说幻想是基于了解却又不完全了解,我们被一个人的某一个特质吸引,这个特质可能很小,但是是真实的,我因为这个特质爱她,我也可能因为这个特质恨她,爱是爱自己所爱的模样,恨又是恨她不遵循自己所爱的模样......这是人之常情,但真正的爱却是要超越“人之常情”的,是超越控制她,让她成为她本来的样子。

    说到幻想,感觉还可以聊一下主体和他者。

    幻想(大概)可以视为将对方当做一种理想化客体,然后导致在恋爱关系中会忽略对方主体性。我个人感觉这个所谓的“理想化”并不一定就是往美好这个方向去的,也有可能是通过幻想对方各种不真实的感受,从而让自己在这段关系裏收获自我满足。

    有一次周然和褚晋吵架,导火索大概就是周然胃病发作,褚晋心疼她,想要周然去医院检查,但周然不想去,然后褚晋就上头说了一句“你是不是每次看到这麽着急你会很受用”的话,让周然非常非常生气。

    周然生气,是因为褚晋认为她是为了博得爱人的可怜同情才故意作践自己。

    褚晋很直很憨,她没有想到自己这句话会对周然造成伤害,她把自己带入周然,觉得周然是需要自己安慰的,是想撒娇,想要自己心疼她......她并没有去体会到周然真实的原因和想法,甚至带着一种凝视感。

    感情裏挺可怕的一件事就是自我沉浸。

    褚晋的原生家庭比较痛苦,因为也充斥了这类来自上位者父母对孩子的剥削,孩子是父母眼中的他者,是附属,是要驯化的对象,虽然褚晋最终通过反抗完成起义进行逃离,但她受到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变得自卑敏感、喜欢逃避的同时,也会有她刚直的、自我的一面。很矛盾。

    在吵架裏,如果是褚晋引起的,她会逃避,不直面问题,把问题丢给周然自己消化,然后迂回和好;而如果是周然引起的,她就会特別难受,陷入到自我批判裏,而且不会主动跟周然表达自己的感受......

    所以周然经常会有一种想法,就是:明明你是姐姐,为什麽反而要我来引导你.....(当然这个跟年纪也是没关系的,但是哪个女同不想要被姐姐宠被姐姐引导呢)

    这一点周然蛮可爱的,就是那种在家裏被好好宠爱的小孩儿在遇到褚晋这种小孩儿的时候,一边很烦,凭什麽呀,我在家裏就是被宠的,凭什麽我要付出那麽多呀,但是事到临头,她又去哄了。

    周然还有一个可爱的想法是,自己前二十多年在家裏没吃过什麽苦,最后吃到了谈恋爱的苦,有时候超生气,就会想,能谈谈不能谈算了,老娘才不要受这种气,结果看到褚晋那麽惨兮兮的样子又心软了。

    然然宝贝是在相对比较和谐健康的家庭裏长大,其实主体性是比较强的那类孩子,也正因为如此,她会反抗得很激烈,比褚晋要激烈。

    写到这裏,就想到了《春不晓》裏探讨的“自我”,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我”和“没有我”是矛盾的,也探讨了“爱需要自我”还是“爱会越来越变得没有自我”。

    在《春不晓》裏,李玉娴说的是后者,她和陆怀其实已经是相伴到晚年的妻妻,她想说的“没有自我”其实是一种自己与对方在那麽长时间的相处中,有一部分已经成为一体了,我乐她所乐,忧她所忧,我为了她可以改变自己,可以减弱自我的那一部分,为的是想要跟她更好地生活。

    但在周然和褚晋的故事裏,我会说可以保留“自我”,这份保留是自己和爱人的“成全”,是“你可以做你自己没关系”,而不是“不行我要做自己我不会为你改变和妥协”。

    这两者是爱的一体两面,我觉得是不矛盾的。

    在小说裏,褚晋有提到,周然在感情上是引导型恋人,在面对褚晋这种鸵鸟时,她会相对主动地去梳理她们之间的矛盾。

    但引导型恋人有一个需要很注意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主导欲。就像补丁12裏周然说的,她会发现虽然她很不喜欢褚晋父母曾经养育褚晋的方式,觉得她的父母会要求褚晋太多,会很严厉,会想要控制褚晋,结果在生活裏,她也会像褚晋父母所做的一样,她会对褚晋有高的要求和期待,甚至有一定的掌控欲。

    周然是一个很好的人,她会反思,会在意识到这个情况后克制自己,努力不给褚晋压力,让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控制褚晋的人。

    如此一来,是不是也能理解小两口喜欢玩一些play了,把一些需要停止的幻想变成自由进出的游戏,有了安全词,风险就会很低,而且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体验(这裏不是鼓励,大家因材施策,量力而行)

    02. 矛盾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