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杀我者三长史也  [历史直播]从缠足开始说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历史直播]从缠足开始说起》 21、杀我者三长史也(第1/2页)

    汉武帝时期的刘彻听了这话不由拧起眉头,关注点在均输和平准,不难听出后世也是推行同样的操作的,而且颇是认可。那如今是不是也可以推行。

    细节上,天幕提及让人弄成了天怒人怨的政策,刘彻一眼落在桑弘羊的身上,“桑弘羊,你仔细想想均输和平准的事。”

    天幕都说了桑弘羊是难得一见的经济大家,岂有不用的道理。

    桑弘羊心下甚喜,忙道:“诺。”

    【由此也回到庄青翟身上了。庄青翟和丞相府的三位长史上告的事到底是真是假?为什么三位长史会和庄青翟一起设计陷害张汤?先讲庄青翟,庄青翟本来和张汤之间,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御史大夫,那是上下级的关系,早前还算和睦。有人偷挖了孝文帝陵园里的殉葬钱,丞相庄青翟上朝,同张汤约定一同去谢罪,请求汉武帝从轻发落。结果到了皇上面前,张汤认为只有丞相必须按四季巡视陵园,丞相应当谢罪,与他张汤没关系,不肯谢罪。

    【庄青翟谢罪后,汉武帝派御史查办此事。张汤是御史的上级啊,也就是说,庄青翟的案子由张汤来审。庄青翟能不怕吗?张汤那儿,嗯,都当上御史大夫了,谁还能不想当丞相,那就都懂了。借题发挥。

    【可庄青翟那也不是好相与主儿,想当丞相可以,你那么借题发挥,有意弄死我,不行!正好庄青翟丞相府的三个代长史都因为之前地位比张汤高,后来犯了法,被降了官,为代理长史,如今是居于张汤之下。张汤呢,对人不是那客气的主儿,有意的羞辱三长史。一来二去古人便忌恨张汤,都一心等待良机。一看庄青翟和张汤对上了,以为那是大好的机会。

    【因此就有了前面说的,三长史向汉武帝上报,说张汤向商人泄露国家的商业机密。汉武帝听闻后自然是要询问张汤的,张汤的解释是,政策颁布前总有人能够猜到政策,提前囤货,以获得暴利。似是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汉武帝听完是什么反应?】

    【汉武帝对张汤还是很信任的,顺着张汤的话说,可能是有人泄露了。这时候一个减宣的人又再次上书,说张汤和手下的御史鲁谒居,两人联手谋害一个御史中丞李文。御史中丞李文,是张汤的下属。李文和张汤有矛盾,因此每次李文都翻找张汤的错处,留下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准备告张汤。

    【张汤对李文的闹腾也是很无奈。这时候,张汤的一个亲信御史鲁谒居知道张汤和李文的矛盾,于是写了个匿名信上书告李文有不法之事。汉武帝一看这事儿,自然是交给张汤去处理。李文有没有犯错不知,张汤是借机把李文杀了。】

    能说什么呢,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当皇帝的人,有几个没有见过,要是朝臣们上下一心,他们才要担心。

    汉武帝时的汲黯出列说话,“陛下。”

    刘彻道:“张汤暂时没有做下此事。”

    汲黯……别以为他听不出刘彻的偏袒。

    【张汤和鲁谒居相互间没有就李文的事论过,但张汤是知道鲁谒居写的匿名信,因此有一回鲁谒居病了,他是亲自上门给鲁谒居摩足。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足疗。别以为古人不懂享受,老祖宗只是古,不是蠢。结果这个事让汉武帝的哥哥赵王刘彭祖知道了。

    【扯得又有些远了,但还是要讲清楚,好让大家知道,张汤之死是案中案,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成为汉武帝最锋利的那把刀,也才会成为众矢之的。赵王跟张汤有什么仇什么怨?仇倒是没有。只不过是赵地盛产铁矿,炼铁是赵国的支柱产业。盐铁官营。不管经济政策是谁想出来的,反正张汤是坚定的执行者。

    【盐铁官营,盐由国家出售,铁也由国家来练,损及多少人的利益,到后来汉昭帝时都为这个事来一场《盐铁论》。因盐铁官营利益受损的人,都想把盐铁官营废掉。赵王当然是不乐意冶铁由国家来承包,那样一来他分不到钱!挡人的财路,谁能不想把你搞死。上回主父偃的事也有刘彭祖的份儿没忘记?】

    汉武帝时期的赵王刘彭祖,完了完了!

    【为此赵王专门找茬,找的是中央派到赵国监督炼铁的那些官员的茬,一有事就上书告到中央,最后又归到张汤手里。张汤又不傻,还能不知道赵王的盘算,自然是偏袒那些中央官员,反而多挑赵王的刺。赵王自然是不乐意的,自此怨恨上张汤。鲁谒居也曾经奉命前去查过赵国的事,也是让赵王记恨上了。赵王派人监视鲁谒居的过程发现张汤和鲁谒居的事。

    【有了发现,赵王上书说:“张汤是大臣,其属官鲁谒居有病,张汤竟然给他按摩脚,我怀疑两人必定一同做了大的坏事。”这事交到廷尉处理,也就是减宣的手里。案子还没查清楚,鲁谒居病死了,事情牵连到他的弟弟,廷尉鲁谒居的弟弟被拘禁在导官署。张汤到导官署审理别的囚犯,看到鲁谒居的弟弟,想暗中帮助他,所以假装不看他。那也对,要是两个人熟,试问张汤要是再帮鲁谒居的弟弟说话,不是纯纯让人说闲话?鲁谒居的弟弟不知道这个情况,想跟张汤说明情况,张汤不理,他以为张汤翻脸不认人,自然是怨恨张汤。于是让人上告张汤和鲁谒居搞阴谋,共同匿名告发了李文。也就有了减宣对张汤的第二次告发。】

    还真是引起众怒,一个接一个的人想要张汤死。

    汉武帝时期的张汤啊,不由捏紧手,真真是也让他想不到,事情最后会发展到那样的一步。

    【一次告状,汉武帝是不信的,可是连着两个人告张汤,汉武帝心里难免犯嘀咕了。三人成虎的道理都知道的,曾参不曾杀人,当娘的一开始不相信别人的话,后来到第三个人说的时候,那是拔腿就跑。何况汉武帝这样一个不信人的皇帝。

    【汉武帝于是派八批使者按记录在案的罪证审问张汤。张汤一一反驳,不承认犯下这些罪过,不服。汉武帝于时派了另一个老练的酷吏赵禹审问张汤。赵禹来了以后,责备张汤说:“你太不知道厉害了。你办理案件时,被夷灭家族的有多少人呢?如今人家告你的罪状都有证据,皇上派了那么多人来审问这个案子,说明皇上很难下手,想让你自己自杀,你何必多对证答辩呢?”】

    多少人张大了嘴,可是一想,那也对。张汤引起多少人的怨恨,其中多少人出力让他死?

    汉武帝时的刘彻听到这儿却是拧起眉头,要张汤死吗?

    张汤在此时道:“能臣为陛下的刀,臣之幸也。陛下要臣死,臣绝无怨言,臣可死。可那三位长史与臣有私怨。臣自问绝没有做下与商人勾结之事,陛下若不信可以查抄臣的家中,臣家中的银钱,皆为陛下所赐,臣绝没有获半分私利。”

    刘彻见张汤郑重且无怨,分明是确实没有心中生怨之意。

    至于李文……

    此时的沈怨继续讲道:【张汤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