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11  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千六百字。长也不说了,还处处是用典和生僻字,背起来十分痛苦。

    虽然文稿到时是可以照着念的,但崔衍昭担心发生意外,觉得还是记在脑子里放心。

    没主持过这种大场面的他总觉得可能会发生文稿被风吹走、被火烧掉、掉水里糊掉这些意外。

    崔衍昭努力背诵时,侍奉的宫人给崔衍昭倒上清心降火的茶水,再轻悄悄地退至一边。

    近日天热,陛下上火颇为严重,嘴唇上都烧出了明显的伤口。

    因为仪容有损,陛下这几日破天荒地未去太庙祭祀。

    想起这点,虽然崔衍昭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宫人们还是觉得不安。

    那天大将军离开后她们才注意到这事,此后选取茶叶就着重那些有降火效用的。

    也还好陛下仁善,并没有计较她们粗心。

    *

    王清被宫人引入殿内。

    “陛下,燕国来使,称是有政务上的事与我朝相议。使者已被安置在鸿胪寺,陛下现在可要动身前去?”

    王清拱手道。

    是外交事件欸。

    崔衍昭正背古文背得头昏,听到王清的话,精神一振。

    他下意识就要答应,但还是先拿起桌上的铜镜照了一下。

    王适安当时留下的破口已经痊愈了差不多,只是稍微比其他地方颜色深一些,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来。

    崔衍昭对镜端详了片刻,再整理下衣襟与发冠,点头道:“朕这就与爱卿过去。”

    言毕转头,发觉王清看他的目光有些奇怪。

    竟然让崔彦昭觉得有种慈爱的感觉。

    王清:“陛下天人之姿,何用惧索虏?”

    王清以为崔衍昭一听要见外宾就怯场了,才要照镜子整理仪容。

    索虏是南人对北人的蔑称,当然北人也有针对南人的称呼——岛夷。

    两边都绝不愿在口头上输了气势。

    在崔衍昭那个时代,大家都是一家人,但在这里,双方之间的怨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化解。

    崔衍昭对此不好说什么,道:“走吧。”

    王清身为尚书令,是包括外交在内一应事务的总负责人。

    他隔开欲要上前的鸿胪卿,羽扇挨个指过使臣团,对崔衍昭介绍道:“陛下,这是荀聪,燕国的大行台度支尚书;这是……”

    崔衍昭目光在荀聪手里的塵尾上停留了片刻。

    南方名士多用羽扇,而北方名士更偏爱塵尾。

    荀聪手中的塵尾白玉为柄,米黄扇面上涂着红色的圆点,两侧粘着形似鹿尾的绒毛。

    听说这些绒毛就是来自鹿尾。

    看惯了羽扇,这个还挺特殊的。

    荀聪见崔衍昭看过来,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道:“臣代表大燕而来,意欲与贵国结为兄弟之国,同心协力以抗伪夏。”

    他从身后其他使臣那里接过国书,呈向崔衍昭:“这是我们大燕皇帝亲笔所拟的国书,请陛下过目。”

    崔衍昭拿起来展开。

    内容很长,这倒不是大问题,崔衍昭已经练出了看懂这时候的古文的能力。

    就是……

    写国书就好好写吧,为什么要从一百年前的事情开始写?

    崔衍昭心里满是无语地看完了燕国皇帝五代祖宗的英勇事迹。

    到了最后四分之一的部分,贺兰绪才讲到重点:

    [燕国与越国约为兄弟之国,此后……越国每年向燕国输送绢五万匹、布二十万匹,燕国绝不犯界。]

    崔衍昭:“哈。”

    崔衍昭有点没绷住。

    他忍着没吐槽,而是把国书递给身边的王清看。

    刚登基时,他就去国库转了一圈。

    府库中总共只有五千匹绢,两万匹布。

    经过连番内乱外患,本该富饶的江南也没钱了。

    本来看到这种要求,他是该生气的。但因为对面要的实在太多,要求太荒谬了,让他只觉得好笑。

    这种情况就像一个每月只有二百零花钱的高中生走小巷子时被威胁交十万的保护费。

    他只觉得对面是大梦想家。

    王清看到后面的要求,优雅自若的笑都僵了一瞬。

    崔衍昭幽幽对荀聪道:“如果你们的要求是这样的话……我父曾纵横河洛,我也未尝不可。”

    先不管是不是真的可,气势不能输。

    尤其在对面还摆出这么个就是要触碰底线的情况下。

    荀聪被崔衍昭这暗藏杀机的话震了一下:“……”

    崔衍昭由衷感谢养父当年的战绩,给了他威慑的资本。

    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河洛还是没有回归朝廷,但养父还是成为了对面一代人的阴影。

    荀聪深深看着眼前这个容貌鲜妍的年轻皇帝,虽然气质温和,可眼神却是令他也看不透的。

    崔衍昭感觉暂时没什么可说的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