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两人走到路口,一群身着红衣的女人闯入他们的视线。
这些女人装扮成电视剧《使女的故事》裏面的形象,举着手写标语。
江晏清蹙眉,“这些人是环保主义者?”
他对极端环保主义者向来没什麽好感,这些人片面地认为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二氧化碳是万恶之源,压根不明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他们达成愿望的方式不是亲力亲为,种下一棵棵绿树,或者提高清洁能源的技术,而是一味地“闹事”。
就拿毁掉博物馆裏的名画来说,那些名画与环保毫无关联,却平白无故遭了殃。
极端环保主义者想借此刺痛成年人的情感,引发舆论,吸引众人的目光,这跟文化自恋和受害者心态的行径又有什麽分別?
宋时序点头,“米利托的环保主义者走上了歧路,每次抗议都像一场打卡式的表演,看不出有什麽组织性和持续性。参加活动的人要麽袒露上半身,要麽演变成万圣节游行,他们对抗议的结果没那麽在意,实际上也不会有什麽结果。”
江晏清收回目光,沉声道:“不知从什麽时候开始,人们的情绪变得廉价,政治抗议不再是为了表达群体的真实诉求,反倒成了宣泄情绪的垃圾场。”
宋时序对此表示赞同,“就拿这次山火来说,记者到灾区采访,问的是:你有什麽感觉?是不是很难过?如果是在我们国家,记者更关注政府的应急预案有什麽效果、受灾群众面临哪些困境、事后如何问责。”
“这次总统大选也是如此,”江晏清补充道,“民众很少关心安东尼的政策是否有效,更在意安东尼能不能带来希望和愉悦?能不能改变他们压抑与愤懑的情绪。”
宋时序牵着他走出人群,“米利托的政治生活,呈现出‘情绪覆盖理性’的趋势,访谈和新闻之类的政治节目,都热衷于调动和操控群众的情绪,而不是对观点进行有效的探讨。”
“情感被过度放大,理性思考就成了奢望,关注数据和逻辑的人只会越来越稀缺。”江晏清轻嘆,“如果他们继续忽略严肃议题,只关注浮于表面的伪议题,长此以往,真正的问题只会在掩盖下不断恶化,成为难以根除的毒瘤,一旦社会矛盾激化,就真的晚了……”
“两国对账”之后,米利托平民的负面情绪愈演愈烈,他们要求领导人立即给出解决方案,并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能做到的,只有善于忽悠和画大饼的骗子
他们呼唤强人,恰好安东尼回应了他们的呼唤。
安东尼提出,打击非法移民、从国际事务中退出、持续对华开展贸易战……
这些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非常符合老百姓情绪,让安东尼深受民众青睐,成功当选总统。
米利托也有专家质疑,担心会产生各种复杂到难以挽回的后果,可这裏的人不在乎专家意见,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情绪。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作者有话说:本章参考资料:
《孩童化》4:政治儿戏。
近期互联网上关于“XX对账”的探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