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头的皇城,皇城里头的皇宫,皇宫里头屋脊最高的太和大殿里头,宫女、太监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大臣们小心翼翼的又喜气洋洋地热闹着。高座龙椅的皇上看一眼下面的臣工们,看一眼御桌上的美食佳肴,嘴巴里没滋没味的,心里也没滋没味的。
再看一眼,一个个皮笑肉不笑装模作样都不装的儿子们,简直烦透了。
说起来,今天的寿星公·当今皇帝康熙皇帝,那真是个好皇帝,八岁登基文治武功的,收复琉球驱除西部大漠的噶尔丹,大一统国家,还颁布各种爱民措施治理的整个国家井井有条。别看这过53岁的大寿了,却依旧精力很好地勤政,国家欣欣向荣,眼看要迎来盛世皇朝。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皇家和普通人家不一样。皇上也和一般的寿星公不一样。
太和大殿里歌舞升平,美酒佳肴飘香十里,祝寿开始,太子殿下领着一群兄弟们,论资排辈地跪成长长的一竖排,各个朝服加身,顶戴花翎的,满脸喜气地手捧明黄锦缎覆盖的寿礼盒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皇家小道士潇洒》 1、第 1 章(第2/3页)
“儿臣恭贺汗阿玛万寿,愿汗阿玛万寿无疆!”
芜湖!英姿勃发,声势浩大,独属于年轻一代人的生机勃勃响彻太和大殿。
皇上端着威严一模他保养得宜的下巴胡须,礼仪大太监高喊:“诸皇子向皇上敬献寿礼。”
太子一抬头:“敬启汗阿玛,儿臣的寿礼是一件是青花百寿纹瓶,瓶身上写一百个白底青色的‘寿’字,每一个‘寿’字都不一样,有蟠桃的形状,有小山的形状,寓意寿比南山,寓意生命连绵不断。”
太子还没说完,两边小桌上的贵族大臣们齐齐露出惊讶赞赏的表情:太子地位不如以前,太子也是太子不是?
皇上微微眯眼,听着太子的后半句:“盖着寿瓶的锦帛上,乃是京城一万名百姓的祝福书,敬请汗阿玛预览。”皇上脸上有了一丝欢喜,很给面子地大笑着:“好!好!太子大孝,乃是我大清百姓的福气。快!呈上来。呈上来。”
礼仪大太监小跑着下来丹陛,双手接过来太子的寿礼小跑着回来丹陛,恭恭敬敬地送到丹陛上方明黄锦缎桌后的皇上手里。
皇上打开盒子,先拿出那锦帛,一页页地翻阅,老百姓嘛有的不识字,但可以画手印嘛。皇上手捧锦帛看着万民的孝心,又夸:“太子有这份心,万民有这份心,朕心甚喜!传旨,着赏太子东宫双俸。”
大臣们一起大夸:“皇上,太子殿下孝顺,万民孝顺,皇上大喜,大清大喜。”
太子出了头彩,谢恩接了赏赐,起身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轮到大皇子一抬头:“敬启皇父,儿臣有一个青花万寿纹瓶,敬献给汗阿玛。”
一米多高的大盒子里居然装着大花瓶,这是多重?大皇子双手捧着,额头出汗依旧稳稳当当的,一看就是武功高明、孝心可嘉。
两个大力太监上前抬着送去御桌,打开来一看,芜湖!一米多高的青花瓷瓶确实让人惊叹。
大皇子高声唱到:“汗阿玛请看,儿臣和匠人们一起研究,瓶口和瓶底的一圈都各写着48个寿字,整个瓶身共70行,共130排寿字,……寓意‘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祝福。”
群臣都当自己是聋子:大郡王这几年和太子争皇位,越发不掩饰了,皇上也一直纵容,可他们不想做炮灰啊,太子母家都被皇上说杀就杀了,更何况他们?
皇上看着这么个大瓷瓶,面不改色,只为其中的工艺精湛惊叹,夸道:“好!老大有心,武功也好,汗阿玛很欣慰。传旨,着赏双郡王俸禄,造瓶匠人五千两白银。”
大皇子一听,很是高兴地磕头谢恩:“儿臣谢汗阿玛赏赐。儿臣代匠人们谢汗阿玛赏赐。”
大皇子的贺礼和太子殿下的差不多。
太子扭曲着脸。
大皇子起身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得意地撇一眼太子。
所有人都当自己是瞎子。
三皇子高声道:“敬启皇父,儿臣奉旨,率翰林院同僚们编撰的《律历渊源》,赶在昨天全部刊印完毕。佑文成化,谨祝皇上万寿。这是全书目录,敬请汗阿玛御览。”
群臣瞬间有了表情,面露惊喜:好歹三郡王跟着太子,却也是保皇党。
御桌边站着的一个亲近的大臣很有面子地开口:“真是前无古人,千秋功业,谨为皇上贺。”皇上翻着书本笑着夸:“千秋功业。千秋功业。传旨,着赏双郡王俸禄,一起编书臣子类同。”
三皇子很是高兴地磕头谢恩:“儿臣谢汗阿玛赏赐。儿臣代一起编书的同僚们谢汗阿玛赏赐。”
太子收住因为大皇子的愤怒,却难免面色微变:他自己漏了一样,没有替自己的属官们说话,把功劳都自己占了,端起一杯酒掩饰脸上的厌恨。
三皇子回到座位,四皇子一抬头,面容虔诚恭敬:“敬启汗阿玛,这是儿臣亲手恭楷,亲自诵念一万遍的《金刚经》一部。谨为汗阿玛祝寿。”
皇上轻轻翻阅经文,有点感叹:“心诚则灵。老四亲手书写的佛经,诵经一万遍,佛祖一定保佑朕。赏赐双贝勒俸禄。”
群臣这次真心欢喜:可是出来一个真心祝寿的皇子了!
…………
按照序齿一个顺着一个。皇子们争斗的厉害,可这毕竟是皇上大寿,都还有分寸。康熙37年大封,大皇子和三皇子授封郡王。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一起封为贝勒。后面的皇子们,九阿哥、十阿哥……这些光头小阿哥,也都成长起来,各个文武全才。
朝臣们看在眼里只有一个念头:又一轮皇子们长大了,要参与进来了。
最小的二十阿哥,在襁褓里冲皇上露出一个“无齿”的笑,被奶嬷嬷抱下去。心烦的皇上留下十八阿哥陪在身边,这是皇上最喜欢的老儿子。
皇子们献礼完毕,轮到王公大臣,再一轮轮按资排辈地轮下去,酒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