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23  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兄长。

    耳边已经听不见追兵的声音,卫衍拽着马缰减缓速度,渐渐地停了下来。

    残存的兵马聚集到他身边。

    卫衍定了定神,看向周围一圈疲惫毫无精神的部下。

    “先去南方。”

    贺兰绪出征吃力,不可能一直守在边界。

    得到他们南下的消息,贺兰绪一定会放缓警惕起兵离开,到时便是他的机会。

    当然,如果南方防备空虚,他也不介意多一些战功。

    作者有话说:

    ----------------------

    王尚书:恋爱脑真好骗()

    第17章 爱

    从建康到寿阳,快马奔赴需差不多四五个时辰。

    算算时间,王适安应该已经到了。

    崔衍昭本来以为王适安还会推辞几下,但王适安不过是拿着诏书,返回皇宫要求他隔两日传书信过去,再没多说其他。

    ……不对,还给了他一份药方和一箱药材。

    总体而言还是很听话的,让去哪就去哪。

    难道王适安其实是个忠臣,他一直都误会了好人?

    想到这个可能,崔衍昭大为震惊,谨慎地开始回忆王适安留下的点点印象。

    ……不像忠臣。

    回忆完毕,他再度看起被挑出来,放在一边的两份奏疏。

    一份来自尚书令王清,一份来自中书监谢珉。

    王清提出谢珉侄女嫁到了不过是新兴次等士族的吴兴沈氏,败坏高等士族的名誉,有辱高等士族门楣,应该革除谢珉本人及其三代内亲属的官职,禁其再次入仕。

    谢珉则在另一份奏疏里提到王清曾经在国有外患时拒绝戎旅,只有保家之念,而无忧国之思,建议革除王清官职,另择家世高贵的贤能。

    崔衍昭看到的时候就麻了。

    现在再看一遍,又麻了一次。

    一般而言,能上呈到他面前的奏章,都是那些人早都已经落实了,只需要他盖个章进行官方背书。

    但这两份看起来并不像是能落实的样子。

    王谢两家地位相当,谁也不可能把对方革职。

    崔衍昭就更不可能革除他们任何一人的官职了。

    他没有威望,没有实权,只是一个盖章机器。

    王清和谢珉肯定也知道他决定不了这件事。

    所以他们是在干嘛?把他当成他们相爱相杀的工具吗?

    误入play的崔衍昭很想直接撕了奏章发疯。

    冷静下来后,崔衍昭意识到这种世家相争,让他为难的奏章以后不会少。

    之前世家抱团才属特殊情况,现在王适安走了,短时间没有共同的外部压力,险恶的职场斗争就又开始了。

    王适安走的第一天,好想他。

    崔衍昭把那两份奏章放在一边,置之不理。

    太后已经差人告诉了他出游日期。明天就要出去玩了,不要因为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影响心情。

    还是做给王适安写信的任务吧。

    *

    谢云织倚在桌前,一手撑脸,一手持剪刀轻轻剪去烛芯的灰烬,烛光再次变得明亮。

    疏帘月影,无边清净。

    她轻轻叹了口气。

    “大娘子,时辰不早了。”婢女小声提醒。

    闻言,谢云织拾起九华扇,疲倦地在鬓侧摇了摇。

    九华扇由竹篾丝编成,轻便细薄,扇起风也格外凉快。

    “江南多锦绣文章,也多偏安之士。”她感叹道。

    她自幼聪敏,谢氏藏书可默下半数,志向也与寻常人不同。

    在她看来,江南未必不能克复中原,只是庙堂朽木太多,祸害无穷。

    “大娘子,明日还要随主上去普济寺祈福,早些歇息吧。”婢女再劝。

    谢云织知道婢女的言外之意。

    阿父告诉她,陛下也会去普济寺。

    她才从专供谢氏族人读书学习的东山回到府宅,虽有满腹才学,却名声不显。

    上回拦陛下车驾,阿父以为她是意欲借陛下造势,让谢氏女郎显出声名,增加谢氏在世家中的声望。

    阿父告诉她,上回时机不合适,这次陛下出宫游玩,自然有兴致同她谈话。而且陛下虽仪容美丽,但不通文墨,谢云织完全可以引导话题到她最擅长的地方,直截了当地展示才华。

    谢云织苦恼地想:比起展示才华,她还是更想陛下看她的治国九策。

    她想为国出力啊。

    *

    太后选好的出游地点是普济寺。

    普济寺是建康最出名的佛寺,来往人流不绝。

    寺院内绿杨的枝干延伸到寺门之外,与山路上茂密的树木仿若一体。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