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254  穿书太子卷又忙,皇子们全重生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们要是有几十万亩地……不,别说几十万亩,百亩良田都不得了了,顿顿白面馍,日日有肉吃……

    简直想的人野火烧心,狼性大发。

    比起外人的看热闹,收到请帖的人就很苦逼了。

    跟礼?那可是倾家荡产啊!

    不跟?

    太子的意思还不够明显吗,你敢不跟,鸿门宴真可能会成为阎王殿。

    这可是个说杀就杀的主。

    太子来了仅一月,苏州就没太平过,刑场上的血还红着呢,每到午时,苍蝇满地,人经过那里都要绕着走。

    上官家主反应迅速,他麻溜的去整理族中田产、金银拉了单子,极速上供去了。

    太子之前单独召见六家,暗示他们会成为苏州新的五姓,上官家主在一堆叔叔伯伯辈里哪敢托大,早就主动出局。

    他想摆烂不代表想摆到阎王殿,他未出孝期年只弱冠,人生还有大把时候,钱没了再赚,人没了就真没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

    族中长辈十分肉痛,商量着金银细软给出去就给出去了,田产、山头是否可以留一留?

    这才是根基啊。

    上官家主聪明了一回。

    “伯老,崔家二十万亩地为何没想着留下一二?”

    “土地是每个王朝上位者的眼中刺,太子杀王李,真的只是因为他们欺压百姓,触犯王法吗?”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动了上位者的底线,土地!”

    “咱们哪怕把金银细软留下些都不能留地!”

    上官家的地有多少?

    一十三万亩。

    按照正常标准上官家人口加起来,本该有多少地?

    最多千亩。

    其他的怎么来的?

    有些能说的清,有些说不清。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祖辈留下的基业涉及全国各地,主宗落在苏州,其他旁支散于各地不计其数,主宗每年会派人去旁支收取租赋以及挑选可造之材带回来培养。

    没事时各自生活,一旦出了决定宗族存亡的大事,主宗有优先决定权,若旁支不同意,轻的闹一闹也就过了,重的主宗会选择与他们划清界限,生死不论。

    像崔家这样的世家,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家主决策错误,代价足够崔容声喝一壶的。

    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证明上官家主是对的,作为第二个献礼的世家,上官家主得到了太子殿下一份回礼。

    竹子玉雕,只有巴掌大。

    竹子在礼品中有‘竹报平安’和‘步步高升’的寓意。

    无论是哪一种,都能令上官家心安了,赴宴都坦荡了呢。

    刘家、夏家、花家、钱家、冯家,无一不是出了血,只是他们比上官家有骨气,田产只给出了一半。

    往行宫内运礼品的车马络绎不绝,有的压根儿排不上号,眼看赴宴时间快到了,唯恐太子殿下误会,特意呈上书信,表明不是他们不愿意送来是人太多,他们排不上队,望太子殿下通融。

    祁元祚大手一挥,开府库,那边儿也能排队。

    廷尉、司马、御史大夫、尹太尉,就连甘台明也闲不下来,一个个忙的似狗。

    太子殿下在前面痛快了,补官、调任、礼品的登记、土地收上来后怎么安排,异地的商铺怎么处置,都得他们善后。

    从皇帝到刘湖,这七天就没闲下来。

    只有祁元祚,悠闲的拨弄算盘,计算着他拿下的百万亩田产怎么分配,以及……某些人手里还有多少没上交的田产。

    这七天日夜不断的唱礼,不知唱红了多少的眼珠子,事情在周家派人送礼时进入高潮。

    百万亩田产!

    白花花的银子!金灿灿的金子!

    珍珠碧玉招摇过市!

    差点掀起哄抢的暴乱。

    幸好有金甲禁军羽箭的威慑,才镇压下去。

    读书人为这几天的见闻写诗辩词作曲,大多离不开以下几点:

    世家真他爹的富啊!

    我为什么这么穷?

    怪不得太子坚决抄他们的家。

    这么多钱财充入国库上位者会用它们干什么?

    祁元祚巍然不动的拨弄他的玉算盘。

    这一算,有意思。

    周家居然倾家荡产了。

    投诚?

    不,给他上眼药呢。

    周家的礼全部是开着箱子在百姓眼皮子下送进来的。

    这场送礼风波在周家如此举动下掀起无法平复的浪潮。

    听到和亲眼见到的感受又是不同。

    现代有一个词,叫仇富。

    今日之后,这些人仇富的对象从世家变成了皇家。

    人人都知道国库有多富裕了,若处理不好,未来有一天,这些财富可能会成为捅向大齐的弩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