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节  重生之竹马成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般栖息在离水面比较近的河堤上,用钳子在潮湿的河堤上打一个浅洞,然后就驻扎在里面。而且一个洞内通常不止一只,而是一家子,有时候挖到一个螃蟹洞,能抓到十几只大大小小的螃蟹。

    但是河蟹瘦,没什么肉,味道也不顶好,一般都是连壳带肉油炸,酥脆喷香,做零食吃吃还成,拿到街上卖一般没人要。陈赞自己也不爱吃,抓螃蟹便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游戏罢了。

    陈赞和坛子兄弟的积蓄加起来统共都有六七百块了,也不算缺钱花了,但是谁也不嫌钱多,能挣多少就赚多少。

    陈赞家里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妈妈和二婶养的鸡都换了好几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竹马成双》 第36节(第2/2页)

    ,因为精力有限,每次最多就养个五六百只,长大了就都卖掉,风险也比较小。

    留下两三百会下蛋的母鸡,每天光鸡蛋都能捡一两百个,和镇上的副食收购站签了合同,隔几天送一次,这个收入倒是十分稳定,每个月都有好几百的入账。这样算下来,光这养鸡场,每年都有好几千的收入,这一点令周围的乡邻着实眼热了一把。

    鸡场旁边的蘑菇养殖场也开始初见成效了。为了养好蘑菇,陈昌盛特意去临县的蘑菇养殖场学了蘑菇养殖技术。目前养的只有常见的平菇和口蘑,虽然品种比较少,胜在原料都是自家的,除了种子,倒也没什么别的成本,能出多少就赚多少了。

    所以这个夏天,第一批人工养殖的蘑菇就出产了。村里人都觉得新鲜,都弄了点回去尝尝,吃过之后,纷纷都说不如野生的菌子香。

    人工养殖的自然不如野生的口感好,所以价钱自然也要便宜一些。出菇的时候,陈昌隆兄弟俩忙了好一阵,因为每天都要照料、采收,还要去赶集,忙得脚不沾地。

    陈赞知道,父母和叔婶们正打算自己买台机动三轮车呢,因为天天要赶集,挑担提篮什么的太不方便了,要是自己有了车,想去县城也是可以的。

    陈赞发现长辈们比自己预想的步子迈得还要快,大概是身处这个位置了,许多事情都迫使你去面对和改变,而眼界也渐渐跟着宽了起来。这是一个好现象。

    早在八月初,陈赞和谈天就收到了二中的通知书,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陈赞不必说,谈天也更不必说,两个均有特长的孩子,去哪个学校都是大受欢迎的。尤其陈赞还是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的。

    陈巧也在同样的时间接到了二中的通知书,不过她的是高中部的通知书。陈巧的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完全可以上一中,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二中,因为二中离家近,并且学校还提供了奖学金,陈赞也上二中,可以就近照顾一下。

    后来陈赞在学校看见陈巧和那个叫王文俊的男生在一起说话,才知道这也是姐姐考二中的一大原因。

    两家人都高兴了一阵,陈赞家里还摆了一次家宴,庆祝两个孩子考上二中。

    不过现实问题很快便来了,二中是寄宿学校,吃住都在学校,与乡中学的寄宿生不同的是,连粮食和菜都是学校提供的,不用家里送去。不过这么一来,这些就都要折算成现金,一个学期下来,学费差不多要四百块。

    陈赞家现在经济宽裕了,几乎每天都有钱进出,四百块倒也没放在心上,但是谈天家就不一样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