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生春雪(6)  [剑三/俶倓]春雨几声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生春雪(6)

    李倓本打算去做个游侠。

    毕竟在歷史上和李家的族谱上,他都当一个死人很久了。

    如今李俶连魂魄都离开了,他也无意再寻个定所,也无人会再来寻他。他向来是个有决断的人,因此李俶走后不久,李倓就去了信彻底放手了手上的势力,并把建寧私库也交给了王叔文。

    大歷十三年,回纥攻陷了太原,但当时李俶已经病重,李倓久居长安,并没有真的再来太原看过。李倓一路沿着秦岭往外走,有一日又到了太原。

    民生是最易受损的,一点战火、一点天灾,都能让脆弱的民生被破坏殆尽。民生也是最坚韧的,不管被如何的摧折过后,只要再有一点春风、一点细雨,又会蓬勃地生长起来。大歷十五年……李倓还这麽纪年,大歷十五年的太原,已经看不太出来这座城市如何的多灾多难。新帝登基,一派欣欣向荣。

    李倓寻了处茶馆坐下,茶还没喝上一口,就看见一个眼熟的身影。

    “弘义君?”李倓把剑收好,撂在桌子上。

    身影明显僵了一下,自从弘义君受托带走了李俶的魂魄,侠士就一直不敢见李倓,谁想到今天居然直直撞上了。侠士看了看手上端着的茶,又盘算了一下自己从李倓手裏逃走的可能性,再三思量终于觉得自己毫无胜算,只能尴尬地转身打招呼:“哈哈,李倓,真巧啊。”

    “你怎麽在这?”

    “念旧、念旧。”侠士把茶给客人上好,战战兢兢地在李倓身边坐下,“和老板娘是旧识,路过来帮帮忙。”

    李倓一挑眉毛:“怕什麽?我还能当街砍你?”

    “不好说。”侠士心虚,“你哥可是被我带走的。”

    “不是你来带走,他就不走了吗?”李倓笑了一声,笑得侠士毛骨悚然,“你好歹算我们二人的旧识,你来带他与我告別,总比是个生人……生鬼好。”

    侠士更害怕了,侠士哪裏见过如此好说话的李倓,当下便更摸不着底儿了:“李倓,你没事吧?”

    “我能有什麽事。”李倓说,“这城裏的人都死光了我也死不了。”

    “那确实。”侠士小声附和。

    二人聊了半晌,喝了一壶茶,侠士突然跟喝高了一样激昂了起来,抓着李倓的手要李倓答应自己几件事。李倓见到如此胆大包天的弘义君,数次确认壶裏的是茶不是酒。

    普天之下无奇不有,居然还有人喝茶喝醉了?

    侠士眼含热泪:“李倓,咱们也认识几十年了,你答应我,千万、千万不能去砍了李适,他虽然没用,但你不能砍了他,而且他儿子还行,他孙子,也能凑合。”

    李倓当时不解其意,直到过了段时间,他听到市井流言,说新皇欲有大作为,要削藩。

    不巧,是他游歷到泾原一带时听到的。李倓正蹲在农田裏,和农民聊着今年的收成。

    “这两年天凉哟。”农户说。

    兴元元年正月某日,传闻当天圣人晨起时脸上有个鲜红的巴掌印,脸颊都肿了起来。

    次日,圣人下罪己诏。七月,唐军收复长安。

    “侠客某?我就知道是你。”

    李倓正在巷子裏擦着剑,一抬头看见侠士蹲在墙头。

    “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你怎麽知道那个侠客是我不是你呢?”

    两个人对望了一会,侠士从墙上翻了下来:“我这次是真的来和你告別,之后可能不常见了,不过你放心,悠悠天地內,不死会相逢。”

    “也没那麽想见你。”李倓慢悠悠把剑插回剑鞘。

    元和年间,街头巷尾皆传乐天诗。某日,李倓听了一耳朵,摇摇头了然道:“我就说那个文盲哪来的这般文采。”

    李倓后来确实没怎麽见到弘义君的人了。依稀记得宋朝年间在西湖畔见到过一次,弘义君偷偷尾随新来的龙图阁学士,又跟着农工们搬砂石筑长堤,李倓试探着喊人的时候侠士抬起头,露出一张脏兮兮的脸。

    后来又是乱世。

    李倓抱着剑,坐在不知道哪座破城的城墙上,想起了那日茶馆裏,侠士说的第二个请求。

    “月满则亏的不只是大唐、不只是大唐。”侠士念叨了两句,又突然问,“给你的书,你看了吗?记得烧了。”李倓说当天就烧了之后,侠士才放心地念叨下去:“我知道你脑子好,你肯定看懂了。李倓,有些时候天命如此,尧舜尚且无法,你既长生,便算是半个世外之人了。”

    “李倓,你答应我,你要记得,你是世外之人。”

    今夜的月光很亮,大概与张若虚站在江边那夜一样亮。

    李倓掏出怀裏的匕首,放在唇边轻轻吻了一下。

    后来又是乱世。

    正如弘义君很早、很早之前说的,李倓明显发现这世上多了很多于玄门得道之人。但是无论有几个乱世,人口总是在慢慢增长的,粮食也是慢慢结得更多的,总归修仙得道、妖鬼精怪都还是少数,护持自身足够,但扔到茫茫长河中,到底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李倓也认识了一些长生的朋友,也经常与长生的朋友——比如浮来峰那棵成精的银杏树——在山中一待就是百余年。李倓的朋友总是很多的。

    大概已经一千多年了。李倓皱着眉头算,他确实有些记不太清,如今离大唐有多远了。

    李倓此次出山后,发现世间变化确实有点大了。

    他又遇到弘义君,还是灰头土脸的,推着小推车,腿上绑着绷带。

    侠士塞给他一把黑黢黢的东西:“剑不好使了。”

    “这次又来见谁?”千年间李倓差不多摸清了侠士出现的规律,大多是来见人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