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71年的时候,有个司机技术不熟练,下大雨开着拖拉机爬坡时翻车了,死了三个四队的女知青,都是沪市来的年轻人啊,和你差不多大。”
林簌:“……”
她不由担心起来,继续扭头看向后方那辆拖拉机。
隔着厚厚的雨幕,她只能隐约看到周云祁模糊的身影。吉普车已经在爬坡,沈诺身子受惯性作用,往后仰了一下,只好坐稳了些。
车子爬上坡又下了坡,停在一处宽阔地。林簌再往后看去,拖拉机的头已经出现在了坡顶。
她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拖拉机最终停在附近,雨也小了一些,周云祁从拖拉机上下来,再走到吉普车这边。许耀东打开车门要让位,周云祁说:“你继续开吧。”
说罢拉开后座车门,坐了进来。
林簌往边上挪了挪,看他脸上都是雨水,头发也湿答答的,说道:“要不,用毛巾擦一擦吧。”
周云祁只用手擦了一下脸,把头发撇了上去,脸上严肃神情还没有缓下来,说道:“不用。”
他额前的头发一部分被撇上去,一部分粘在一起垂下,把额头露了出来,让林簌恍惚觉得他要是弄个大背头,倒是有几分大佬范儿。
见她发愣,周云祁轻笑:“怎么了,我脸上有泥巴?”
“没有没有。”林簌回过神,脸颊微微泛红,视线看向前方。
许耀东继续开车前行,雨越来越小,视野也越发开阔,林簌往车门玻璃看去,这一侧是一整片茂盛的甘蔗林,清新又翠绿。
实事求是地讲,他们所在州的农场以种甘蔗为主,算是没那么苦的了。
雨林那边的知青才是真
的苦,按生产建设兵团的模式进行管理,知青们起初住的是蛇虫鼠蚁会出没的草棚,粮食供应严重不足,吃的极差,干的活儿还很累,基本上都在开荒种橡胶,或者开垦梯田……
*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太阳依旧灿烂地照着大地。
车子很快抵达七分场的大本营,进门便是一块大水泥地,用来晾晒作物,水泥地附近有若干间红砖瓦房。
林簌走下车去搬自己的行李。
有两个知青走过来和场长打招呼,周云祁道:“她是从六分场过来的,哪间宿舍比较空,安排她住进去吧。”
有个知青姐姐说:“行,跟我来。”
宿舍是连铺,有的知青回城后,竹席还留着,林簌便安顿下来,收拾好行李后,在大本营里转了转。
大本营住着一个生产队,称为一队,除了若干知青,也有三十来个原本就在这里的工人,大多是中年夫妻档,有的人还带了孩子一起住在这儿。
空地处,大家见缝插针地种了些蔬菜、果树,地上散养了鸡,还有间猪圈,里面养了几头猪。
农场外面,放眼望去是成片的甘蔗田,间或分布着水稻田、菜地等,都是生产队耕种的。附近也可以看到几个村落寨子。
林簌走到一个大棚子下方,看到从地里拔回来的花生苗堆成了小山,几个人正坐在小板凳上摘花生。
有个中年妇女问林簌:“你是我们农场的?”
林簌道:“我刚调过来,之前在六分场。”
那妇女说:“你来得真巧,我们队的稻谷已经割完,秧苗也插好了,现在就摘摘花生,轻松一些。你们六分场的活儿干到哪了?”
林簌:“也差不多的。”
正说话,拖拉机开回来了,大家下了车,有几个人往厨房里搬运冬瓜、南瓜等耐储存的菜。
林簌远远地站着看了一眼,也同时被几个知青用好奇的目光打量,随后听见有人在喊:“小林,过来一下。”
朝声音的方向望去,许耀东在喊她。
“郭副场长找你,他办公室在那儿。”许耀东指了指其中一间办公室。
正是郭副场长同意她调过来的,林簌觉得可能要办什么手续,便赶紧走过去。
场长办公室与副场长办公室紧挨着,林簌经过场长办公室时,周云祁正仰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林簌匆匆一瞥,暗叹他睡颜也很好看,刚才在车里,还被他满脸雨水的肃敛美貌看得呆怔了一下。
来到副场长办公室,一个大开间隔成了两间,里面是卧室,外面办公用。
林簌扶着门框,看着那位三十多岁的男人,喊了一声:“郭副场长,我是林簌。”
郭昌兴坐在办公桌前,打量着林簌,皱了一下眉。
林簌心中直打鼓,觉得他在嫌弃自己长得瘦弱,不像是能干活的。
“小林是吧,进来坐。”
林簌没敢真坐,走进去后站在办公桌旁。
郭昌兴看着她,先是笑了笑,然后才开口:“你们场长跟我说的时候,只说你不想在那儿待了,要换个分场,我当时也没多想,正好有个生产队缺人。现在进一步了解,才知道你是因为经常生病,基本上干不了多少活儿。”
林簌心中不禁紧张起来,身子也站直了些,担心把她打发到下面的生产队。
有的生产队在很偏僻的山里,不像这里,至少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都挺好。
林簌小声道:“我免疫力低下,贫血、低血糖,确实经常生病、皮肤过敏,还容易晕倒。”
“那你下乡不是添乱吗?”郭昌兴直言不讳道,“就没有考虑过回城?”
“我想回城,但是医生说我是装的,还说我这种情况更应该多参加劳动锻炼,把身体锻炼强壮,不给我开证明。”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