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432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亏了你跑了那么多趟。”路晓琪真诚对陈盈盈说。

    这些大事,只有交给陈盈盈她才放心。

    陈盈盈被她一夸,反倒谦虚起来:“也还好,咱们这个职业学院,从构思到落地,可是实实在在解决了传统技艺传承难、人才断层这个痛点。所以从省里到市里都支持得很。”

    她们其实一开始的构想只想要申请一个中专的,没想到这个方案一递上去之后,市里面很快来人问,想不想要索性做大一点?比如直接办成五年一贯制?

    清河市政府把这事儿当做推动地方文化复兴、打造特色职业教育的标杆项目来抓的。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宣传资源,要什么给什么,大力支持,一路绿灯。而这个学院的创办,也成为了省里面今年重点关注的文化项目。

    要知道,古镇里面掌握了多项全国级非遗技术,传承人众多。并且难得的是,这些非遗还不单单只是摆设,而是可以创造经济利润的!

    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帮清河古镇储备人才,更是为整个地区乃至全国培养稀缺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是功在长远的好事。

    “所以啊,”陈盈盈总结道,“咱们底气足,自然不怕议论。现在这反馈,已经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太多了。”

    正说着,楼下传来向莉莉清脆响亮的喊声:“盈盈!晓琪!吃饭啦!菜都要凉啦!”

    她们今日是在陈盈盈家聚会,给她家过伙。

    这样轮流过伙的日子已经过了半个月了,陈盈盈家是最后一家。

    “走吧,走吧。”路晓琪率先起身,“来了——!”

    第145章 营养液3.9W的加更……

    凭借着清河古镇的名气与口碑, 清河职业学院在网上的讨论度一直都居高不下,相关话题甚至几次冲上热搜。

    这股风潮也带动了一波对职业教育的新关注。许多办学质量不错但此前在大众层面知名度不高的职业院校,也趁机纷纷发布自家特色专业的宣传视频, 介绍师资和就业前景,算是蹭着热度进行了一波“职业教育正名”的集体发声。

    这种联动,意外地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 #择校新思路, #手艺人的春天的积极传播话题, 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思考。

    虽然如今社会上的主流思想还是学历至上, 但也有一些人,特别是初三和高三年级, 一些成绩中游、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家长之间,私底下也开始悄悄讨论起这条看似“非主流”却似乎前景还不错的路径。

    【能考得上本科就考本科,不过如果连个民办三本都上不了,那我劝你不如好好去学门技术。】

    【是这么个理儿, 很多技术工越老也越吃香, 但要是做个普通办公室工作, 可能年级一大就要考虑失业风险了。】

    【AI当道, 手工艺反倒不容易被取代,这也的确是条路子。】

    【搞笑, 你们以为读书读不好, 学技术就能学好了?学技术一样要靠脑子的好吗?】

    这条评论获得了上万个赞,但也很快有人来反驳他:

    【的确存在读书不会解题但是手工很好的学生啊,倒也不用这样去打击他们。而且很多人学技术其实就是端个饭碗, 可没想着要成为业内顶尖。】

    【不管是哪个行业,顶尖的总是少数,但也不代表普通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总之,网络上各种辩论, 你来我往,打得好不热闹。

    而在安平县本地,这种讨论更是直接具体。

    张凯正在读初三,成绩在普高线上下浮动,让父母有些操心。

    晚饭时,张父和张母商量:“咱们小凯这个成绩……清河古镇那个新开的职业学院,要不,让儿子去试试这个?”

    张母:“你想让他去学木工?”

    他们儿子平时就喜欢摆弄一下小木头,自从清河古镇营业后,里面一些匠人红了,他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还去古镇里面上过几次木作课。

    但平时玩归玩,要真去学,张母还是有些犹豫:“是不是还是正儿八经去读个高中考个大学更好啊?”

    “这要能考得上的话那肯定先去读高中,可小凯那成绩……”张父紧锁着眉头,长吁短叹。

    张母也叹了口气。

    张父继续说:“我看他摆弄木头倒是有点天分。这孩子脑袋不笨就是没把心思放在书本上,说不定去学木匠还真能学出点明堂来。说不定,以后还真能留在清河古镇上班,那咱们可就不愁了!”

    安平县谁不想去清河古镇工作?

    工资高、福利好,那可是妥妥的金饭碗。而且,学门手艺傍身,总归是好的。

    张母想到镇上疯传的那些木工师傅们的工资,也有些心动,最后说:“行,那先中考后再说,咱们先打听打听情况,到时候也问问孩子是什么想法。”

    他们家还是蛮开明的。

    张凯听了父母的话之后有点懵懂,倒也没显出抵触,反倒有些兴奋:“真的吗?”

    他喜欢木工。

    “但你现在还是要好好读书,”张母见状,忙接过话头:“你想想,就算只是学木工,以清河古镇的标准,肯定也得要挑聪明的。而且,我听说里面还是照样会抓文化课的,到时候你考得太差,老师们肯定不喜欢。”

    张凯想了想自己在木作工坊里接触到的老师,的确都是很尊崇知识的。在教他们木工的时候还会叮嘱他们平时也要好好学习。

    他点了点头:“行,我会认真听课的。”

    张母和张父对望一样,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和正在读初三的张凯的懵懂,还只在意好不好玩不同,已经在读高三的徐乔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

    她的高中很一般,学生都在混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