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谢启承应,同时觉得自己真的是机智无匹。
不过随意一个念头,就真撞在了陛下心坎上,看来他还是很有从政潜力的。
比起从兄,他也不差嘛。
谢启身板挺得更直,一幅春风得意的样子。
左寓深吸一口气,冷漠打断陛下和谢启的交流:“陛下一夜未曾合眼,需要早些回府休息。谢太常自去吧。”
*
卫衍醒转,见到晃动的天空。
万里无云。
他感到一阵无力,不仅是重伤的身体带来的,也有心理原因。
这里已经不是江南。
他气势汹汹,满腔抱负,竟终抱憾北归。
西人与岛夷,都让他无可奈何。
“殿下,”一人策马过来,向他解释道,“医师本要先为殿下医治,但王适安那时攻来,军锋盛极,难以抵挡,我等不得已只能先带殿下北归。”
当时卫衍昏迷,他们临时组装起一架战车,把卫衍放在上面。
没想到王适安来得太快,只能又赶紧拖着战车一起过河跑路。
卫衍沉默不语。
部队仍在前进,辘辘车驾声不绝于耳。
过了一阵,卫衍用力从车架上折下一条细长木棍,扔给距他最近的那名官员。
“孤纵酒误事,乃至失落至此。今后再不饮酒,如有犯戒,卿以此笞之!”
虽然声音虚弱,但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像是已下定了决心。
那名官员犹豫一阵,还是把木棍收起,郑重道:“下臣领命。”
*
报捷的露布传了一份到崔衍昭手里。
失陷的钟离、马头都已收回,给他传露布的士兵禀告道,王适安正在整顿军队返回。
禀告完后,士兵离开,但崔衍昭总觉得王适安不像能这么痛快收手的人。
以前就动不动提北伐,如今到了边境,而且敌人已经溃散。崔衍昭换位思考,都觉得现在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
收回钟离、马头,王适安完全没有借助外力。那当时提到要借一万徐州兵,就是想到了北上?
他要不要再给顾约一封信,说前面那封的内容是不懂事写着玩的的,不要在意?
听见有人进来,崔衍昭也没看是谁,问道:“你说大将军会按时回来吗?”
反正他要回建康了,虽然在建康也天天混日子,但是离开建康这几天,他还是会觉得心虚。
文武大臣都在建康,就他名正言顺在外摸鱼。
左寓一怔。
原来陛下还是念着大将军的,否则也用不着关注大将军会不会回来。
他道:“大将军与陛下心有灵犀,此刻也牵念陛下,定会早日归来。”
心有灵犀应该不适合形容他和王适安吧。
崔衍昭感觉左寓这话有些引喻失义,但为了左寓的尊严,最终还是没有反驳。
*
谢启离开不久,洛口又迎来了徐州刺史。
顾约首先到驿馆,整好仪容后直奔崔衍昭下榻处。
主动禀明身份后,他等待崔衍昭开口。
王适安动作太快,他还在路上,钟离和马头就已经被收复。
现在只能看陛下的态度,若陛下支持王适安继续北上,他自然可以用那一万徐州兵换跻身权力中枢的机遇。
可如果陛下不支持,那……
王适安本身就功勋卓著,如今击溃夏军,声望更隆。
如果支持王适安北上,王适安一旦取得战果,陛下帝位很可能岌岌可危。
这样算来,陛下支持王适安的可能性并不大,他的一万徐州兵也无法作为筹码了。
行事如此迅捷,真是一点也不懂政治,也不给他们这些懂政治的留余地。顾约暗暗抱怨。
果然,崔衍昭毫无兴趣地对他说:“目下无事,爱卿回去吧。”
顾约眼看自己要因为王适安打仗进度太快而痛失进步机会,开始试图挽回陛下冷漠的心,急道:“陛下……”
刚开口两个字,外间哄然传来热闹的杂音。
“大将军回来了,大将军回来了!”激动的声音落入耳中。
被这突然的动静打扰,顾约不由停了一下。而就在这一点停顿间,陛下起身离案,绕过他出了室门。
顾约望着那略显匆匆的背影,不由呆滞。
就连对王适安这种狼子野心之辈,也能表现得像是会久别的情人。
他早有预料陛下擅长隐忍,没想到能隐忍到这个地步。
作者有话说:
----------------------
大家端午安康。
第31章 怀了
日影西落, 凉气增长。
崔衍昭一眼就看到?簇拥中的王适安。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