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386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吸了一口空气,很是陶醉:“还是这边舒坦,更开阔。”

    她对这儿的环境满意得不得了,离员工小区很近,下楼转个弯就可以来这儿散散步,摘摘菜,钓钓鱼。这日子要是发到朋友圈里面,都会被自己的一干老友们羡慕到流泪。

    路晓琪也觉得很舒服,她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皱了皱鼻子:“等二期工程竣工后,这儿就舒坦了。”

    农庄和清河古镇之间隔着二期工程,开工的时候就有些嘈杂,而且难免有灰尘飘过来。所以这片区域暂时不对游客开放。刘蝉他们偶尔会来这儿拍一段素材传上去,很多粉丝都嗷嗷叫着问什么时候会开放。

    只能说华夏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是源于骨血的。

    “到了。”赵过呵呵笑道,将她们带到一个温室大棚外边,“这个棚子里的草莓很多都熟了。”

    农庄的核心自然是那片片规整的田畦。冬日里,大部分露天田地休耕着,等待着春日的唤醒。但最边缘连片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却还在正常运转。

    走进草莓大棚,温暖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清甜的果香扑面而来。只见一垄垄翠绿的植株整齐排列,绿叶间点缀着无数鲜红欲滴的草莓,个个饱满诱人。

    “这长得可真好。”肖美云惊喜道,忍不住弯腰摘下一颗又大又红的,轻轻一嗅,浓郁的草莓香气令人食指大动。

    最让她放心的是,赵过种的绝对没有任何不合格的农残,这边都是有机种植。

    赵过也很满意这草莓的长势,语气里充满了喜爱和叹服:“这温室大棚的确是好用,外面天寒地冻,里头却温暖如春,果子结得这般好!若非亲眼所见,实难想象。”

    肖美云被他的话逗乐了,觉得这位赵师傅虽然种地是一把好手,但有时说话总带着点莫名的古韵和夸张。

    她一边挑着草莓,一边随口问:“赵师傅,你们那边没有这种大棚技术吗?现在应该很普及了吧,我们那地方现在乡下都好多呢,大家都想要冬天能吃上口新鲜的蔬菜。”

    路晓琪轻咳了一声,面上笑得自然:“赵叔那儿肯定也有,不过现在的大棚可比以前的大棚要先进多了,是吧,赵叔?”

    赵过立刻意识到自己又差点露馅,连忙顺着话头点头:“啊对对,小路说得是。我是说,现在这科技,厉害。能控温控湿,比我们……比我们以前想的办法强太多了!”

    赵过虽然专精种地,但他也是个发明家。他很擅长于学习,来到了现代后他对各种农学知识简直求知若渴,像个海绵一样疯狂吸收。同时,他也时常感慨于现代对于农学的研究,真的成为了一门学科。

    他们很认真的在学习和研究,如何更好的种地。

    大棚就是其中之一。

    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种出新鲜的蔬果,赵过其实对此也不陌生。那时候,宫中与一些权贵世家会在骊山温泉处开辟庄园,利用地热种上那么一点蔬菜,但那样的菜极为珍贵,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如此奢侈每日吃到。可现在,大棚种植出来的蔬菜在菜市场处处可见。

    赵过在见识过大棚之后,便立刻给农庄引入了。

    现在的大棚科技含量都很高,肖美云听了后点点头:“那是和以前那种老式的不一样。”

    路晓琪摘了一颗草莓,直接擦了擦就放在嘴巴里吃了起来,被肖美云嫌弃地瞪了一眼:“也不洗洗。”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她满不在乎地说,撺掇肖美云,“你也尝尝?可好吃了。”

    肖美云看到那饱满又颜色鲜艳欲滴的草莓,看上去很是光亮没有尘土,她犹豫了不到一秒,也摘了一颗。第一口咬下去的时候,她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好吃!”肖美云夸赞,“很甜,而且有草莓的香味。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草莓了,所以东西还是得吃新鲜的。”

    赵过自己也摘了一颗吃,清甜的滋味沁入心脾。

    他看着那一畦畦不同品种的草莓,又忍不住感慨:“现在的农学家实在是太厉害,光是这草莓,就有这么多名堂,每一个品种都各有讲究,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草莓这东西,汉朝可没有。如果有的话,他相信,达官贵人们会为它疯狂。但那些汉朝有的水果,在现代也发展出了那么繁多的品种。一些新的品种和他以往吃到的,简直就不像是同一个物种,口感的变化太大了,不愧是一代一代择优培育出来的。

    赵过觉得自己能亲眼看到未来的这一幕,真是太幸运。

    摘了草莓后,他还带两人去看了其他的棚子。

    另外几个棚子里种了蓝莓和覆盆子,还有小番茄、葡萄。这些都是路晓琪强烈要求赵过种上的,她爱吃,而且以后也能开放采摘。尤其是覆盆子、野山莓,在她小的时候都是漫山遍野的去摘,老家的土话叫做“泡儿”,可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尝过这种滋味了。路晓琪觉得一定会很受游客的欢迎。

    还有几个棚主要是种些冬日里稀缺的绿叶菜,鸡毛菜、小菠菜、茼蒿。另外还有室外的,也种了萝卜、冬莴笋。

    像小番茄以及草莓这些挂了果的,目前都是当成福利发放给员工,给他们发采摘券,可以带家人朋友来摘。然后一部分卖给了古镇里的餐厅,作为餐前饭后的水果。因为味道好,根本不愁销路。古镇里几家其他外面的餐厅,想要采购农庄的蔬菜,都不是很够分。

    “那要不要等年后再租一些田过来?”路晓琪问赵过。

    赵过点点头:“可。”

    反正多种几十亩对他来说并没什么区别,人不多再去雇就好了。

    在靠山的边缘还种了一些果树,桃子、橘子、柚子等等。她们顺道去看了看,正好看到有员工在小心翼翼地给几株柑橘树的根部覆盖上新发酵的有机肥,另一人则在检查果树的防冻措施。

    这些树,不用说也是路晓琪让种的。

    她眼馋地问:“师傅,这些果树大概什么时候能结果子呀?”

    正在施肥的老师傅抬起头,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脸上洋溢着笑容:“路老板,这可不好说,按常理,这新移栽的果树怎么也得缓个两三年才能挂果。不过……”

    他看向赵过,语气里充满了佩服,“咱们赵老师是真有本事!您瞧这些果树,这长势,这精神头,才来半年多,蹭蹭地长,我种了这么多年地,就没见过这么肯长的树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