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0-189  成为诸侯王之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小人, 全都一群见风使舵的小人!”

    定安王宅的书房里,定安王几乎是跳着脚在骂人, 而身边的心腹谋臣们则是尽量缩小了自己的身躯,减少存在感, 以免被喷到。现在的定安王就像是一座不断往外喷吐岩浆的火山, 谁上前一点都有可能被喷, 他们可都不想做被殃及的池鱼。

    定安王简直要被气死了。

    他之前费了多大的心力、花了大价钱联络拉拢的那些朝臣、那些勋贵们,以前见着他还未说话就笑三分,如今竟是一个个都想绕着他走了。他派人秘密送出去的消息都如泥牛入海,连个声响都不见有,一个个都给他装聋作哑是吧。他们是眼看着百里渝登基,觉得跟着他没有指望了,一个个都想跟他划清界限了。

    定安王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焉能不怒?

    谋臣们眼看着他们的大王跟一头怒气冲冲的公牛似的来回转着发泄怒火,又是无语又是无奈的。哪里就有他口中说的那么严重了, 纵使眼下新帝登基固然让不少心思不定的人摇摆了起来,但若说是那些人全部要改易阵营,怎么可能,真当他们这边是吃素的么?让那些人想投靠就投靠过来,看风向不对了又想变节,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左右摇摆的墙头草是没有信誉可言,谁都不可能放心用这种人。即便想要变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难道对面就能够忘记两边曾经结下的仇怨、毫无怨怼地接纳么?

    立时没有回应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眼下并不是一个联络的好时候。他们实在不是很能理解定安王为何如此的火急火燎,脾气也变得很奇怪,跟个炮仗似的一点就着,稍微有点不如意就火冒三丈,谁若是撞上了谁就要倒霉。

    如若是了解定安王之人来看,很容易便能看出他最近化身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80-189(第8/14页)

    火炮仗的症结出在哪里。他纯粹就是嫉妒和不甘,他如今眼看着他一直瞧不上的病秧子坐在了他梦寐以求的皇位上,每多看一眼都恨得要多吐一口血,更让他怨恨不已的是那皇位是先帝亲手捧着百里渝送上去的,皇父竟真的一点都没有考虑过他。

    凭什么,他究竟哪里比不上那个病秧子了?!

    治丧的时候,定安王看着逝去先帝的神位,很想问问先帝到底他差在哪里了?可他问不了,先帝也再也给不了他答案了。偏偏他还不能表现出来,唯一能够示人的只有哀痛,他是孝子,皇父崩逝让他悲痛欲绝,以至泣不成声。

    这些怨愤不甘的负面情绪在这些日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攒得越来越多,偏偏还无处发泄,定安王更不能对着谁明着说出自己的这些心思,所以就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样子,以至于都有些失了智了。

    说真的,这副样子在心腹谋臣们看来是从未见过的,以至于都觉得有些癫狂吓人了。好在如今定安王只是在王宅里发疯,他的失智也只是一时的,喷完发泄过后也能恢复理智了,倒也叫他们松了一口气。

    定安王发泄一通之后,再次冷静下来,沉着安排底下人去联络朝中大臣之事。

    众人见状心中纷纷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主子只是暂时癫狂,否则他们也会很麻烦的。

    先帝大行,依据其生前的功过德行,议谥、定庙号,最终定下,日后再称呼先帝便是太宗文皇帝了。新帝从东宫移居至宣室殿,册太子妃梁氏为皇后入主中宫椒房殿,尊生母为皇太后迁居至千秋宫,其余先帝妃嫔,已生育皇嗣者进为太妃、太嫔,未生育者可自愿留于皇宫接受奉养或是赐金还家。

    新帝即位后,女性长辈之中,姑母越国长公主进为越国大长公主;新帝的三位妹妹,其中栎阳长公主加封镇国,为镇国栎阳长公主,宜城公主与汝阳公主皆进为长公主;新帝的弟弟,已然封王就藩的如定安王等人暂且不论,余下还有先帝的七、八皇子两位皇子尚未成年,可依旧居于宫中接受教养,待成年后开府分封再行离宫。

    这一套安排处置下来大体来说并没有什么的问题,但在允许先帝未生育的妃嫔还家之事还是引起了朝中的一些议论,认为新帝如此处置先帝的妃嫔不妥,此前从未有过先例。但因为新帝坚持,反对的声音也小,此事便过了。还有就是新帝给栎阳长公主加封“镇国”二字,不少朝臣觉得太过了,“镇国”二字岂能轻易给出。可在对待此事上,新帝的态度比前者还要坚决,完全就是一副没得商量的架势。

    有人还想再谏,却被同僚扯了扯袖子,脑子里突然想起新帝为太子时,栎阳长公主襄助颇多,新帝这是念着妹妹多年的扶持特意要给栎阳长公主的殊荣。再说下去只会让新帝厌烦,也会得罪栎阳长公主。这并不值当。

    想通之后,这些人也就退了。

    因先帝遗诏,勿使扰民,耽搁农事,朝廷特定国丧期为一月,期间禁绝一切婚嫁与宴席酒乐。湛京各家各户门前都挂上了白纸糊成的灯笼,高门勋贵家的子弟也被耳提面命告诫这段时期都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勿要在惹是生非。向来热闹繁华的京城因此安静了许多。

    “慢些跑,小心别摔着。”千秋宫中,太后看着几个凑在一起玩耍的大大小小的萝卜头,久违地露出了笑容,一面又吩咐宫侍好生看顾着他们。

    周围陪同的人看到太后心情愉悦,多多少少是松了一口气的。先帝崩逝,大家心中都难过。太后与先帝结发夫妻,心中的悲伤只会比旁人更甚。如今先帝丧仪已毕,可亲近之人却发觉太后平静之下依旧神思恹恹,恐她长时间沉浸在悲伤之中,哀极毁身。

    如今大家都盼着太后好,越国大长公主经常与淄川王妃、荣王妃以及一些如同定国公妇人这样的外命妇入宫与太后说话,拉拉家常。在发现太后情绪仍是不高之后,越国长公主干脆将自家的孙儿孙女都带入宫,梁皇后与江都王妃会意,也将自己的女儿带来千秋宫,有了孩子的陪伴,太后面上总算是见到些笑了。

    眼下千秋宫里的孩子足足有六人,年纪最大的是八皇子与阿荧,随后便是越国大长公主的两个孙子孙女,最后才是三岁的阿圆与两岁多点的阿瞳。阿瞳待在一群比她大的哥哥姐姐里,小小一只,因为她是最小的妹妹,长得粉粉糯糯,格外乖巧可爱,让八皇子与阿荧稀罕得不得了,一个喊着“小叔带你去玩”,一个喊着“姐姐抱你”,可是抢手。

    “孩子多了,也显出热闹来了。”越国大长公主笑眯眯地看着几个孩子嬉戏打闹,她的两个孙儿因为抱不到妹妹阿瞳跳着脚干着急也不管,反而笑得更欢了,嘴里“诶呀呀”道,“别说孩子们喜欢,我也稀罕阿瞳。阿嫂前有阿荧,后有阿瞳,两个孙女都这般好,真是羡煞旁人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