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102  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历史人物跨界就业需进行影响力评估以及年龄评估。霍去病所带人员年龄太小,对历史进程无显著影响,故予以放行。但李世民、嬴政等帝王级人物自带国运加持,极易引发时空涟漪效应。】

    姜戈听得头都大了:“那尉迟敬德、郑和他们呢?”

    系统弹出一个半透明的评估报告:【尉迟敬德:唐朝开国名将,曾参与玄武门之变,影响力评级B;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中外交流,影响力评级A。均超出普通员工标准。】

    众人见姜戈不应答,也都从兴奋的状态中变得沉默。

    “那现在怎么办?”姜戈揉着太阳穴,“现在松阳县人还是太少了多来几个人好干活啊,总不能都让我干吧?”

    姜戈还想着再办一个纺织厂和造纸厂,还想办报纸,啥都想干。

    系统突然换了个欢快的音调:【叮!检测到宿主需求,现推出"历史人物体验卡"套餐!每日可随机召唤一位历史人物临时工,限时8小时,仅需999积分便可/年,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没有实惠只有更实惠!】

    死推销的,滚粗!!!

    说什么姜戈都不会抽盲盒的,万一今天抽个秦桧明天抽个和珅怎么办?又不能塞回去,要知道她可是非酋。

    盲盒就是资本主义的陷阱,她是不会上当的!

    姜戈把众人通通拒绝了一个遍,连霍去病也给拒了,该上班上班该干活干活,这样的好事别想了。

    上一次剿灭土匪的十名工匠被转为了编外衙役,工资虽然没有砖窑厂的高,但是好在稳定,而且听上去体面啊。

    松阳县渐渐踏上正轨。

    春播秋收,姜戈的试验田也到了该收获的时候。

    要说这个试验田还是整个松阳县的大新闻,他们从来没见过如此饱满的麦穗,麦子那样高,沉甸甸的麦穗把麦子压弯了腰。

    弯的越低,百姓们越高兴。

    姜戈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轻拨弄着一株麦穗,露水沾湿了她的袖口。那麦穗沉甸甸的,压得茎秆弯成一道谦卑的弧线,金黄的麦粒挤挤挨挨,活像一串精心雕琢的玛瑙珠子。

    可是这麦子可比玛瑙玉石金贵多了。

    “大人,该开镰了。”

    身后传来霍去病的声音。少年将军难得没穿铠甲,一袭粗布短打,腰间别着把磨得锃亮的新镰刀。阳光从他背后照过来,在地上投下一道修长的影子。

    姜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放眼望去,整片试验田像被谁泼了一桶金漆,在晨光里泛着油润的光泽。麦浪随风起伏,沙沙作响,仿佛在窃窃私语。

    “开镰!”

    这一声令下,田埂上顿时热闹起来。尉迟敬德领着十几个工匠下了田,镰刀挥舞间,麦秆齐刷刷倒下,发出清脆的"嚓嚓"声。郑和带着几个半大孩子跟在后面捆扎,动作麻利。

    更远处,诸葛亮正指挥着几个老农调试打谷机——那是姜戈照着系统图纸改良的玩意儿,木齿轮咬合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动。

    “让让!让让!”

    黑夫挥舞着一把镰刀冲进麦地里。

    姜戈挽起袖子正要下田,忽然听见田边一阵骚动。转头看去,乌泱泱的百姓围在篱笆外头,有踮着脚的,有骑在同伴肩上的,个个瞪圆了眼睛。

    “老天爷哎,那麦穗比我家娃娃的胳膊还粗!”

    “你瞧那株,怕是有二尺长!”

    “听说一亩能打八石粮...”

    议论声像风中的蒲公英,飘飘忽忽地钻进姜戈耳朵里。她看见人群中有个驼背老汉颤巍巍地伸出手,想摸一摸探出篱笆的麦穗,又怕碰坏了似的缩回去。

    那小心翼翼的模样,活像在摸一件传世珍宝。

    正午的日头毒得很,姜戈的衣衫早已湿透,黏在后背上。她直起腰,用袖子抹了把脸。掌心被麦秆磨得发红,火辣辣地疼,可心里却像揣了块蜜糖,甜滋滋地化开。

    试验田的麦子长得实在太好。寻常麦穗不过巴掌长,这里的却个个赛过小臂;普通麦田亩产两三石已是老天开眼,眼前这片金黄,少说也能打六七石。

    “姜县令,喝口水。”

    周瑜不知何时站在田埂上,手里捧着个粗陶碗。这位江东美周郎今日穿了件葛布短褐,发梢还沾着几根麦芒,倒比平日锦袍玉带时更添几分生气。

    姜戈接过碗一饮而尽。井水沁凉,带着一丝甜味,像是把整个夏天的清凉都含在里头了。

    “天下大乱,百姓种地劳劳碌碌也收不到多少粮食。”周瑜望着翻滚的麦浪,羽扇轻摇,“若是早有这粮种...”

    话没说完,田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只见黑夫举着一株麦穗又蹦又跳,活像个抢到糖人的孩子。那麦穗大得离谱,沉甸甸地垂下来,麦粒饱满得几乎要撑破外皮。

    “乖乖!”尉迟敬德凑过去,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麦粒,“这要是磨成面,蒸出来的馍馍得有多香!”

    姜戈忍不住笑出声。

    这尉迟敬德三句话不离吃食,但是这就是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民以食为天。

    诸葛亮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手里捧着竹简,正往上面记着什么。见姜戈好奇,他微微一笑:“亮在记

    录每株麦穗的粒数。”说着展开竹简,上头密密麻麻全是小字,“目前最高纪录一个麦穗上有三十七粒。”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寻常麦穗能有二十来粒就算不错,这足足翻了一倍!

    而且还那么饱满。

    虽然他们其中有人也买了系统的粮种,但是亲眼所见总是不一样的,这种震撼仿佛一瞬间具体化了。

    话音未落,田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冲破差役阻拦,&quo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