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结局[番外]  竹间药香渡婉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结局

    薄荷糕的甜香刚漫出灶房,院门外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裴婉探出头,见陈婶提着竹篮走来,篮裏装着刚从后院摘的青菜,沾着新鲜的露水,忍不住笑着迎上去:“陈婶,今日的青菜看着比昨日更嫩些。”

    “可不是嘛,昨儿夜裏下了点小雨,菜长得旺。”陈婶把竹篮递到她手裏,目光自然落在她鬓边的木簪上,“裴姑娘这簪子衬气色,还是郁大夫上次去镇上给你买的吧?”

    “嗯。”裴婉脸颊微红,拉着陈婶往屋裏走,“刚蒸好的薄荷糕,您快尝尝,还热着呢。”

    陈婶是她们从京城带来的人,最懂侍弄庄稼。刚到竹屋时,见后院荒着,便主动说“种些菜吃着方便”,如今院裏的青菜、茄子长得郁郁葱葱,连郁小幻医馆用的几味家常草药,都是陈婶帮忙打理的。可裴婉和郁小幻从不让她称“主子”,总说“咱们在这竹屋就是一家人,別讲那些规矩”,时间久了,陈婶也真把她们当自家孩子疼,时常想着法给她们做些爱吃的。

    正说着,张妈端着刚浆洗好的衣裳走进来,叠得整整齐齐的浅蓝布衫上,还带着阳光的味道。“裴姑娘,你那件夏衫我给你熨好了,料子软,贴身穿舒服。”她走到郁小幻身边,又递过一个布包,“郁大夫,你医馆用的纱布我给你补好了,上次你说边缘有点糙,我重新锁了边。”

    张妈在宫裏待了半辈子,最会打理衣物针线。裴婉初学做衣裳时,针脚总歪,还是张妈耐心教她怎麽走线;郁小幻医馆忙,有时衣裳刮破了没工夫补,张妈见了就默默拿去缝好,从不多说。可她也从不拿“老仆”的架子,反而总说“你们俩孩子在外不容易,我多帮衬点是应该的”。

    郁小幻接过布包,笑着道谢:“辛苦张妈了,总让您费心。”

    “客气啥。”张妈摆摆手,眼睛扫过桌上的薄荷糕,忍不住打趣,“看你们俩日子过得红火,我也高兴。前几日去镇上买线,掌柜的还问我,是不是家裏添了喜事,我跟他说,是我们家孩子过得好。”

    裴婉听着,心裏暖融融的。正想再说些什麽,院外传来阿福的喊声:“郁大夫!裴姑娘!我回来啦!”

    阿福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从京城来时还怯生生的,如今早已熟络。他手裏提着一个大布包,进门就兴冲冲地说:“镇上的药铺掌柜说您要的金银花到了,我给您带回来了!还有,裴姑娘上次说想吃的桂花糖,我也买了两盒,掌柜说新做的,最甜!”

    说着,他还从怀裏掏出一个纸包,递给裴婉:“这个是镇上李婶给的,她说自家种的桃子熟了,让您尝尝鲜。”

    阿福日常帮着跑医馆、采买,却从不说“奉命行事”,反而总把“裴姑娘喜欢”“郁大夫需要”挂在嘴边。上次裴婉随口提了句“想看镇上的皮影戏”,阿福就记在心裏,特意去跟皮影戏班的师傅打听,还把演出时间抄在纸上,念给她听。

    郁小幻看着院裏忙碌的三人,又看了看身边笑着的裴婉,心裏满是踏实。她当初带他们来江南,从没想过要“使唤”,如今倒真成了一家人——陈婶管着院子和饭菜,张妈打理衣物针线,阿福跑前跑后,而她和裴婉,就在这烟火气裏,过着最安稳的日子。

    傍晚时分,张妈煮了绿豆汤,陈婶炒了青菜,阿福摆好碗筷,五个人围坐在院裏的竹桌旁,说说笑笑。月光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柔又热闹。裴婉喝着绿豆汤,看向郁小幻,眼底满是笑意——原来最好的日子,不只是两人相守,还有这样一群像亲人一样的人在身边,一起烟火,一起安稳,岁岁年年,皆是圆满。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