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又到上河村 刘家在后山挖到了宝贝!……
翌日卯时, 太阳尚未升起,宋听竹便同夫君一道去了镇上,先是到孙师傅那取了定做的陶罐, 后到方掌柜医馆买了些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宋听竹并未同孙师傅说死不能合作, 若是马叔那不成, 便只能到孙师傅这裏定制陶罐了。
“哎, 这不是花家姑娘成亲那日,大花妹子打云溪村请来的记礼先生吗。”
“还真是, 他边上那汉子莫不是他夫君?模样真好,两人瞧着还怪登对。”
“竹哥儿来啦,你还记得我不, 我是你黄婶儿。”
甫一进入上河村,便有妇人认出宋听竹,热情地同他打着招呼。
宋听竹自是记得,那日到上河村来,便是黄婶儿出来迎接的他。
“记得。”他笑着唤了声, “黄婶儿。”
“哎。”黄婶儿瞧着刘虎问, “这位是你夫君?”
宋听竹点头,“听竹今日来是想找花婶子跟马叔帮忙, 不知婶子这会儿可在家?”
“在呢,我正要去花家一道过去吧。”说着扭头对同行的妇人道, “走了哈。”
黄婶儿是个健谈的,话匣子打开就没关上过, 直到进了花家大门,这才止住话头。
“大花妹子,家裏来贵客了, 快把你那上好的茶叶拿出来,让我也跟着沾沾光。”
“啥贵客啊?”花二娘正在后院喂鸡鸭,听见呼唤声,端着食盆儿绕回前院,瞧见来人不由惊讶道,“呀,竹哥儿来家啦。”
花二娘客客气气把二人迎进堂屋,对从西屋出来的花巧娘道:“巧娘快去把娘头些日子到镇上买的茶叶取来。”
“哎。”
成亲那日花巧娘只听说她娘请了个颇为年轻的记礼先生,且还是个小哥儿,那日她没能瞧见模样,今日一瞧果然生得出众,便是他身旁的汉子也是高大俊朗,两人瞧着十分相配。
那小哥儿说话也同他们这些村户人家不一样,温温柔柔好听极了,花巧娘不由得多瞧了两眼。
一番寒暄后,花二娘问:“竹哥儿今儿来可是有事儿?”
宋听竹点头,瞧见夫君将糕点摆上桌,方才同花二娘表明来意。
“我跟夫君打算做酿酒的买卖,眼下还缺一批器皿装酒,巧娘姐成亲那日,偶然听闻马叔会烧陶的手艺,便想着到婶子家问问,马叔现下可还能接定做陶罐的生意。”
花二娘闻言,面色犹豫道:“哎哟,这我可替当家的做不了主,当年公婆便是因为这事儿去的,他心裏有疙瘩,这些年都不曾提过重新开窑烧陶的事儿,怕是帮不上竹哥儿了。”
宋听竹带着歉意道:“婶子无须为难,贸然上门是听竹唐突了才是。”
“娘,爹会答应的。”花巧娘端着泡好的茶水进门,听见几人谈起此事,开口说道。
花二娘看向自家闺女。
花巧娘解释道:“爹虽没说但也一直惦记着窑厂,不然也不会将院儿裏那些瓶瓶罐罐当个宝,三不五时便擦洗上一遭,前两日我打窑厂路过,还瞧见爹坐在外头嘆气呢。”
花二娘听后微怔。
宋听竹道:“听竹今日就先不打扰了,等马叔回来婶子一家商量一番,若是叔愿意接下这桩生意,便托彭大爷给听竹捎个信儿。”
花二娘直爽道:“等啥,你马叔在田裏呢,这就叫你巧娘姐把人喊回来,也省得你再跑一趟了。”
花二娘做事儿风风火火,闺女也是个急性子,只一刻钟便把在地裏锄草的马广忠叫了来。
“听巧娘说竹哥儿要定做陶罐?”马广忠搓着手,黝黑的面孔上尽是激动,“我都这些年没动过手,手艺怕是早生疏了,窑厂也荒废了十来年,修缮起来且等一阵哩。”
宋听竹道:“不急,来年开春交货便成。”
马广忠憨笑:“那行,时间绰绰有余哩。竹哥儿你有啥要求不?”
“虽说是陶罐但成色不能太次,大小不超过六寸,要小巧精致些。”
“没问题,百十来个不出五日便能烧制好,我这许久没上手,一个陶罐便给你算作两文半文,等窑厂修建好,先出上一小批试试货。”
宋听竹点头,马叔要价两文半,比在孙师傅那定做足足便宜了一半呢。
他心裏高兴,又问:“马叔可会刻字?”
“这我可不成。”
“看来还得到別处寻个会刻字的师傅。”
“不用寻,家裏便有现成的。”花巧娘抬手拔下发间木簪,拿给宋听竹瞧,“这是我夫君闲来无事雕的,竹哥儿瞧着手艺可行?”
宋听竹瞧过后,点头道:“想不到姐夫还有这等手艺在。”
花巧娘笑着说:“他自小便爱琢磨这些,不过也只是当个闲暇时的爱好罢了,手艺同镇子上雕刻师傅自是没法子比的。竹哥儿你若是觉得尚可,那等夫君回来我便跟他说一声,爹制陶罐时,便让他顺手把字儿刻上。”
宋听竹没拒绝,“那便麻烦姐夫了。”
商定好验货时间,交了二成定金,夫夫二人便起身告辞回了云溪村。
路上宋听竹与夫君说起买粮一事。
“秋收刚过大伙家裏余粮尚足,趁着年节前粮价没涨囤下一批,我不晓得村裏谁家粮食多,买粮一事还需得娘跟大嫂帮忙才是。”
刘虎提醒道:“媳妇儿忘了,还有秋税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