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玉镯之谜 咱们一家四口终于能团聚了。……
孟秋已过, 中秋将至,刘文彬的亲事紧跟着提上日程,与此同时酒坊第一批酒水, 也到了启封开售的日子。
刘家几辆牛车不停歇,花了三日功夫才将酒水全运去镇上铺子裏。
“明儿便是中秋了, 今年人多, 老太太的意思是都来这边过。”晚晌饭桌上, 阮秀莲同一家子说道。
家裏新修了房舍,空屋子挤挤也够住, 阮家那头可就住不下那些人了。
一家子没啥意见,接连累了几日,用过饭便各自回屋睡下了。
翌日, 云溪村各家各户辰时未到便燃起炊烟,刘家院子裏也是一早摆满了各类吃食,夏哥儿左手糕点右手饴糖,将自己吃成了花猫脸。
隅中快过,阮家一行人与刘三生一家四口, 前后脚进了院子。
今儿团圆节,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围坐在堂屋,欢声笑语直到日落西山也未有停歇。
入了黄昏, 孩子们举着橘子与萝卜灯到院外玩耍,殷家舒阳小子也来了家裏, 夏哥儿瞧见人,忙拎上小叔麽给自己做的橘子灯, 噠噠噠跑出院子。
“舒阳哥哥你瞧,这是小叔麽给夏哥儿做的,上头还刻了花草跟字呢。”小家伙同玩伴炫耀着。
殷初阳凑过去瞧, “真好看,小叔麽手艺真好,爹爹给我做的萝卜灯丑丑的,要不是娘说我都不想带出门呢。”
殷承霁落后几步,听见这话佯装生气,“臭小子,你爹我还在跟前呢,就敢这麽埋汰你爹。”
薛琴瑶笑着说:“不怪舒阳嫌弃,夫君你这手艺几年过去都不曾精进半分,同竹哥儿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好啊,你们娘俩合起伙来埋汰我。”
“今日月亮好圆呀,清哥儿、锦寧表哥咱们到棚子裏赏月去。”刘小妹端着月饼糕点,招呼二人。
“来了来了。”
“等一下!”
刘清拉着阮锦寧跑过院子,忽而被殷承霁叫住了。
薛琴瑶见自家夫君失态,不由唤道:“夫君?”
宋听竹正与老太太说话,见状也将目光落在殷承霁身上。
“寧哥儿,可否让我瞧瞧你腕子上佩戴着的玉镯?”殷承霁颤抖着唇瓣道。
阮锦寧摸着玉镯表情犹豫。
吴二妞瞧见,面露惊讶:“这不是王家的传家宝?我早让潇小子将玉镯还给那王郑氏了,怎的会在寧哥儿你那儿?”
阮锦寧神情慌乱,他本就是不会说谎之人,现下当着众多人的面,更是不会隐藏心事,想到自己与王大哥的事迟早都要同家裏说,犹豫了一瞬便将事情和盘说出。
“娘,这玉佩不是王家的传家宝,而是被王郑氏霸占去的。”
“这是何意?”
不止吴二妞,宋听竹等人也都望向寧哥儿。
阮锦寧道:“玉佩是王大哥的,当年王家将王大哥捡回家,王郑氏见王大哥身上的玉佩值钱便抢了去,要不是王大哥这些年一直有上交工钱给王郑氏,这玉佩早就被王郑氏卖掉换银钱了。”
“王家?哪个王家,在何处?”待他说完殷承霁忙不叠追问,“寧哥儿你说的人年岁几何?左肩处可是有枚浅色胎记?”
阮锦寧一脸茫然,但还是一一回道:“王大哥住在清河镇,今年一十有八,至于胎记我便不知了。”
“对上了,对上了,成浩今年也是十八。”殷承霁双手颤抖,口中念念有词。
宋听竹与夫君对视,“难道王大哥便是殷大哥失散多年的弟弟?”
刘虎不知,阮家一行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殷家小子,这到底是咋回事,这玉镯你莫不是认得?”阮老太太问。
殷承霁喉间干涩得厉害,吞咽着口水艰难开口:“认得,这是我娘的遗物,当年小弟病重,昏迷中一直抓着这玉镯不松手,后来我跟琴瑶到街上讨药,可回来小弟便不见了踪影,我们夫妇寻了小弟六年,一无所获,甚至到官府查过户籍名册,可他们说名册上压根没有殷成浩这个人。”
他盯着玉镯,双眸赤红,“怪不得寻遍常山县也找不到小弟,原是改了名姓。”
“夫君……”薛琴瑶擦着眼角,落下泪来。
殷舒阳见爹娘落泪,跑上前抱住二人。
“爹、娘,你们怎麽哭了?”
殷承霁搂住妻儿,破涕为笑,“爹没事,爹是高兴,马上就能见到你小叔了。”
“没想到这潇小子,竟是承霁小子他弟,別说,仔细瞅两人,眉宇间确实有相像之处。”周燕儿扶着老太太,一番感慨。
阮秀莲困惑道:“可这潇小子走丢时也到了记事儿的年纪,若真是承霁你亲弟,咋可能这些年没个消息,常山县虽大,可殷姓却不常见,十裏八乡也就只在咱村有一户。”
阮二牛点头,“大姐说得有道理,我跟大哥在镇上做工这麽些年,也没听说过哪个镇上有姓殷的汉子。”
殷承霁笑容僵在脸上,他勉强扯起嘴角道:“不会有错,玉镯跟年龄都对得上,一定是成浩。”
吴二妞给自家男人一杵子,“不会说话就少说两句,没人当你是哑巴。”
大伙不知该怎麽劝,老太太出来说了两句喜庆话,一家子便散开赏月去了。
阮锦寧瞧着殷家夫妇郁郁寡欢的模样,摘下玉镯道:“殷大哥,既然这玉镯是大娘的遗物,那寧哥儿便物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