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陈家起火 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云溪村, 刘家。
“天儿都黑透了,二哥怎麽还没回。”刘小妹站在院门口朝外张望。
扭头见自家嫂夫郎一脸担忧,忙转移话头, 安抚道:“嫂夫郎你別着急,估摸是被啥事儿耽搁了这才误了时辰。”
宋听竹点头, 视线却一直瞧着院外, 直到看见一道模糊不清的高大身影拐过巷口, 下意识提步迎上前。
“夫君。”他轻声唤着。
刘虎握住媳妇儿伸过来的手,拉着人往院裏走, “快落雨了,咋还在外头待着。”
刘小妹插话,“嫂夫郎担心你, 都在外头站了好一会了。”
刘虎闻言一阵心急,“不用等我,我一个汉子能出啥事儿。”
宋听竹笑着道:“小妹夸张了,我只待了片刻,这不, 手还暖着呢。”
说着动了动被夫君握住的指尖。
“饿了吧, 锅裏温着饭菜,快去洗把手, 我去给你端来。”
说罢扭头对刘小妹道:“小妹去睡吧,不早了。”
刘小妹打着哈欠应:“那我去睡了。”
灶膛裏还有火光, 厨房比卧房还暖和些,宋听竹便直接将饭菜摆在了灶房裏。
片刻后, 刘虎洗过手,啃着饼子同自家媳妇儿解释:“回村瞧见陈阿婆摔伤了腿,我送她去医馆接骨, 这才回来晚了。”
“接骨?竟这麽严重。”宋听竹蹙眉,“陈阿婆家没人照顾,行动必定多有不便,明儿咱们去瞧瞧,帮着做些饭也是好的。”
刘虎喝着热汤说:“顺道上山找截合适木头,做副拐杖。”
宋听竹露出笑脸,“好。”
屋外飘起雨丝,待夫夫二人回房,便瞧见地上落了薄薄一层雪花。
“竟是落雪了,怪不得这般冷。”宋听竹搓着手,有些惊讶。
“今年天儿冷得早。”刘虎握着媳妇儿手,帮他捂着,“我去把厚棉被拿出来,省得夜裏冷了还要起床再翻。”
“好。”
夜半果然刮起寒风,翌日鲜少睡懒觉的刘家人,辰时过半方才起床烧饭。
“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后院鸡鸭得挪地儿了,不然非得冻死不可。”阮秀莲同大儿媳说着。
唐春杏往灶膛裏添了把柴,闻言应和道:“尽早挪屋裏去,还能继续下蛋呢。”
秋裏修屋舍顺道也将鸡圈鸭舍修整了一番,这会儿也不用费力,将鸡鸭赶进去,关上栅栏门就成。
“媳妇儿,今早吃啥?”刘猛在院裏劈柴,闻见饭香,忍不住问了嘴。
“搁荤油炒了菘菜,还煮了菜粥蒸了糙面馒头。”
刘猛听见吞咽着口水,“怪不得这麽香。”
“大哥嫂子,二哥跟嫂夫郎呢?”刘小妹牵着夏哥儿从屋裏头出来,问二人。
唐春杏端着碗筷道:“一早便出门去了,还挎着篮子,说是不用等他们用早饭呢。”
刘小妹嘟囔:“也没听嫂夫郎说今儿要出门啊。”
夏哥儿拿着木梳,噘起小嘴儿:“夏哥儿等小叔麽回来再梳头。”
唐春杏瞧了眼自家哥儿的鸡窝头,走过去道:“快別了,都睡成小疯子了不梳有法看?”
小家伙忙捂住脑袋,“不要娘梳,娘梳得不好看。”
唐春杏皱起眉头,佯装生气,“小没良心的,你娘我给你梳了三年头,你小叔麽才给你梳多久,就这麽黏他了?”
见娘生气了,夏哥儿立马扑上去,抱着人奶声奶气道:“娘別生气,夏哥儿让你梳,娘梳的头最好看啦,夏哥儿可喜欢啦~”
唐春杏笑出声,“就你嘴巴甜,得了,娘简单梳梳,等你小叔麽回来再给你重新梳一个,高兴了不?”
小家伙高兴点头,朝院外张望着问:“小叔麽什麽时候回来呀?”
“等你乖乖吃完饭就回了。”
“好,夏哥儿要吃两大碗!”
“能耐的你,还吃两碗,半碗下肚就得喊撑。”
一家子在堂屋吃饭时,宋听竹夫夫正在陈阿婆家帮忙烧饭、煎药。
二人在灶房裏忙着,便听陈阿婆在屋裏喊话:“你们夫夫心裏头打的什麽主意,別当我这老婆子不晓得,想让我松口放你们进竹林,想都別想!”
“阿婆不必担心,夫君已经寻到別的卖家了。”宋听竹端着熬好的粥,进屋道。
陈阿婆一脸防备,“哪个村子的,给的啥价?”
宋听竹道:“大洼镇的,价钱比镇上孙师傅给的低上半文。”
他想了一夜还是决定用好陶土,这回只买陶土,自己跟夫君累些,去大洼镇拉来,送去上河村,如此一来只是费些力气,却能省下不少本钱。
陈阿婆见他二人果真没再打竹林主意,稍稍放了心。
片刻后药煎好了,宋听竹将药碗搁在陈阿婆能够到的矮凳上。
“阿婆,药也给您煎好了,待会儿放凉了再喝。我跟夫君就先回了,晚些时候再来家裏看您。”
陈阿婆撵人道:“甭来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