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2节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百号子人开一场演讲大会,虚心地听取他们的心声,任由他们大肆发泄一通。

    胤祺乖乖地定下满汉全席送到大牢里,大家伙儿“感情深一口闷”,喝完这一杯你就是我哥们。

    胤禛这些事儿都做不来,他这些年越发喜好佛法道法周易八字,他更是一直喜好书法,但他不能和他们谈论佛法道法书法算命不是?

    硬着头皮,找到五百套行头送到大牢里,来一场变装大赛。却没想到奇妙的效果,大家伙儿都觉得,原来他们的阎王脸阿哥也是这么接地气儿!

    一群人玩得嗨起,胤禛也没想到他们也不光是贪婪小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自尊自爱,扒拉着每一个人的八字给他们算命。

    还别说,还真给他算出来几位,尤其是其中一个叫高斌的。

    盐务河道,地方政务,他都有自己的看法,见识手腕都颇为不俗,在内务府和上三旗包衣中的人缘也特好。

    三兄弟一起努力之下,给了这些“老家人自家人”足够的面子,外头人也都说皇子们做事厚道,对老一辈的下人恩威并施,处置得当。

    内务府佐领们也都感激涕零,自觉受到皇子们这番厚待特惭愧,自觉地上一道折子,自动给出内务府人员整顿的最优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皇家小和尚》 第282节(第2/2页)

    佐领,满语音译“牛录”,是八旗制度下最低一级管理者,掌管所属二百户人家的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

    内务府佐领,又叫“内务府三旗佐领”、“上三旗包衣佐领”。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包衣佐领之通称。

    三旗包衣满洲佐领十五个:每旗五个,包衣满洲人、蒙古人编立。

    三旗旗鼓佐领十八个:每旗六个,包衣汉人编立。

    正黄旗包衣朝鲜佐领二个:包衣朝鲜人编立。

    正白旗包衣回子佐领一个,包衣维吾尔人编立。

    凡此内务府佐领下人,均为皇室之家奴世仆,统归内务府管辖,唯有着有军功劳绩,或为皇帝后妃之母家,奉特旨准令,皆各归上三旗之旗分佐领,摆脱包衣身份。

    这个时代,主仆都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满洲的旗主和包衣制度更是特殊。你说包衣出身低,可包衣可以读书,有包衣学院,可以科举,可以做官经商……包衣和皇家的关系非常亲密。

    比如那曹家,家里的姑娘都能嫁给宗室亲王;比如那郭络罗家,不就是军功抬旗?比如那乌雅家,军功加上后宫的德妃娘娘,这眼看这也要爬起来。

    四九城里头议论纷纷,不管如何,这个事儿圆满解决,皇家赚了面子和里子,包衣们大闹一场,没有面子也没有里子,但没被斩首没被发配,也是大幸运。

    可是胤禛的心里,这个事儿并没有放下。

    一个有空闲的晚上,胤禛和保康一起喝酒。

    “保康哥哥,你说,汗阿玛有心给乌雅家抬旗吗?”

    保康一愣,随即问道:“你觉得,凭借乌雅家目前的军功,够吗?”

    胤禛摇头。

    “乌雅家的重心在京城,京城防卫重要,但不若盛京的危险,战事频繁。汗阿玛给郭络罗家那一支抬旗,人人服气。但乌雅家……有一半是因为,我、胤祉、胤禵的关系。”

    “这不就是?”保康隐约明白他的纠结点,“军功不够,直接抬旗,人人都会觉得这是有一个德妃娘娘进宫可以生儿子的好运气,而不是说乌雅家值得。”

    “是不是有人找到你?德妃娘娘?”

    胤禛摇头又点头:“额涅虽然有这个意思,但一直没说出来。是胤禵。他一直不服气。一开始说我因为有贵妃养母不知道包衣儿子的痛苦。后来又说,郭络罗家可以抬旗,乌雅家也可以抬旗。”

    保康眉心一皱,随即舒展。

    “上次三舅舅和我说,乌雅家有一位好儿郎。弘晏和弘南在学院里也见过。名字叫兆惠,今年十五岁。”

    胤禛眼睛一亮。

    “保康哥哥……”

    保康拍拍他的肩膀:“莫着急。再等一等。”

    “嗯,谢谢保康哥哥提醒。”

    胤禛的脸上因为酒意和激动红涨一片。

    如果乌雅家可以堂堂正正地从包衣旗里抬出来,那比“皇帝后妃之母家”的名头好听多了,就是他们兄弟走出去,腰杆子也挺的直直的。

    “我明儿和额涅,胤祚,胤禵都说一说。还有一个事儿,富察家,高斌家,保康哥哥怎么看?”

    保康略一沉吟:“富察家,能人辈出,可以用,但不能太隆重。他们一家人的性格,都是谨慎的,太隆重,他们反而拘束。”

    “内务府的高斌,我只见过一面。印象挺好,有大才,能担重任。但他性情骄傲,你要用他,自己需要谨慎,不能给予太多荣宠,否则恐不长久。”

    胤禛愣怔。

    愣愣地喝一口竹叶青,思考,明白自己用人方面的考虑不周之处。

    “年家的年羹尧,西林觉罗家的鄂尔泰,田文镜、李卫……我身边的人,都是用的满满当当的,满则溢,就容易出来矛盾。”

    叹气:“弟弟回去好好思考。说起来富察家,还有一个事儿……”

    保康喝酒等候。

    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他开口。

    保康用眼神儿询问。

    胤禛有点儿难以启齿。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