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第 13 章  将军夫人重生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将军夫人重生后》 13、第 13 章(第1/2页)

    盛京高门林立。

    荆国公萧家为文臣之首,定北侯裴家为武官之最,除这两家之外,宁国公赵家;荣国公顾家;建国公孟家亦是钟鸣鼎食。

    现任宁国公赵勣已年近七十。

    他年少得志,是太祖身边的第一谋士,与第一任定北侯裴溯并称大周双骄。

    其发妻邹氏更是女中豪杰。

    前朝末年,民不聊生,纷飞的战火燃至各地,太祖率无数受压迫的百姓揭竿而起。

    前朝大军且战且败。

    前朝少帝自知不敌。

    他孤注一掷,遣死士欲绑年幼的太宗至阵前胁迫太祖退兵。

    太祖悉知少帝阴谋时却为时已晚。

    情况危急之时,是邹氏以亲子代太宗,救了太宗性命。

    少帝不知内情,将赵氏子绑于城墙之上。

    稚子年幼,哭喊着向兵临城下的父母求救。

    赵勣犹豫不决,是邹氏搭箭开弓,亲手了结了亲子。

    那一战后,邹氏坐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抱着断气的孩子流尽了泪,她也因此伤了身子,多年未有子嗣。

    赵勣感怀发妻,始终不肯纳妾。

    两夫妻一直到年近四十才又得子息,便是如今戍守西南的宁国公世子——赵应节。

    太宗感念邹氏大恩,甫一登基便施恩于邹家。

    不仅加封邹氏弟为忠毅伯,还亲自下诏,许了上一任建国公的嫡幼女孟氏为赵应节之妻。

    居然连赵伯霖都进京了?大有风雨欲来之感。

    温聆筝的眉头微微一蹙,莫名的预感在她心头蔓延,使人心焦。

    赵家子嗣凋零,传至赵勣时便只剩他与赵勤兄弟二人。

    赵应忠早夭,赵勣膝下只余一子赵应节。

    赵勤虽得太祖恩典,娶第一任抚远郡王之女李氏为妻,却也只有一子赵应孝。

    然赵应孝自幼身体孱弱,成婚多年却唯有一女,便是当今官家后宫的康平郡君赵如韵。

    阖家的希望都落在了赵应节身上。

    奈何赵应节与孟氏也只得了赵伯霖,纵使孟氏停了房中妾室避子汤,却也只多了一个庶出的姑娘赵如韶,就再没了。

    正当温聆筝出神之际,却被一道身影挡住了视线。

    恍然回神,阴影在她眼前晕开,她只能凭借细弱的光线辨出来人衣上隐约的水波纹样。

    杨讼简!

    温聆筝深吸了一口气,她与杨讼简相熟是在宣仁五年。

    杨讼简,字清让。

    其父乃当朝户部尚书杨澄儒,其母是现任荣国公顾郢之最疼爱的妹妹。

    当朝太后是他嫡亲的姑母,论起来官家算是他的表兄。

    他儿时就常入禁中,与陈令闻相识已久。

    温聆筝与裴凝走得近,自然而然也就与陈令闻交好。

    那年永庆大长公主府的赏菊宴上,姚仲希故意给温聆筝使绊子。

    本该是明珠郡主的主场,却偏巧言令色让她来讨这彩头。

    她避无可避,又不想乱出风头,只好讨巧。

    一揽屏风后,一尺绢布,一捧黄沙,作画,题诗。

    只是温聆筝没有想到——楼阁之上,会有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金秋十月,满树的红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万千天光散落,在廊下勾勒出少年的俊朗。

    他远远地从后头喊住了她,逆着光朝她走来。

    他停在离她一步之外,似笑非笑。

    她看见他黑白分明的眼眸中满是戏谑,像条毒蛇。

    “明明惯用右手,却偏用左手写字。”

    “有意思!真有意思。”

    回忆随风而散。

    敛去了眉目间的一丝不耐,温聆筝仰头迎上杨讼简的目光:“不知杨公子有何指教啊?”

    杨讼简垂眸一笑。

    他略略往边上站了些,靠在墙上,一缕清光自他身后而来,有些晃眼。

    温聆筝狐疑的目光朝他瞟去,好半晌,才听见他压低的声音:“温四姑娘在瞧什么?”

    他显然是注意到了她打量赵伯霖的举动,温聆筝有些懊悔。

    她只当没听见杨讼简的话,仍旧看着窗外,在与赵如韶目光相接时笑了一笑。

    这个节骨眼儿上,避开倒显得心虚,还不如干脆些的好。

    “我看风景,不行吗?”

    “清让哥哥今日可是得闲了?”,陈令闻转过身凑了过来。

    萧裳华也探着脑袋往远处瞧:“清让哥哥若是得闲了,我大哥也总该得空了吧?”

    杨讼简倚在窗边,檐下暂缓停歇的落雪随风而入,他抬手挡了一挡。

    “韫安到御前议事去了。”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