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拾  始乱终弃权臣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楚泠的额角也同样冒了汗,就连思考也停了,男人的脚步声逐渐逼近,她不知道或许就在下一瞬间,便会来到屏风后面,抓住她。

    像雨夜的噩梦一样。

    可是,那脚步声却在离屏风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了。

    周遭一片空白的安静,那人调转了方向,衣袍摩擦间发出窸窣的轻微声响,愈来愈远,直到他离开了房间。

    楚泠和云绯对视了一眼,又兢兢业业地在屏风后面蹲了好一会儿,等确定外头无人,这才起身,寻了条小路回到教坊房间内,气喘吁吁。

    和云绯劫后余生的庆幸不同,楚泠却如同坠入冰窖,那身形太过熟悉,叫她不敢相信他是萧琮,却也不敢不信。

    她想,还好今日便是教引的最后一日,明天,她就会去户部尚书的府邸。

    既然已经是孽缘,不如还是快些挥断了它。

    另一边,萧琮离开房间,暗暗懊恼。

    好奇心太重不是他的性子,他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从来都漠不关心。

    何况只是躲在屏风后面的贡女,大概只是因为贪玩误入此地,实在不值得他走过去查看。

    何况那贡女不可能是她。

    神智重新恢复清明,萧琮也拂袖而去。

    面对寻他而来、一脸堆笑的礼部尚书赵庆言,萧琮已经恢复如常。

    赵庆言问:“记得今日萧大人休沐,是有什么要事到我这礼部来?”

    萧琮颔首:“正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始乱终弃权臣后》 10、拾(第2/2页)

    为是休沐,所以找大人说一些与我现在正办的事情无关的话。”

    赵庆言神情微整。他知道萧琮是为了什么而来了。

    数年前,萧琮的恩师被先帝派去督办封禅台的整修,但随后查出他贪污了许多银钱,导致封禅台偷工减料,十分不稳。随后又牵扯出几项其他的罪行,于是被先帝判处斩刑,连带着近亲家眷也被流放。

    而萧琮不相信恩师会做出这种事。

    他请萧琮坐下:“明白了,萧大人想要了解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

    封禅台一事,因涉及礼仪,本就会有礼部参与,因此萧琮找到了他。

    不过事情又涉及贪污,少不了还要再去一趟户部。正好,那日见到的京郊流寇,实在是惊扰京城平静的危险因素,也着实需要与户部再好好商讨,如何优化后续赈灾的方式。

    他补全了些细节后,便打算告辞。

    赵庆言又问:“萧大人可是想再去问问户部高大人?说起来,明日有一位贡女要被送到高大人府上,据说很美,这几日,同僚都在夸他好艳福。”

    说完这句,他意识到自己多言,因为萧大人身旁从未有过任何女子,俨然一座修身养性的金漆神像,在他面前提起这风流事,总觉得很违和。

    果然,赵庆言只听到萧琮道:“看来他明日休沐。我直接去找他即可。”

    倒是丝毫不提美人。

    赵庆言悻悻:“是,是。若萧大人还有什么事情要征询,尽管来寻我。”

    -

    这一晚,楚泠一直有些不安。翌日,她也醒的很早。好在,圣旨也一大早便传来。

    从金銮殿来的公公宣读旨意,楚泠、云绯和荣嬷嬷一道跪下听旨。

    圣旨念完,两人一同把荣嬷嬷扶起来,又表达了感谢。

    虽然只是短短十日,但荣嬷嬷对她们十分不错,讲解很详细,甚至包括两位尚书的一些个人喜好,以及朝堂关系,这些本不应该在教引环节讲得如此明白的事情,荣嬷嬷都提点过她们。

    分道扬镳之时,两人离开教坊,上了一左一右的两辆马车。

    云绯此时也含泪了,拉着楚泠的手,絮絮叨叨了好半天。

    又叮嘱她,刚来梁国事忙,又一直在教坊里,没有机会陪她去看大夫,让她一定记着去问问睡不好的事情,不要忽视自己的身体。

    末了还宽慰她:“人海茫茫,你应当不会再碰到他了。”

    楚泠想起屏风前那个清隽的背影,扯出一个笑:“嗯。阿绯,我们同在京城,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定要告诉我。”

    两人依依惜别,直到驿使委婉催促,才终于上了各自的马车,朝着二位尚书的府邸去了。

    车行辘辘,楚泠靠在车厢里微微晃动,颇有些心绪不宁。

    尽管荣嬷嬷说过,户部的高尚书为人正派,但楚泠深知,一个人在人前的表现,和人后是不同的。

    今后到底会过怎样的生活,还是需要她自己,一步一步试探着走过去。

    几位尚书府,大多都在距离宫墙不远的地方。不过两炷香的功夫,车轿便停在了高府外。

    门口已经有嬷嬷正在接引,她们也多少知道,即将来府中的是位放在梁国都罕见的美人,又知晓陛下特地嘱咐要对贡女们好一些,为此颇费了一番心思准备。

    只是车轿刚刚掀开,便一阵香风浮动,是在京城难寻的清淡冷冽的幽香。

    嬷嬷和婢女们都是一怔。

    随后便看见车轿中下来的女子,芙蓉面,杨柳腰,只是简单的淡青色襦裙和发髻,头上似也没戴什么贵重的饰物,可人站在那儿一笑,就让人觉得京城三月的春天又回来了似的。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