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长风几万裏(5)  [剑三/俶倓]春雨几声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长风几万裏(5)

    第二日,驻守在殿下门外的另一个凌雪阁听到屋內响起叮呤哐啷的声音。

    李倓张开虎口扼住李俶的脖颈,手上却并未使力。李俶状似无辜地举起双手,不做任何反抗,只垂着眼睫道:“倓儿要弑夫吗?”

    “李俶。”李倓咬牙切齿,“你那点手段別在我面前使了。”

    李俶抹去唇角水光,慢条斯理系好衣带,就着秦王殿下的掌风出了门。才走没两步,就遇到来告罪的凌雪阁。当然,太子殿下心情大好,无意苛责,只让阁內按流程处理好叛徒就是。

    结束安史之乱后,大唐其实是太平了些年月的。如今太宗亲政,雷霆手腕肃清了宦官外戚,再加之李世民的威名赫赫,节度使与四境也不敢妄动,于是消停的日子便更多了些。又终于把孩子的事情解决了,李世民一时没想起来还能干些什麽,在弘义君的提醒下,陛下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没处理那位谋反的陛下。

    李隆基自灵武被擒之后,便被押在宫內,虽然谈不上什麽尊位,但每日两餐糙米饭也饿不死。大约是处在一个能活,但是也离死不远了的状态。

    弘义君一听说李世民要来处理李隆基,立刻自告奋勇为太宗陛下开路。

    吱呀一声推开宫殿沉重的门,李隆基正背对着门坐着,也未束冠,已经全白的头发垂在身下褪色的团龙纹褥上。夕阳从门缝和窗棂中透过来,把这位千古半帝的背影拉得颀长,像是一条鬼影打在地砖上。

    “三郎別来无恙。”李世民拦住准备冲上去踹一脚的弘义君,装作熟稔道。

    李隆基仍未回头,苍老的喉咙裏发出沙哑的讽笑:“李亨,朕是你的父亲,你如何敢直呼三郎?”

    李世民踱步向前,离这位重孙更近了些:“朕是李世民,你是我哪门子父亲,我的好重孙。”

    “哈。李世民。”李隆基大笑,“就算你真的是李世民,你对高祖又有多孝顺?”

    跟在太宗身后的弘义君倒吸一口凉气,当下就后退了半步,生怕李隆基的血溅到自己身上。

    李世民却没恼:“朕既然让史官直记,就不怕后人议论。逼父弑兄,但朕的贞观依然为后世垂范。”

    李隆基偏过一点头,嗤笑:“那朕的开元就不是吗?我们身上流着一样的血啊。”

    “安禄山起兵以来,你一路西逃,可看过战后洛阳是什麽样的?”李世民问,“你被押回长安时,可曾看过战后的凌烟阁?”

    “天策府几乎死尽。”李世民缓缓道,“李隆基,因你无能害死的人何其之多。”

    李隆基的笑容慢慢凝固在脸上,变成了可怖的似笑非笑,在半明半暗的室內颇有森然之气:“李世民,你只活了五十年。朕五十岁时,也是盛世明君。你呢?你如果活到七十岁呢?李世民,有几个长寿的君主在晚年保住了清名?嬴政、刘彻,还是萧衍?”

    “如今气温连年下降,粮食不丰,藩镇割据,內忧外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如今的情势,你拿什麽行舟啊?朕等着看你被倾覆的一天。”

    “覆舟水是苍生泪。”一直未曾开口的弘义君突然说话了,“李三郎,你一定等到横流的时候方才察觉,已是为君无能,最后却还推说是无力回天。可怜你也算一代英主,到最后竟做这番懦夫之态。”

    李隆基浑浊的眼睛突然瞪大,死死盯住面前这个年轻人,良久终于长出一口气:“李世民,凭什麽你身边总能有李靖、魏征,偏偏我身边是安禄山、杨国忠。”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弘义君淡淡说,“因为是明君,才会有良臣、贤臣、直臣、能臣。”

    殿內又寂静了半晌,李世民看着这位注定要在青史上留下一笔墨痕的皇帝。只是这墨渍太深,洇透了大唐的纸背。

    “走吧。”李世民说。

    二人即将迈出殿內时,李隆基突然转过身:“你靠身边这个人让全朝廷信了你是李世民。但最后你是不是李世民,还要等你死后,再让史书来盖章。你有这个本事吗?”

    李世民未答,也没有回头看。只是弘义君深深看了一眼走在身前的这位太宗陛下。

    【践行明皇(內测线)2/2 已完成】

    等到走回紫宸殿,李世民才开口:“杨门主入京了,爱卿有空去看看。”

    “啊?”弘义君呆滞了一下,喃喃道,“那可是好看了。”

    杨逸飞坐在秦王府上,端着上好的茶水却一口都喝不下去:“殿下,你是说你和……?”

    “尝尝,皇兄刚寻来的。”李倓说。杨逸飞刚准备低头啜一口,又差点被李倓这句话呛出来。

    杨逸飞努力平复了一下心绪,把茶杯稳稳放回桌子上:“九天那边没问题吗?”

    李倓微微扬了一下眉毛:“他们没有能力有问题。”

    “你筹谋了这麽多年。”杨逸飞道,“只因为太子,你如今要退步?”

    “不是。”李倓摇摇头,“不只是。”

    前几日不知道弘义君进宫吹了什麽风,李世民又召李倓入宫了一次。这次召见并不太正式,只是在皇帝的书房裏,李倓看到了自己在南诏谋反的证据。李俶当时确实是把这份证据烧了,但是李世民在还魂之后又把两位寄予厚望的皇子的底细从头到尾摸了一遍,到底是没瞒住。

    相同的,李世民当着李倓的面把证据扔进了火盆。

    “你皇兄比你更早知道朕手上有这份东西。”李世民说,“给你好一通求情。其实他还是不够了解朕。朕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确实舍了亲缘。但不代表朕真的亲缘淡薄,否则也不必苦心保全承干,为他子大赦天下,在他去后为之废朝。”

    炭盆蚕食着厚厚一沓纸,发出噼啪的响声。

    “到最后还是手足相残,朕前世大概是没当一个好父亲。”

    李倓急急站起身:“太宗何必妄自菲薄。恒山王虽然早逝,但高宗即位后,濮王是受到厚待的。”

    李世民没接茬,继续道:“所以看到你的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