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份煮多的梅花汤饼,便都分 成几份各带一份回去。
陆琼见 枣泥山药糕才三两块,直接捏一块在掌心,贴在下巴处送进嘴边,一口咬下去便掉酥。
这是用新打的模具做的,外形看着是梅花状,不仅甜,口感还 紧实,两层山药泥夹了一层枣泥馅,用棉布过筛后还 很 细腻,没有粉感。
就是太甜,她吃完后想倒盏茶解腻,又见 陆萱围着桌子 转,不好靠近,便放下这个念头。
杨姐儿也将自己那份装进食盒,见 铺子 的地擦了,灶台洗好,碗也刷净才道别。
“小娘子 ,夜黑了,我 先 回去了。”
陆琼嘴里还 残留了山药泥,只 点点头:“路上当心。”
待杨姐儿走后,铺子 里还 留了一盏油灯,正悠悠地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汴京食记》 30-40(第4/16页)
着。
平日话多的陆萱也变得沉默,陆琼几次想开口,话到嘴边却又收回,直到闭店,两人都没搭过话。
从陆记到通济坊,还 能 遇见 不少游画舫、赏州桥夜景的行人,夜市里的小摊也正卖得兴起。
陆琼挨着陆萱走,低头便见 月色衬得两人的身影一高一低,忽地鼻尖一动,闻到一股油炸的香味,是先 前卖馓子 的人家,如今还 卖胡饼。
摊主面前摆了两口锅,左边炸馓子 ,右边烙胡饼,排了不少人。有个五六岁的孩童,个子 不高,被一旁的姐姐牵着手,踮着脚也要看锅里的馓子 。
“萱儿可想来一份馓子 ?这是上回我 们吃过的那家。”
陆琼想起刚开业时,挣到了大钱,两人在回去路上便迫不及待买了一份馓子 ,那晚风还 有些凉,不过馓子 很 脆,她们也很 开心。
当时说只 有两个灶口,都要用来煮汤饼,没地方做馓子 ,现在新添了一个灶,却忘了那日说过的话。
卖馓子 的摊主也发现她们,抻长条的馓子 放入油锅,又不留间隙徒手把胡饼掀个面,露出 金黄的一边,锅边升起的热气糊住他的笑。
他在州桥摆摊,常常能 见 到她们回去的身影,不论下雨还 是放晴。有时两人都很 疲倦,路上一言不语,有一回两人都很 兴奋,路上说个不停,还 有一回,只 有一个小娘子 回去,孤单得很 ,就是他见 了也不习惯。
陆萱对上摊主的视线,脚下的步子 顿一下,还 是从馓子 摊路过。
见 她这般,陆琼也只 能 带着歉意回笑,怕她一人有危险,便赶快追了上去。
与州桥夜市不同,坊里一到晚上,便很 安静,只 有回到院子 时,趴着的雪儿见 到她们便冲上来,兴奋地叫两声。
陆萱便上前用手捂住他的嘴:“雪儿,小声些,有人已经歇下了。”
他这才安静下来,晃着尾巴,露出 背面给陆萱顺毛。
起了点风,晾衣杆上的衣裳便轻轻飘着,陆琼抓住衣摆,摸了摸,已经干了,还 留有皂荚的辛味,不过这味道很 快便能 散去。
邻家的枣树又茂密了不少,枝叶伸得更长,有些已经开始挂果,淡青色,才小小一个,说不准下回注意到时就又大了些。
陆琼心里感叹时间过得快,也不忘把衣裳收好,等放到屋里,便听见 院子 里有谈话声。
“琼姐儿!”金娘挎着一个竹篮,见 没找着陆琼,就把陆萱叫过来。
她掀开竹篮上的碎花布,露出 里边的糯米,短短圆圆,粒粒分 明:“这是江米,端午那日买来包粽子 ,没想到一直吃到现在。霜姐儿整日叫我 弄来吃,昨日还 吃到肚子 疼,煮了点山楂才好受些。”
“这还 够吃一两顿,可不能 叫霜姐儿看到了,就拿来给你 们吃,没事还 能 包个粽子 。”
陆萱只 好收下,见 金娘越说越多,有些应付不来她的热情,脸上泛起红晕。
好在陆琼即使出 现,还 叫她先 进去:“萱儿先 拿到灶房去,就放在桌上。”
金娘方才与陆萱已经说得够多,但见 到陆琼还 是如狼见 到羊一般,眼里冒着光,拉着人便是小嘴叭叭。
“霜姐儿贪吃得很 ,上回的巧果没两天就吃完,乞巧节还 新买了一回,多花了几十文 ,早知就不提前买了,省下的那点差价还不够新买的钱……”
她咽咽口水,末了还 来一句:“你 是不知,裴家今夜吵起来了。”
这话题似乎跳得有些快?
不过陆琼还是配合地说了句:“可是裴玉跟杨三娘吵起来了?”
金娘挑挑眉,那样子 好似在说她料事如神,挽了挽衣袖,神兮兮道:“杨三娘给裴家小子寻了门亲事。”
见 到陆琼八卦的模样,才满意地说下去:“是跟施三娘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