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445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传策略会不会有点过于冒险,也有人担心新开的酒店是不是会有甲醛。但是这几天入住的客人都非常满意。

    一个人的状态是否舒适,其实是可以在即时从身体上得到反馈的。

    睡得好不好?呼吸是不是清新?是不是会头晕脑胀?

    这些东西可比酒店出具的各项检测报告要更让人信任。这几天下来,几乎没有收到任何客人投诉。酒店负责人也在业内有过多年的经验,但枕梦辋川的氛围是他见过的最好的。

    好像入住的客人心态都特别平和,素质也特别的高,和他们的服务做到了双向奔赴,简直让人感动。

    所以,当几个客人提出想要长包房的时候他也不惊讶。总有一些不差钱的客人很愿意在酒店里长住,而且酒店也都很喜欢这些长住的稳定的客人。

    “这个客人不一样,他想要长包下竹里馆,大概半年的时间。”

    路晓琪有些惊讶:“那还真是豪客。”

    每当她以为自己挺有钱的时候,现实都会告诉她,这世界上有钱人多得是。竹里馆长包价格一个月三十万,半年就要一百八十万了。

    “那处理好了吗?”

    “处理好了,您放心。”酒店负责人笑道,“如果他要长包的是辛夷坞,那我还真是会头疼。”

    辛夷坞正逢花季,后续都已经被订满了,即便是客人说愿意双倍给后续的住客赔偿,他也很难去一个一个地做调整。但竹里馆就好办多了。

    现在最受欢迎的两个庭院,一个是辛夷坞,有花,一个是鹿柴,有小鹿。竹里馆在其中只能算是普通,但没想到却得了豪客青眼,酒店负责人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听到他已经处理好了,路晓琪也没再多说什么,只让他好好维系和这些客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入住庭院房的VIP们,都是很有潜力的。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人联系上了古镇,说想要来参加四月份的拍卖会,都是助理与秘书之类的角色,路晓琪怀疑这些大多都与这些客人们有关。

    拍卖会的筹备工作也比之前想象的要好。

    原本她想着如果邀请不到什么重量级客人,那就索性举办一场线上拍卖会就好了。但没想到,现实情况已经远超她预期。

    她打算好好运作一下这场拍卖会,让所有人都看看坚持传统手艺也是能在现在这个时代赚到钱的。

    第149章 被错过的图书馆

    虽然今年清河古镇在网上最红的春景是在枕梦辋川酒店之内的辛夷坞, 但普通游客进不去。不过,在大部分的公区,照样是一步一景。

    而且, 很多常来的游客很明显地发现了似乎今年古镇的园林和花事比起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没有感觉好像更美了?”一位举着相机的中年游客停下脚步,有些不确定地问同伴。

    他们都是清河市本地人,年卡客户。

    “好像是, ”同伴环顾四周, 深吸了一口带着花香的空气, “具体说不上来,但就是觉得眼睛更舒服了, 好像花开得更精神,景也更有味道了。”

    这种微妙的提升,一半功劳归于路晓琪从系统抽到的黑科技花木生长剂,使得植物更加生机勃勃。而另一半, 则要归功于王维这位“艺术总监”对古镇园林花木的一些调整。

    他倒没有像对酒店六号区七号区这样对已开放的古镇区域大动干戈, 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 巧妙地造了一些小景。

    或许是在转角墙边, 以几块顽石、一丛翠竹、数株花草,便勾勒出一幅尺幅窗、无心画;或许是在溪流畔, 借几株垂柳的疏影, 点缀些鸢尾、菖蒲,营造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的意境。

    这些欣欣向荣的花丛隐蔽在一片绿意中, 一处一处,规模不大,却极具匠心,充满了古代文人追求的诗情画意和空间趣味, 引得懂行的游客驻足流连,细细品味。尤其吸引了许多热情的老法师们。

    当然了,这些照片放在网上去,变成了“清河古镇里的莫奈花园”,让路晓琪和王维等人哭笑不得。

    小京都、莫奈花园、小奈良……清河古镇在网上已经拥有了好多类似的称号,让路晓琪看了都觉得头疼。最后,她不得不让自媒体部门炮制了许多网友口吻的文章去驳斥,为古镇正名。

    清河古镇就是纯华夏风格,不是什么小京都小奈良,包括这些造景,也是纯粹的华夏审美。

    于是,“倒反天罡”这个词一度又火了起来。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总之,在王维的建议和主导下,古镇不仅多了好多处造景,还引入了更多符合古人审美、但在现代城市绿化中不那么“热门”的花木。因此,游客们不仅能看到被追捧的烂漫樱花、海棠,还能欣赏到清雅高洁的玉兰、寓意吉祥的紫荆、富丽堂皇的牡丹、飘逸潇洒的棣棠,以及许多叫不上名字却姿态优美的山花野卉。

    它们被精心安排在不同的院落、水边、路旁,与建筑、山石、水流相映成趣。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色彩和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步步生莲之感。

    整个春季,从头到尾,每月都会有相应的花盛放。

    清河古镇也成为了一幅徐徐展开的、活生生的唐宋园林长卷。

    就在三月底四月初,玉兰花已经凋零而海棠花正在逐渐盛放之际,李龟年与王维一起暂别了清河古镇,他们将乘着高铁去洛阳,然后再去长安等地,寻找旧时回忆。

    消息传出,众人皆来相送。

    在古镇侧门,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杨柳依依。大家齐聚一堂,气氛中带着一丝不舍与祝福。宇文恺为他们规划好了路线,张仲景送上了防疫的香囊,而宋五嫂给他们带了高铁上吃的食盒。

    李龟年与王维皆是一身简便行装,神情中既有对前路的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乡情怯。

    “诸位,此处交通便利,或许一两个月,我们就又回来了,大家无需担忧。”李龟年一拱手,十分潇洒。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