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摩托艇在两侧开道。
越往深走,海水的阻力越来越大。
浪太大了,甚至看不见等待区的旗标。
所有人在只能凭着感觉往前冲。
海水漫过小腿,又来到大腿,继而淹没了腰腹。
前方一个大浪涌来,靠近岸边的浪已经降低到了两米,却还是有种铺天盖地的威势,杭峰等人的动作一致,在浪抵达的前一刻双手按在了板头上,用力往上一跃,双手下压。于是板头就像快艇最尖锐的部分,劈开风浪,钻进了大海。
杭峰整个人趴在冲浪板上,双手抓紧板头,身体像是与冲浪板融合在一起,也一头扎进了海裏。
浪的力量很大,撞在板上,捶打他的肩膀,海水劈头盖脸地将他淹没,威风凛凛的像是一头海兽。
然而在身体都钻进海浪裏之后,整个世界又安静了下来,“咕嚕嚕”的声音在耳边流淌,水温柔的将身体包裹,就连那推拒的力量都变得欲拒还迎。
终于,这个浪过去,杭峰抱着浮板从海裏站起来。
这一浪几乎将他推出五米远,再度回到了岸边。
但很快,去到尽头的浪在海岸上消失,新一轮的吸力传来,就像大海在呼吸,杭峰被吸着往更深处冲去,同时双手并用的在划着水。尽可能的在下一个浪到来之前,冲的更远。
这是一个很消耗体力的过程,每次冲浪前,他们都需要先面对五六个浪才能抵达旗标所在的区域。
所以如果可以少面对哪怕一个浪,都是一种体力上的优势。
杭峰也尽可能的在赛前节省体力,但在这方面他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最后大家几乎不分先后的,都在第六个浪结束后,抵达了赛区。
在这靠近旗标的地方,他们一字排开,横在大海裏,开始了真正的比赛。
这裏很深了,双脚早就踩不到底,所以需要抱紧冲浪板来节省力气。他们扶在水裏,浪涌的很大,从脚底下出现,带着他们往高处推,然后又落下去,整个过程有点像过山车。
但不用再潜水了。
大海的浪是由风和特殊的地貌形成,只要在“壶口”外等待,就不会担心会被浪盖住,这裏是没有浪尖的,只有在海水深处涌动的浪涌。
杭峰在距离最远的地方,观察那些来了又去的浪,寻找最好的浪抵达的规律。
终于,一号选手动了,他看好一个浪,他翻身上了冲浪板,于是用身体做的“锚”就被拔起来,这个浪推着他往岸边走。
浪往前行,浪尖逐渐出现,他站起来,开始自己在浪尖上的舞蹈。
杭峰看了一眼就将目光收了回来,视线落在何洲的背影上。
希望何洲只是发发牢骚,而不是真的紧张到无法面对这个程度的浪。
在岸上看着今天的浪确实很凶猛,但当他们来到这裏后就会发现,面对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这个浪远没有那麽可怕。
至少在杭峰看来,当自己站上浪尖的时候,无论是两米的浪,还是五米的浪,都没有明显的差別。
一号选手在第一个动作的时候就掉板了,但浪太大,在海裏的人看不见,所有人都在看浪,等待自己看中的最优质的浪出现。
终于,何洲动了。
他翻身上板,开始比赛。
杭峰扬了一下眉,他觉得这个浪不算好,但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能力也不同,国家级別的选手在看浪上犯错的可能性不大。
何洲选择这个浪,一定是因为这是适合他的浪。
何洲上了浪,浪涌推着他不断往前滑。
他从板上站起来,摇晃了一下,又稳住。浪花在身后出现,就像张开獠牙野兽,在身后追赶着他。
何洲显然觉得这个位置不是很理想,他上下起伏,压着冲浪板往前快速犹如颤动一般的跳着,往前冲了一点,与浪花距离远了一点。
终于开始他的第一个浪的技术动作。
这裏杭峰已经看后面了。
白色的浪花挡住了一切,从他的角度看就像是大海已经吞没了何洲。
当然不可能。
还没到覆盖的时候。
浪高的峰值有个固定的区域,那裏才是最危险的,但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做技巧拿高分的地方。
危险与机遇并存,无论哪个赛场的裁判,都更愿意看见选手用高技巧去征服一个真正难度的海浪。
紧接着荷国的选手也出发了。
杭峰在他身后,不紧不慢地扶着冲浪板横游了十米左右就停下了。
整个等浪区就剩下他一个人,1号选手正在努力地再度游过来,何洲也不过刚刚才冲进海裏。
3号选手已经在浪上站起来,但杭峰并不急,他左右看着,耐心地等待自己心仪的浪。
这个过程很多选手是心焦的,随着浪一个个的过去而不上板,压力会不断地增加,担心自己是否错过了好浪,也担心想要的好浪还要多久才能来,而归根结底就是害怕裁判会没有耐心。
杭峰不能说自己一点压力都没有,毕竟这个赛场的裁判对他的印象应该不会太好,耐心不足也是正常。
不过他更希望自己的每个浪都有足够的品质,这样他才能驾驭这个浪拿到更高分。
杭峰一直等到何洲游过来,他身后的1号选手也有点不耐烦的时候,他等的浪才终于过来。
海浪有规律,弱弱强,或者弱弱弱强,亦或者弱弱次强最强……总之有些浪就是不好,在上面很难发挥实力,有些浪太强,也可能会容易失误。
怎麽选择只看个人。
杭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