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她道:“阿兄忧国忧民,因国中兵力疲弊,曾作赋探讨,并思考出了解决之法。”
崔衍昭看她很希望自己接话的样子,顺着问道:“怎么解决?”
谈话进展顺利,鲍弗苓都有些不真实之感。
她道:“兵力不振之根源在于高等士族。自从衣冠南渡,高等士族气焰日盛,为一己私利将国家之民变作自家奴仆,且他们又享免役特权。这些高等士族使可服役之人越来越少,他们自身又不需服役,以至于国家无可战之兵,不得不以狱中犯人充数。”
鲍弗苓说得投入,情绪越来越强:“前朝末期,那些由犯人充当的士兵必须身披镣铐,不然就会逃跑。也是因为士兵中混入大量犯人,士兵地位越来越低。如此,怎能指望他们凝聚战力?”
崔衍昭被她的情绪感染,不禁点头,然后发现不对。
听这个意思怎么像是让他对那些世家开刀?
可是世家的地位应该是比他的帝位还要稳的。
要世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那都得等到……
崔衍昭用所剩不多的高中历史知识算了一下。
至少都得等到三百年后了。
他还没那个能力把三百年的历史进程缩短到一朝一代。
鲍弗苓继续说:“世家根深蒂固,摧毁其绝非一日之功。因此提升兵力,只可从别处着手。”
崔衍昭:“……”
鲍弗苓:“兄长对妾提过几条方略:一,提高士兵待遇。士兵本身就需要自备甲胄粮食,还面临生命危险,若再被克扣歧视,必然不肯尽力;二,在察举之外,另设一条属于士兵的晋升之路,以军功封官;三,改守势为攻势,锻炼军队……”
为了让崔衍昭听懂,好更看中她和兄长,她主动解释道:“北狄强势,我朝锻炼军队便需要把目光放在他处。南方之百越、夷洲,不比中原之地繁荣,但可与当地势力战斗,充作磨练,也可开疆拓土,鼓舞人心。”
崔衍昭不是很想破坏鲍弗苓激情,但还是没能忍住:“如今的国力,恐怕不能支持多线作战。”
都没有多少兵还要分散开四处作战,妥妥是取死之道。
鲍弗苓丝毫不慌地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