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0-160  成为诸侯王之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至五月中旬,边境榷场的各项事务已经进入尾声。百里漾彻底不再自己盯着, 而是使人充当他的耳目按时给他汇报情况。颜漪跟着厉师傅练习剑术, 每日上早晚两次武课, 风雨无阻。她这般辛苦勤勉是有收获与成效的,如今已能与百里漾过上十几招有来有回的了。

    端午时,百里漾替颜漪在厉师傅那里请了三日的假,带着她在边境周围跑了一圈,欣赏了边境苍茫辽阔的风光。

    进入下旬,榷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诸事已毕。与此同时,大衍其余的几处榷场也都或建成或进入尾声,离渊那边也颇为安分, 离渊骑兵掠边之事不再发生,大衍边境迎来了一个相对平和安定的时期。

    等百里漾与颜漪回到江都郡城时已是五月末了。王驾仪仗返程,范国相率领江都的众臣于城外三十里迎接,崔栋也在队列之中。两月余不见,百里漾总感觉崔栋好像白了一点点,没有之前那般黑了,人似乎也清减了些,凑得近些还能看到他眼睛周围黑了一圈以及吊着的大眼袋,整个人略显憔悴和沧桑。

    人多眼杂,百里漾不好多问。等入了王宫,让范国相等人退下后,在长乐殿百里漾才指着崔栋的黑眼圈和眼袋问道:“你、这是怎么回事?”江都境内近来颇为太平,百里漾不记得有发生什么大事需要崔栋忙碌到连黑眼圈眼袋都出来的地步啊。

    “别提了,孩儿他娘前段时间吐个不停,我也被折腾得不轻,好一阵子没有睡过好觉了,这前两日才消停的。”提到这个,崔栋是满身的心累加身累,要个孩子也太难了。

    “女子怀孕不易,表兄是该多担待些。”百里漾只能如此安慰道。

    算算日子,卢氏这会儿应该是进入了孕晚期,不免出现了一些诸如孕吐、浮肿之类的孕期症状,真正难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成为诸侯王之后》 150-160(第3/12页)

    的是孕育孩子的卢氏。可看崔栋这副模样,他作为准父亲,若是对妻子不上心也不至于将自己折腾成这样。

    百里漾拍着崔栋的肩膀由衷感慨道:“我相信表兄将来定然会是一个好父亲,如今已经很有样子了。”

    崔栋没有应这句话,但眉眼都是笑意。百里漾在他身上找到了一种名为幸福的味道,不由感觉真好,至少他们当下是快活安乐的,目前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六月初,天使携皇帝诏书抵达江都,从兴业十四年即当年起,恢复旧制,令各地诸侯王于每年岁首朝献。这意味着皇帝允许在外就藩的诸侯王年年回京了。

    夜间入睡时百里漾与颜漪说起此事,“虽然有些意外,但至少此后我们每年都能回湛京了。”他们的父母亲族都在湛京,即便时常有书信往来,可书信上的寥寥笔墨只能聊以慰藉,消除不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若能回去,如何能不令人欢心鼓舞。

    可皇帝之前不让诸侯王们回京是为了确保太子的地位,如今改变主意,只怕是又出了什么变故。毕竟皇帝日渐老去、病痛加身是不可掩盖的事实,人岂是不死之身,天子也有山陵崩的那一日,到时可真的是天地震动。有人盼着那一日的到来,也有人希望那一日来得越晚越好,可不管怎么样,日子终究是朝着那个方向不停地向前。

    “不管如何,我都陪着大王。”颜漪倾身环住了百里漾的腰身,脑袋靠入了他的怀中,以一种轻柔却坚定的声音说道。

    “好,有王妃陪着,我便什么也不怕了。”百里漾心中大定,抱着颜漪,两人紧紧相拥。

    另一边,其他的几个诸侯王也陆续接到了诏书。

    将天使送走之后,定安王目光定定地盯着诏书上的内容,神思晦暗,随后更是一会儿喜一会儿面色阴沉的,让人难辨喜怒。

    过了好一阵,定安王才抬头看向候在旁边的心腹臣子们,敲指示意他们看这道诏书,问道:“说说看,这道诏书应作何解?”这个“解”自然指的是皇帝的意思,也是定安王最关心的皇帝意属何人为储君的问题。这道诏书是否与之有牵涉?

    上之所忧,臣必倍忧之。

    定安王最在意的是什么,在场之人心知肚明。他们不必再看那道诏书就能够清楚地复述出其上的内容,可他们都在定安王发问之后保持了一致的沉默,并没有谁立即站出来回应定安王的问题,只因他们一时之间也没有琢磨清楚这道诏书代表了皇帝的什么用意,不好贸然出言回禀。

    可久久不言是不行的,众人面面相觑片刻,最后还是国相站出来,他朝定安王拱手回道:“陛下以此诏书准大王年年朝献回京,父子得以团聚,在当下不论如何都是好事一件。”

    他这话点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定安王可以接回京之机做更多的图谋,与皇帝联络父子感情,而后者无疑是重中之重。

    不在皇帝跟前,有事皇帝也不会想到你。

    这一点无论是对臣子还是对如定安王这样的皇子来说都是一样的。皇帝的子嗣算起来确实不丰,可是到底是有几个已经封王就藩的儿子了,说实话皇帝也不怎么缺儿子。定安王长年远在定安国,这一点是比不上东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若是不时时给自己在皇帝那找点存在感,说不得皇帝哪天就忘了有他这个儿子了。

    只要能够回京与皇帝联络父子感情,那怎么样都不算亏。

    国相的意思定安王听明白了,他接到诏书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点,故而面有喜色。可喜过之后,想到近来湛京传来的都不算好的消息,他的脸色才又阴沉下来。近来朝堂之上颇有些变动,而这些变动怎么看都是不利于他的。更让他惊怒的是,这些变动都是皇帝允了的。

    这还不是表明陛下还是意属那个病秧子继位么?!

    国相也是知道湛京近来发生的那些变动,也明白这是导致定安王情绪阴沉生怒的原因。说实话,收到那些消息时,国相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辛辛苦苦花了钱又费了心里去拉拢的那些朝臣吃了挂落,任是谁心情都不会好。

    可这终究是一时的挫败,并不能代表日后。

    国相劝道:“只消事情没有真正尘埃落定,一切便仍旧大有可为。大王福泽深厚,天命加身,日后必定能位登九五。”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

    定安王听后精神一振,自己才是天命所归,一时的失意算什么,且让东宫他们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