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490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向着天地禀告工程圆满。

    “……斧凿声声,复其梁栋之固;丹青缕缕,绘其彩饰之华。一椽一柱,不敢有违礼制;一榫一卯,必求其精准毫厘。今栋宇巍巍,庭廊深深,旧貌新颜,浑然一体,工既竣矣!……此非独人力之所能,实赖神明默佑,先祖遗泽。谨此上禀,伏惟鉴知!”①

    随后,他执起酒爵,缓缓将清酒酹于阶前,敬谢天地神祇、八方匠神庇佑,工程顺利,人宅两安。

    整个过程肃穆无声,唯有宇文恺清朗的祝祷声和偶尔掠过的风声。观礼的工匠和工作人员们眼神专注,带着敬畏与自豪。

    路晓琪已经参加过很多次类似的仪式,从一开始的局外人的好奇以及有趣,到现在她和大家一样恭谨。她觉得这种源自古老传统的仪式,赋予这栋建筑超越物理存在的精神意义,仿佛在宣告它不仅被修复了形体,其魂灵也重新被安放、被唤醒。

    这是一件严肃而认真的事情。

    古礼既成,肃穆的气氛稍稍缓和。路晓琪上前一步,面向所有辛苦数月的工匠和工作人员,脸上绽开明媚而真诚的笑容,扬声道:

    “辛苦诸位了!没有大家的匠心巧手和日夜辛劳,就没有今日四号区的圆满重生!为了感谢大家,我们准备了简单的庆功宴,请大家务必赏光,我们不醉不归!”

    只是她没想到,庆功宴也演变成为了对宇文恺以及向齐向明的送行宴。

    他们马上在明日就要奔赴晋省了。

    “本来是说下个月,”宇文恺皱起眉,“不过晋省日前地震,将一处古迹给震塌了,老叶想要让我们早点过去,先把这一处给做起来。”

    第164章 病势凶险,但也并非毫……

    老叶指的当然就是叶世安, 应府木塔修缮项目的总负责人,也是晋省文物修缮部门的顾问。

    宇文恺猜测这其实是叶世安想要让他们几人通过这个先在人前显露一下实力,然后才能名正言顺介入到应府木塔的维修工作里面去。

    他淡然道:“这也是正常之理。应府木塔毕竟是国宝级文物, 不可能贸然请你来就让你全权负责。别人总得要掂量掂量你的实力。”

    他目前在这儿所做的项目就是清河古镇,不是文物,只是十年内的仿古建筑。虽然现在名气颇大, 但他到底能不能上手文物级古建筑的修复, 有关方面自然也要考察一番。宇文恺对此表示理解。

    路晓琪见他很平和, 这才放下心来。

    而向齐向明正与向家村里的人们在喝酒告别。

    “没想到是里正和三爷爷先坐上飞机。”向二郎羡慕得要命,他端着酒碗, 羡慕得眼睛发亮,“那铁鸟飞得比云还高,一天就能到千里之外!还能从窗户往下看,地上的房子都变成小方块了!”

    他们平时抬头看, 经常能看到天空中飞机带出来的云线, 也就免不了畅想有朝一日自己会不会也能坐上飞机, 然后从空中俯瞰大地。

    向家村, 或者说四号区的这些人,现在最远的地方可以去到杭城一带, 再远一点就超出系统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向二郎这话引得周围一群年轻工匠连连附和, 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言语间满是对外面广阔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Y?e?不?是?ì?f?u???e?n?????????5?????ò???则?为?山?寨?站?点

    向齐抿了一口酒,脸上依旧是一派沉稳, 但眼底深处还是泄露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得意与期待。

    他马上就要坐飞机了,嘿嘿嘿……

    他清了清嗓子,板起脸道:“有什么好羡慕的?不过是出趟远门罢了。你们留在这里,更要勤勉练习手艺, 不可有丝毫懈怠!等我们回来,可是要检查你们功课的!别到时候被我们这两个老家伙比下去了,那才真是丢人!”

    向明也笑着点头,拍了拍向二郎的肩膀:“是啊,二郎。我们这把老骨头是出去开眼界、学新东西的,也是为了把‘清河木作’的名头打得更响。家里的根基,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扎稳了。手艺,才是咱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两人一番语重心长,让原本有些浮躁的年轻人们都安静下来,认真点头称是。

    这时,村里几位年纪最长的老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位被推举出来的老者,拄着拐杖走到向齐向明面前,浑浊的眼睛里带着希冀与一丝难以言说的沧桑。

    “齐哥儿,明哥儿,”老者的声音有些沙哑,“你们这次出去,路走得远……若是,若是有机会,能不能去打听打听,寻寻咱们向家村的老根儿,咱们的祖地,到底在哪儿啊?”

    老者的话让热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

    他们这一支向家人被系统从明末乱世中带来这个新时代,与原本的宗族自然早已断了联系,原本居住着的那个村子的具体位置也湮没在战火与时间的长河里,早就不知道是在如今的哪儿了。

    但是,那儿毕竟是故土,是他们尤其是这些老人们生长扎根的地方,总是会有些说不出来的眷恋。

    向老娘在旁边叹了口气:“其实我们也不是想着要回去,就是想找到那个地方,烧几根香,敬一杯水酒拜祭一下,让祖宗们泉下有知我们在这儿过得很好,就可以了。”

    其他几个老人也都点点头。

    他们现在有了新家,新生活,还过得那么好,自然要和祖宗们说一声的。

    不过,他们也知道几百年的时光,山河变迁,地名更迭,想要找到当初那个可能早已不存在的村落,无异于大海捞针。

    向齐和向明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沉重和了然。

    向明叹了口气,语气郑重:“叔公,您放心,这个事,我们记在心里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一定尽力去打听。”他顿了顿,又实事求是地补充,“只是,年月实在太久远了,您老也知道,希望可能不大……”

    向齐也接口道:“我们只要到了那边,一定会多方留意,问问当地的老人,查查可能留存的地方志。成与不成,总归是尽了心。”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