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污染末日,我为救世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任何人或物就算能粘贴一张一模一样的脸,却也无法揣摩得到商南明最为重要的內核。

    在污染源所构建的世界裏,没有商南明。

    它还追不上商南明的高度,无法将他囊括其中。

    祈行夜忽然觉得自己这个搭档选的真对不愧是他祈行夜的搭档,华生在世!

    想到商南明,他眉间冷意缓和,唇角重新勾起笑意。

    等和商大官人汇合之后,暂且夸夸他吧看在大官人为他提供线索,看出破绽的份上。

    但是走廊上不会有第二个商南明。

    犯过一次的错误,污染物没有再犯,不会给祈行夜再一次看出破绽的机会。

    他只能步履轻轻,谨慎观察着目之所及之处的所有人,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

    靠近之后,才发现,那些人并非祈行夜见过的殡仪馆中人。

    在冷冻间时,上百家属和工作人员的尸体,就被封装在冷冻格裏,他虽然只是随手翻过,但也清晰记下了自己看过的每一张脸。

    而那其中,没有眼前这些人。

    ……他们是另外的“死者家属”。

    这些人面目僵硬,整个人都散发着森森冷意。

    当祈行夜从他们之中走过,只觉寒气扑面而来,像走在冰窟中一般,就算穿着羊绒大衣也让寒气侵入皮肤,涌向四肢百骸,手脚发凉。

    他皱眉,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距离自己最近的那具尸体。

    不对。

    如果是死者家属,为什麽会这麽年轻?

    年龄……对不上。

    不论死者到底是谁,什麽身份,什麽年龄,前来为其送最后一程的家属,必定会遵循年龄布局,有老少男女之別,长辈,平辈,晚辈。

    甚至如何是老人去世,或许还有年幼的孙辈太孙辈。

    这样的年龄梯度,才是在殡仪馆最常看到的阵列。

    而不是如祈行夜现在眼前所见的这样,所有的家属,齐齐都处于二三十岁的年纪,不仅年纪相仿,就连身上的穿着也出奇的一致,都是合身的西装。

    作为民俗学学生,多亏了秦伟伟生动活泼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们不能只在教室裏死读书,还要到田间地头,山野墓地中,去切身体会民俗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层面的体现表达。

    因此,歷届以来最优秀无敌的民俗学之光他自封的,秦伟伟翻着白眼但因为没有说话而被祈行夜视为默认。祈行夜一向不会缩在教室裏,而是向往在更广阔的天地裏撒欢,尤为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和民俗学实习活动。

    不论是殡仪馆还是墓地,抑或是深山老村,祈行夜都一一走过,深入其中,以参与者或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人类。

    他的热情甚至惊到了秦伟伟。

    本来坏心想要捉弄学生,用实习的艰苦和难度劝退祈行夜,逼祈行夜承认自己不是民俗学之光的老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甚至差点撒手没,拽都拽不住。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祈行夜对殡仪馆也并不陌生,对这个被寻常人所忌讳的生命最终驿站,了解得不比李龟龟少。

    也因此,他得以在此刻一眼看出眼前这个送葬队伍的古怪之处。

    不仅是年轻,还有,他们太不“传统”了,没有丝毫的“迷信”。

    没有香烛纸钱,手边更没有死者的遗像。

    反而是不少人手裏都拎着公文包,或是实验包,或是口袋裏插着笔记本和笔。

    一副随时准备记录和收集的架势。

    祈行夜看到过类似的队伍。

    在京大的实验室。

    那些长期奔波于外勤和实验室之间的人们,他们就是这样的装扮。

    甚至不需要凑近去检查皮包裏的东西,祈行夜也知道那一定是瓶瓶罐罐的化学试剂,以及简易便携的测量仪器。

    问题在于为什麽一支送葬的队伍,会以这副装备模样出现在殡仪馆?

    祈行夜自认见过足够多的死者和死者家属,人生百态已经熟悉到可以平静应对的程度,但还是没有见过这种架势。

    他丈二摸不着头脑。

    沉吟片刻,本来还警惕着这些人的祈行夜,愉快决定果然还是要亲自检查才行。

    祈行夜小心试探着向长椅上其中一人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轻声试探着呼唤:“哥们儿?”

    “兄弟?”

    “还活着吗?”

    “嘿,冥想打坐呢?”

    没有反应。

    祈行夜这才更近一步,伸手小心触碰那人肩膀,然后,大胆将他推向旁边。

    硬生生在长椅上给自己找了个位置。

    “哥们儿,既然你不说话,那我就当你默认了。”

    祈行夜笑眯眯坐在那人身边,毫无疏离边界感的从那人的西装口袋裏抽出笔记本。

    那人被祈行夜推得微微一晃,但没有任何反应,依旧保持着垂首看向地面的僵硬姿势。

    而祈行夜,已经翻开了笔记本。

    皮质的笔记本磨损严重,可以看出主人常年使用和翻阅,留下诸多划痕,甚至还有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泼洒过的腐蚀痕跡,像是随手放在试验台上的结果。

    而在笔记本角落裏,印着一行小字。

    《大洋科技,创造未来》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