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164  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问,怎么你家的孩子只会读书,不修德行吗!”

    她借题发挥,故意道:“听说桑夫人是一代名门淑女,知书达理,怎么教出你这样一个不识尊卑眼高于顶的家伙?”

    听到桑夫人的名字,尤凤年眼瞳一缩,面上闪过一丝飞快的抗拒和排斥,推开她低喝:“你少在这里胡搅蛮缠!”

    沈令月看他这副模样,心下一沉。

    尤凤年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世?是什么时候,比现在更早吗?

    “三妹妹,就当卖我一个面子,算了吧。”

    桑文鸢过来拉沈令月的手,目露恳求,“我姑姑在东乡侯府过得不容易,就别让她更难做了。再说凤年还是个孩子……”

    尤凤年不满地冲她嚷嚷:“我不是孩子了!我只比你小四岁!”

    四岁而已。等他二十岁的时候,桑文鸢也不过二十四岁,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拿他当小孩子……

    尤凤年眼尾泛红,呼吸急促,胸口微微起伏,仿佛有天大的怨怼要喷涌而出。

    沈令月都怕他一激动当场自爆,那局面就更加无法收场了。

    桑文鸢比她还小一岁,却叫她三妹妹,显然是随着沈明安的身份来的。

    沈令月装作不甘心地翻了个白眼,对她点点头,“好吧大嫂,看在你的份上,我就不跟一个小孩儿一般见识了。”

    这声大嫂显然又戳了尤凤年的肺管子,他愤怒地看着面前的三个“大人”,一甩袖子头也不回地跑了。

    桑文鸢重重叹了口气,“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了,自从去年开始整个人就变得越来越奇怪,连累姑姑也跟着忧心……”

    沈令月眸光微动,“你是说尤凤年是从去年开始态度大变的?具体是什么时候?”

    桑文鸢不明就里,但还是认真回忆了一会儿,“好像差不多也是这个季节?哦,可能要再晚一点,是在我姑姑的婆母,东乡侯夫人的寿宴上,那天他当着宾客的面,朝我姑姑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弄得气氛尴尬极了。”

    当时桑文鸢也跟着母亲去东乡侯府赴宴,目睹了全过程。

    桑夫人被嗣子当众落了面子,可东乡侯夫人不但没有斥责尤凤年不敬长辈,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此事,只说小孩子顽皮不懂事,请大家多多包涵,又让丫鬟把桑夫人带下去休息,直到宴会结束也没出来露面。

    当时桑文鸢就很替姑姑打抱不平了,回到家还跟母亲抱怨,说姑姑含辛茹苦十几年,怎么养出一头白眼狼。

    桑母却没当回事,只是摇头感慨:“谁叫你小姑命苦,刚进门就守了寡。东乡侯府不但没嫌弃她克夫,还给她过继嗣子,传承香火,将来给她养老,已经是大大的宽容了,这点委屈不算什么,毕竟又不是亲生母子。”

    桑文鸢还不服气,“那为何不让小姑和离归家?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夫家,养一个不是自己生的儿子,还要指望他是个有良心的,将来能给自己养老?”

    就算是亲生儿女都有不孝顺父母的,何况一个过继来的嗣子?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ⅰ????ü?????n?2?????????????ò???则?为?屾?寨?佔?点

    “净瞎说,我们桑家百年清誉,怎么能出弃妇呢?她要是归家了,你和其他姐妹的婚事怎么办?桑家的名声怎么办?”

    桑母训了女儿一通,让她以后千万不要再说这种胡话,又耐着性子好言好语给她讲道理。

    “你别觉得母亲心狠,我也是外面嫁进来的,桑家的事难道还能由我说了算?你小姑那么好的一个人,在闺中时对我这个嫂子也是尊敬亲近,我们姑嫂关系好着呢,我难道不心疼她一个人孤苦伶仃?”

    “再说了,你祖父也不是不心疼小女儿,否则何必从小就亲自盯着尤凤年读书开蒙的进度,等他进了国子监,又隔三差五给他开小灶,手把手教他如何应试科考?还不是指望他看在桑家这般全力托举的份上,念着你小姑的抚育之恩,将来好让她安度晚年?”

    ……

    桑文鸢没拿沈令月当外人,或许也是这些话在心里憋狠了,一股脑都告诉了她。

    沈令月托着下巴感慨:“不是说本朝鼓励寡妇再嫁吗?怎么大家一听见‘和离’这个词,就跟洪水猛兽似的?”

    之前她抓到大姐夫韩志焕在外面乱搞,第一反应就是让大姐和离,结果反被赵岚教训了一顿。

    桑文鸢也想让她小姑和离,换来的亦是桑母一番长篇大论。

    “咳,小妹你所说的寡妇再嫁之风,大多兴盛于民间。”

    全程充当背景板的沈明安适时开口,给二人倒了杯茶,不紧不慢道:“民间若是有死了丈夫的寡妇,尤其是还没留下一子半女的,男女双方家里通常都支持她改嫁。”

    对男方家来说,留下一个儿媳妇守节,听着是好听了,可是这样不但不能给家里多添一个劳动力,反而要搭进去更多口粮,不划算。

    且乡野间民风开放,一个年轻寡妇守在家里,若是家中还有其他男丁,同住一个屋檐下,时间长了难免会传出风言风语,甚至闹出一些桃花韵事,反惹得家宅不宁。

    而对女方家来说,把守寡的女儿领回去,再给她寻一个婆家,不但能再收一份彩礼,且女儿去了新的夫家,生儿育女,将来也有了依靠,是两全其美的事。

    但若是高门大户,就没有这些困扰了。

    首先大家族衣食无忧,家里不缺这一口吃的。其次,守寡妇人独居一隅,不与外男往来,可以专心为亡夫守节,不怕风言风语,还能为两边家族都赢得一个贞洁柔顺的美名,有利于家风。

    沈明安不动声色地看了桑文鸢一眼,又补充:“桑家是自前朝就鼎盛百年的清流大族,恪守礼教,在这方面兴许还有更多考量。”

    沈令月听懂了大哥的暗示,说白了就是桑家还守着前朝那套迂腐的老规矩,以女子从一而终为荣,贞节牌坊就是他们的荣耀。

    她低头偷偷撇嘴。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