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玛丽偷偷问道。
范妮没想到妹妹会这样说:克劳福德先生已经比在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时候含蓄多了,她原以为两个年幼的妹妹发现不了。她的脸涨得通红,不知道该怎么向妹妹解释。
“你在害怕什么呀,范妮,你这么可爱,谁喜欢上你都很正常呀!要是我是男人,我也希望有一位你这样一位妻子。”玛丽觉得范妮在曼斯菲尔德被诺里斯姨妈打压惯了,总是觉得自己不配受人喜爱。
她接着对姐姐说:“我记得你过去在信里提过克劳福德兄妹,你似乎并不喜欢这位先生,你现在对他的态度还是那样吗?”
范妮不得不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名著]19世纪财务自由》 30-40(第2/15页)
我依然不喜欢他,他会来朴茨茅斯我也没有想到。”
“那你不向家里人透露真实情况是对的,不然真不知道我们的父母会怎么样。”看到姐姐还是愁眉苦脸,玛丽笑了起来,“拒绝男人有什么稀奇的,没人规定一个女人必须要喜欢一个男人,只要你不喜欢,拒绝他就是你的自由,别说是克劳福德先生了,哪怕他是一位公爵也同样如此。”
“真的吗?玛丽,你真的是这样觉得的吗?”范妮不敢置信地问妹妹。
“当然,答应求婚与否已经是我们女人仅剩的一点权利了,我认为一个女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匆匆踏入婚姻,让另一个人成为她的主人。别说你不喜欢这个人,就算你喜欢一个男人,我还要劝你好好考虑一下呢!”
玛丽的这番话给了范妮莫大的支持,这是身边第一个斩钉截铁说她没有做错的人。
自从她拒绝了克劳福德先生的求爱,所有人都认为她的选择是错误的,尊敬的托马斯爵士说她没有考虑答应克劳福德先生会给她自己、给她的家庭带来多少好处,没有考虑这位先生为她的哥哥威廉出的力,简直是任性固执、忘恩负义。就连埃德蒙,都以为克劳福德先生是因为选错了方法才导致了拒绝,他应该在循序渐进的相处过后等待范妮的答应,表哥的这种判断更加深了范妮的痛苦。
现在玛丽这样说,和那些男人的态度完全不同,范妮觉得自己的负罪感减轻了一部分。她心里暗自想着,要是她答应克劳福德先生,玛丽和苏珊完全可以被她接到诺福克去,玛丽这么聪明,不可能看不到姐姐的婚事能够为她带来的便利,却依然支持她的决定,这让范妮受到莫大的鼓舞。
第32章 第 32 章(倒V) 有了……
有了前一天和玛丽的谈话, 第二天普莱斯一家人准备动身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再遇到克劳福德先生,范妮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
玛丽也开心地拉着姐妹的手走在路上,每个礼拜天都让她心情愉悦, 并非因为她信仰虔诚, 而是因为每周的这一天普莱斯夫妇总是不需要她为之操心的。任谁见了一起出行的这一家子人都要感叹一句, 他们一点儿没有辜负造物主给的美貌,连普莱斯先生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干净。
做完礼拜, 天气正好, 阳光明媚, 普莱斯太太照例去大堤上散步,和她的朋友们聊天。玛丽走在堤岸上,欣赏着远处的风景, 从这可以看到斯皮特黑德的风帆舰船和远处的海岛, 阳光让一切都显得更加绚丽, 海水冲击岸边的声音和海鸥啼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仿佛大自然为她们奏起了交响乐章。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这样的美景俯拾皆是, 等再过上几十年,这个港口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海风吹动着玛丽的裙摆, 她金黄色的头发没有被头上的浅蓝色波奈特帽完全包裹住, 下面露出来的部分头发在阳光下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感觉。在她边走边欣赏风景的时候, 克劳福德先生不知道何时突然一只手挽住她的胳膊,一只手挽着范妮的, 苏珊被落在了后面。
被一个陌生男人挽住手让玛丽有些不快,她试着把手臂从克劳福德先生手里挣脱出去,没能成功,这位先生含笑看了她一眼, 继续和范妮聊天。
他们聊起了范妮什么时候回曼斯菲尔德的话题,克劳福德先生见缝插针地表示着自己的关心,“只需要范妮稍微暗示一下”,他和他妹妹就随时可以送她回曼斯菲尔德。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了一眼略显憔悴的范妮,认为托马斯爵士实在应该为几个外甥女的健康好好考虑,把她们都接到更好的环境里。
这种暗示让玛丽更加不耐烦,普莱斯家的环境在她的努力下已经改善了很多,要是她们真像这位先生暗示的那么娇弱早就一命呜呜了,根本等不到别人来拯救。
她全程没有和这位先生说一个字,直到到了她们家门口,克劳福德先生拿捏不准普莱斯家的食物水平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味蕾,才终于托辞告别。玛丽先进了屋里,在进去时心里还在想:这个男人的话也太多了,他但凡少说两句都会比现在更有魅力一些,暴露的问题也会更少一些。
普莱斯家的晚餐并没有克劳福德先生想的那么糟糕,玛丽和范妮都很高兴自己不用再继续面对这样一个男人。像克劳福德先生这一类的人,往往越是熟悉越是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毛病,玛丽对他的印象相比昨天初见时反而更差了,好在这位先生没有再来。
大约两天后,范妮和玛丽同时收到了来自伦敦的信,但是两个人读完信的心情却大不一样。克劳福德小姐的那封信里有些话让范妮不那么痛快,而玛丽则开心极了。她寄给《女士杂志》的信被采用了,过稿的快乐让她没空去细细了解姐姐的“朋友”到底在信里说了什么。
《女士杂志》的编辑对玛丽诙谐风趣的文风大为赞赏,期待她再多写点儿关于如何穿衣打扮的文章。只有一点很遗憾,杂志的稿费没有玛丽想的那么多,这时候“知识税”尚未完全取消,商业杂志的印刷量普遍不大,稿费自然也非常微薄。
好在玛丽本就是抱着废物利用的心态,有总比没有强,并不在乎这点稿费远远不如她卖上一顶普通的帽子。坐在房间里她洋洋洒洒很快又写好了一篇,这次除了帽子,她还画了不少如今流行的高腰剪裁裙子,并为这种轻盈浪漫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大唱赞歌。
等寄出这次的稿件,玛丽让苏珊在泰勒裁缝店放一本《女士杂志》:现在那位传说中的设计师已经成为杂志供稿人了,那些新奇的帽子现在在伦敦城正流行,说不定朴茨茅斯的太太小姐们愿意为伦敦的时尚买单……她期待这样的手段能够促进她们帽子的销量。
苏珊被姐姐描绘的前景鼓舞,她兴冲冲地把杂志送了过去,催促泰勒大婶照着图片上的款式制作一批帽子。就这样,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