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万户侯!”
重赏之下,士气重新振作。
城内。
“陛下,”汾州太守听着外面的擂鼓声与人声,紧张地对贺兰绪道:“他们正在挖掘地道,预计傍晚就会攻入城中,不如臣先护送陛下退往——”
“不必。”
贺兰绪坐在桌前,一手按着额头,一手在桌上敲击出有韵律的节拍,沉着冷静的姿态让太守紧绷的内心都不禁松缓下来。
贺兰绪:“着人在城内靠近城墙的地方挖掘堑壕,派一部分兵力守在那里,一旦有敌军冒头,杀。”
太守:“臣领命。”
刚要离开,又被贺兰绪叫住。
贺兰绪声音温和,但眉宇尽是不可忽视的凌厉之色:“汾州难守,还需主动出击。再拨一支敢死队,由朕亲率破敌。”
太守闻言怔住:“臣,臣岂敢让陛下以身犯险?”
贺兰绪冷冷扫他一眼,威势不言自彰。
*
崔衍昭本以为这是一次普通且顺利的出宫。
直到途中冲出一道身影,低头抬手奉上书卷。
“妾有治国九策,今欲献予陛下。”
崔衍昭回过神,看到道边跪着一道头戴斗笠,身着素裙的身影。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拦道,但总不能一直僵持着。
崔衍昭:“起来吧。”
话落,他隐约听见王适安冷哼了一声。
大概是听错了。
崔衍昭努力再听,只听到了其他官员细小的声音。
“似乎是谢家的女郎。”
“没错,她腰带上绣有谢家的家徽。”
“贞质,你……”
“……”
中书监谢珉从人群中走出来,面上有一丝尴尬,但还是维持住了沉着冷静的风度,“小女任性惊扰圣驾,还请陛下恕罪。”
谢珉,字贞质,出身陈郡谢氏。
崔衍昭已经掌握了“没关系”三个字的古代平替:“无碍。”
眼看一场风波就要过去,谢家女郎忽然仰头,声音清澈:“妾听闻,陛下强留大将军……”
崔衍昭:“?”
最近建康传起了流言,说陛下与大将军情非一般,又是留宿大将军府,又是时不时召幸大将军。
连谢云织都有所耳闻。
她这次准备了治国九策不说,还想顺便劝谏陛下不要过度沉迷大将军。
如果陛下一直把大将军留在建康,国家还用谁北伐?
她决定当众点明此事,让陛下在大众的压力下不得不放手。
可陛下竟生得这样美……
那还是给陛下留点面子吧,换个方式建议。
谢云织心里想着,姿态含蓄了几分,改口道:“妾在闺中便听闻陛下风仪非凡,如今方知传言非虚。”
崔衍昭:“……”
别以为他没听到上一句。
如果王适安愿意跟他营销帝后情就算了,但是王适安不愿意,他决定澄清:“强留之事子虚乌有,朕与大将军系君臣之义。”
但是似乎没多少人在乎他的澄清。
谢珉用羽扇的扇面抵着谢云织胳膊,小声催促:“快回去,快回去!”
崔衍昭:“……”
好像又听到王适安冷哼了。
登上设好的祭坛,崔衍昭展开册文,当众宣读。
册文一眼看不到头,还好他经过几天临时抱佛脚,已经完全背了下来,就算没有册文都能继续,所以一点也不慌。
宣读完毕,群臣焚烧祭祀所用的玉帛,不能焚烧的熟食则埋入地下。
崔衍昭把放在祭祀桌案上的谥宝拿起,重新揣在手里。
等回宫后还要在百官陪同下将它放进太庙。
他无意中和王适安对上视线,王适安面色冷漠地转向别处,并不多看他。
崔衍昭有些莫名其妙。
*
天近傍晚。
崔衍昭从太庙踱回日常住宿的太极东殿,路上看见王适安站在东殿外头,身上萦绕危险和压抑的气息,视线凝望着殿门,似乎要透过它看到里面的情景。
还是溜达一圈再过来吧。崔衍昭毫不犹豫地换了方向。
“陛下。”王适安发现了他。
崔衍昭默默地转回来,但还是和王适安保持了些许距离:“天色已晚,大将军如若有事,明天禀报也不迟。”
王适安:“事关重大,臣欲与陛下夜谈。”
崔衍昭本来想直接拒绝,但是发现王适安的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郑重。
回想一下,好像是路上遇到的那个姑娘说他强留王适安后,王适安情绪就一直不对劲。
王适安不会又想北伐吧?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