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Chapter 32 被质疑了  季候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2章 Chapter 32 被质疑了

    康由复工,陈家浩蹭饭终于不用蹭到营养餐了。陆厨娘一回家,就接到陈少爷的点菜,炸的辣的大荤的海裏游的,简单来说就是康由这段时间要忌口的东西。

    陆英业一反常态地没问他要不要把我也炖了给你吃得了,而是沉默着去买菜做饭。陈家浩拉着宋裕燊,小声说他是不是当保姆当得精神失常了,难道康由私下是什麽恶魔婆婆?

    宋裕燊幽幽道:“你还叫他做饭,一会儿他下毒你就完蛋了。”

    “我就是嘴贱一下,我以为他会骂我的。”陈家浩大惊失色,如遭雷击,彷佛已经吃了十斤砒霜。

    “自作孽不可活。”宋裕燊斜睨他一眼。

    陈家浩点的菜陆英业给他满足了八成,剩下两成是因为太离谱,连什麽“仙鹤神针*”他都有脸说出来。

    陆英业挂掉工作电话,扒了口饭,望向对面吃得满嘴流油的陈家浩。

    陈家浩不在外面吃饭而陆英业又在家有空的话,基本都是陆英业做饭,实话说,连他爸妈都没有吃过这麽多次。陆英业目光停在陈家浩吃饭时鼓起的脸颊肉上,他不胖,但懒得健身,没有年纪轻轻变成胖大叔身型纯属基因优越。

    不对,不对。陆英业想,他看陈家浩吃饭就跟看小猪吃饭差不多。看到別人吃自己做的菜吃得满足,是最让每个下厨的人高兴的事,但也仅限于此了,看陈家浩吃得香并没有康由吃干净碗裏的饭后认真对自己说“很好吃”的那种成就感。

    难道是因为看陈家浩吃饭看太多次了吗?陆英业将视线放到宋裕燊身上,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宋裕燊跟康由更不能比,別说表情满不满足了,他就算把盐放成糖,这人也能面不改色的吃下去,等其他人都吃了之后再悄无声息的吐出来。

    明明都是对口味的菜,但陈家浩就是吃得如坐针毡。原因无他,陆英业盯着自己看,看一会儿又看宋裕燊,像在思考,然后又继续盯他,在反覆确认着什麽一样。

    完了,这小子不会真下毒了吧?

    ?

    康由操纵着鼠标,点下发送。

    他脚已经好了,手臂的轻微骨裂也自愈了八九成,医生说不做大幅度动作就没什麽问题。康由单腿支在椅上,膝盖顶着下巴,偏头看手边安静的电话。

    陆英业最近大概在为上次说的project忙碌,少了跟他联系,也不上来喝酒了。家裏属于陆英业的气息一点又一点的逐渐消失,打回原形。

    这种感觉很熟悉,彷佛回到了陆英业在美国上大学的那几年。康由想,也许重逢后有多比以前黏糊,渐行渐远就多比以前快到来。

    时间变了,但人本性难移。当年康由没觉察出自己对陆英业那点青涩的情愫时都能果断的不告而別,更別说现在了。说他矫情也好,自我中心爱逃避也罢,在和陆英业的这段別扭的友情裏他把领导权交给陆英业,他只愿意待在被动的位置上。这是他的性格,是人格缺陷,但他不打算改,因为这是他保护自己的方式之一。

    只要不主动,受挫的机会就会变小。

    康由把面膜撕掉,简单洗洗脸就回房睡觉了。

    陆英业从不知道,康由有个长条形的熊型抱枕,因为每次他来的时候康由都会提前把它收起来。康由睡觉要抱着或者抓着点什麽东西的习惯没变,这几年谈恋爱的时候抱着伴侣睡,也会抱这个阿雅送给他的抱枕。

    两人那时候都穷,抱枕是在特卖场买的,跟陆英业当年买的那只大熊不像,这只是卡通版。康由想阿雅问他喜欢哪款的时候他下意识选择熊,可能也有陆英业的原因。

    抱枕很廉价,但质量出奇的好,大概也因康由定期清洗保养得好,至今只有耳朵的缝线爆开过,不过康由两三下就把它补好了。

    康由没猜错,陆英业的确在忙project的事。

    他的团队从建立第一天开始就致力于摆脱陆英业本人带来的“明星效应”。想在业界取得真正的认可,定期开展的摄影企划是很好的方法。

    陆英业精力旺盛,企划半年做一次,这次拿到和政府合作的机会,主题聚焦香江本地艺术家。工作室成功和几位在传统工艺或现代艺术方面有名气的艺术家谈成合作,档期都调动好了,离开始拍摄只剩一周多的时候却收到其中一位车祸断了腿的消息。

    助理在电话裏跟陆英业讲的时候康由就在他身边,他那时还安慰康由说不要紧,但事情似乎比预期中棘手。断了腿不是不能拍,问题是那位艺术家是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家,骨头比薯片脆,先不说家属同不同意,他本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內恢复至能出镜的状态。

    缺人本也不是大事,偏偏老人家是这批人当中最德高望重的一位,也是政府那边最想着重突显“传统,传承”的部分。

    陆英业要忙定好的工作,忙完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的筛选和联系还有没有合适的人。全工作室都忙得没时间上吊,因为无论是缺一个人还是换一个人,整个企划都要重新做一版,之前设计好的东西都要大改。如果改动达不到原本设想的效果,虽不至于自砸招牌,但对团队没有加成的话,这次的企划便没有意义。

    不得不说有些人这辈子就是比別人更顺风顺水。开拍前三天,助理收到一封电邮,按陆英业说的跟他定下来的时候,打字的手都在颤抖。收到确切回覆的那刻,整个工作室空气都重新流动了,如释重负的声音此起彼伏。

    陆英业没想到最后答应的人会是叶守成。他是老香江最有名的雀笼师傅的唯一关门徒弟。随着老一辈日渐年迈,又没有年轻人入行,香江手造雀笼师傅越来越少,叶守成年过三十五,却算是香江雀笼师傅中年纪最小的了。

    师门只是叶守成出名的原因之一,他最广为人知的事跡是和业主的纠纷。

    老师傅守着小店守了一辈子,过世后传给叶守成没过几年,业主就疯狂涨租金逼走商户,好让物业能让大财团收购。叶守成聪明,知道这一切背后少不了政府的助力,找了好几家媒体公开泣诉,占了几天时事版面。

    虽然小店最后还是结业收场,但引起的舆论风波没有停息,迄今仍是中小学通识教育科*课程单元的讨论案例之一。叶守成更是直言对香江感到失望,并带着这门手艺离开香江,至此再没回来。

    叶守成隔天从台湾飞到香江,驱车直抵陆英业的工作室。拍摄很顺利,有个年轻陶瓷艺术家是叶守成的支持者,主动借出自己的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