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等江清玥下午跑书房……
等江清玥下午跑书房裏窝着看话本后, 江喜就能退下做自己的事情了。
因为临明殿的事情不多,所以宫人们都是轮流做事,连大宫女都不用成日裏做事, 江喜来了临明殿后,比在天宸宫和怀梅殿都更轻松。
事情少,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更多了,江喜这才能去寻个嬷嬷学点儿本事。
江喜从主殿离开后,回了房间,拿上两份糕点, 往后宫的偏僻处走去。
临明殿的糕点是整个后宫除了天宸宫外, 用料最好的地方,而且要什麽有什麽。
还是那句话, 整个后宫只有一位娘娘, 无论是哪个宫人, 都不敢慢待, 甚至还想讨好一二,能有个好前程。
之前没有宫人折腾, 那是因为后宫没有主子, 怎麽折腾也是无用功而已。
江喜能顺利拜那位嬷嬷为师, 学习手艺,就是因为她是临明殿的大宫女,但凡她还是以前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宫人,就算那位嬷嬷身份低微,也看不上她。
江喜一路往宫廷的偏僻一角而去,越走,周围越是冷清,渐渐四周的宫室已经变得破旧起来。
因为当今新皇后宫实在是人少, 整个皇宫,有大半都没人住,平日裏只有一些宫人来负责简单的洒扫,适当修缮,以免宫殿倒塌,伤及无辜。
而在这些十分偏僻的地方,住着一批前朝留下来,身份特殊的宫人。
“姑娘来啦。”
破旧的小门从裏头打开,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身着后宫宫人常穿的衣服,小心翼翼地冲江喜笑着。
那笑容裏甚至还有一点儿谄媚。
“刘嬷嬷,这是要去哪儿?”
江喜有些疑惑,平日裏她很少看见这位刘嬷嬷出门,大多时候,刘嬷嬷都在屋中呆着。
她也是前朝那位末帝皇后的宫女,不过没有许嬷嬷得前朝皇后信任,只能算是洒扫的宫人,所以她年纪比许嬷嬷还要大上十岁,今年五十出头。
江喜想到那位柳老夫人,八十岁依旧腿脚利索,精神焕发,再看看眼前五十就快半截身子入土的刘嬷嬷,两者同为前朝遗旧,却是天差地別。
天底下能如柳老夫人一般的人又有几个呢?那是靠金银玉石,精米白面养出来的富贵。
“咳咳,这两日有些冷,想去太医署买些药。”
刘嬷嬷咳嗽两声,沙哑着声音解释。
江喜点了点头,说;“嬷嬷不必去了,我那儿还有药,一会儿给您送来两份。”
后宫本质上还是看人下菜碟的地方,普通的宫人去太医署拿药,只不过是拿点儿药钱,贵是贵些,好歹能拿到救命的药。
若是这些前朝遗留下来的宫人前去,可能不光要破财一笔,还得受人白眼,最主要的是,即便忍气吞声至此,也不一定能拿到救命的药。
对于大景来说,这些人是已经失去价值,和这些残败的宫宇一般,注定被遗忘,注定腐烂的一群人。
刘嬷嬷已经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活了一年,她知道自己此去会遭遇什麽,因此江喜说要帮忙,她立马答应下来,没有半分迟疑。
战乱那十年,她们这些人就过得很苦,大多数人都死了,新帝带着人打入皇宫的时候,刘嬷嬷以为自己也要死了,没想到新帝仁慈,竟允了她们在皇宫裏茍延残喘。
能熬过那十年的人,肯定都是不想轻易死去的人,只要有机会,她们就想活下去。
刘嬷嬷十分感激江喜,恨不得给江喜跪下磕两个头,以谢江喜的大恩。
这可把江喜吓够呛,她哪儿敢让师傅的朋友给自己下跪。
明面上两位嬷嬷只是因为曾经同为末帝皇后的宫人而住在一起,互相照顾,实际上,她们是这宫中少有的朋友,互相扶持,才能活到现在。
江喜看到两位嬷嬷,总会想到她和阿清。
如果阿清没有遇到陛下,阿清和她一直在宫裏,或许等她们老了,也能如师傅和刘嬷嬷一样,有一间小院落,终老于这座她生活了一辈子的皇宫之中。
推门入院,小小的院落裏,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甚至还有农具,原本应该是青石铺地,搭建出別致景色的小院裏,有一块地方,地砖全都被掀了起来,整整齐齐垒在墙角,露出底下的土地,上头种了些时令蔬菜。
一间破旧的宫室,愣是如宫外的寻常人家一般,有个好看又实用的菜园子,只是少了鸡鸭鹅一类家禽的身影。
像是这麽偏僻的地方,谁都不会过来,倒是让她们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阿旭,江喜来找你了。”
刘嬷嬷进去喊了一声,然后回了自己的屋子,许旭从屋裏走出来,三十余岁,哪怕是打扮简单,穿着也简单,她依旧挺直脊梁,身上带着一股沉稳亲和的感觉,像是时光裏沉淀出的酒,味香醇厚,越酿越香。
“师傅,徒儿带了些糕点来,您可以拿来甜甜嘴,今日徒儿用了您前两日教得手艺,给娘娘挽发,娘娘很是喜欢,还赏了徒儿金手镯还有一支金簪。”
江清玥一开始给金簪,江喜没敢要,后来给的金手镯,江喜就收了。
然后江清玥觉得她光给金镯子,实在是有点儿奇怪,就说手镯和簪子凑成一对,正好合适,硬是让江喜收下了。
许旭听到江喜这麽说,平淡如井水的眼睛裏出现了些许涟漪。
她问道:“宫裏那位美人娘娘,性情如此温和吗?”
“恩,娘娘待人很好,她是个很好很好的人,师傅,之前我不是都同您说过吗?”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