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样,杭峰在疑惑了一瞬后意识到,这一路上都是弧形的护栏,就在前方不远,变成了直线,横在自己的正前方。
这说明,前面应该是一个90°的直角弯。
杭峰在察觉到前方路线变化后,身体就沉了下去,腰腹带着双腿蓄力,随时准备用力控制方向。
速度难免降低了一点点。
跟在他身后的雀斑男孩感觉到双方的距离在快速拉近,他本来可以绕过杭峰冲到前面,但出于对杭
峰优异成绩的认可,几乎没有考虑的就也跟着降下的速度。
随后,很快他就明白了杭峰降速的原因。
前面是个90°的直角弯。
同时,在直角弯的部分,可以看见很多撞上去的滑雪痕跡,雪被推着堆积在防护网的下方,还有凌乱的脚印,几乎可以想象笔直撞上去的选手,骂骂咧咧重新出发的场面。
杭峰滑在前面,因为更早的发现,更早的控速,整个弯道都滑的很顺利。
他拧转身体,控制滑板,沿着前者的滑痕前行。
撞上去的有。
没撞上去的更多。
杭峰记下这个阶段的特点,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
这裏是一个小难点,但如果有了提前的准备,也不算多难,以他们这个级別的水平,保持速度滑过去并不难。
关键,还是在记忆赛道上。
从直角弯出来,意料外竟然又是一个外刃的弯道,和前一个直角弯几乎形成了一个近乎于“Z”的形状。
这个赛道被改过。
毫无疑问。
这裏已经是第三次举办四星挑战赛,赛道的视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杭峰可以保证自己看过的赛道视频裏,根本就没有这个“Z字母”弯道。
这裏……原本应该是一个比较宽敞的赛道,为接下来向外刃的转弯做准备。
显然大赛组为了提高赛道的难度,用防护网对这裏做了改造,并且没有通知选手。
应该有不少的选手在这裏吃了亏。
杭峰的速度再一次慢下来。
这是人类的本能,面对未知的环境,必然会降低速度观察之后再滑行。
这一降速度,杭峰算是明白为什麽每个从山的背面绕出来,抵达第二赛段的选手们,滑行的速度都比他想象的慢。
虽然有点自恋,一开始他确实是有想过,大家的实力不够。
现在终于明白了。
大赛组在他们站在观景台看不见的地方,做了手脚。
而那些比完的选手下山后大多没有回来,又或者是心裏有些什麽心思,上山后并没有告诉其他人,所以赛道又变这件事,至少杭峰提前并不知道。
如今,赛道一旦发生了变化,顿时前方的赛道在杭峰的眼裏就变成了“薛定谔的猫”,无法确定下一秒看见的赛道,是改变过,还是没有改变过的,一半一半的机会,让不确定在心裏环绕,脚下开始不自觉地控速。
本来应该滑上40迈,甚至冲击50迈的时速,被控制在了35迈左右。
杭峰的注意力变得空前的集中,每一处的小细节都没有错过。
很快,他发现了第二处被“暗改”的区域。
前方有个小雪包。
从他们来的方向根本看不见这裏有雪包,而且雪包的前方有两个连续起伏的雪坑,类似于波浪赛段的设计,在这之前,可以确定是绝对没有的。
如今,它出现在了这裏,成为了绊倒大意选手的第二个“拦路虎”。
在杭峰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摔倒在这个坑裏。
杭峰之所以能够看出来这裏的差距,正是那连续两个波浪路段的高峰处,因为太多选手从坑底往上爬的原因,那裏的雪变得坑坑洼洼,甚至裸露出了一部分填补地形的沙袋。
顏色不太一样。
距离近一点就能看清楚。
该说是沾了前面选手的光了吧。
杭峰提前做好准备,很顺利的就滑过了这处“难度陷阱”。
同时,在心裏默默记下这裏的特征,继续为下一场的比赛做准备。
从波浪路段再滑出来不远,前面就是前往第二难度路段的路口,这期
间也有几处雪包,但因为看的很清楚,所以轻松绕过。
杭峰感觉到自己速度再一次提高到40迈,同时也看见了那座飞碟般的观景台。
很优雅神秘,银色的飞碟造型坐落在大雪山的崖壁上,大半个飞碟像是撞进了山崖裏,露出的只有1/4的部分,在一片松柏掩映间,仿佛真的有外星生命的造访。
匆匆一瞥,可以看见观景台上的人,黑压压的脑袋晃动着,恍惚间似乎能够看见简的脸。
来不及细看,杭峰就将目光收回,专注在前面的路上,
难度赛段就要来了,必须全神贯注。
观景台上。
此时观看比赛的人已经不多了。
比完赛的选手和他们的亲友团都回到了宾馆裏休息,如今还在山上吹冷风的只有还没上场的亲友团们,以及个別上山看热闹的游客。
简从楼下上来,很轻松就占据到了一个好位置。
他站在护栏边上,全身围的就剩下一双眼睛,双手插在兜裏,站着的模样就像一个木头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