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赔礼 赵无欢的赔礼不是物件,而是一个……  我靠种田养活二十万边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27章 赔礼 赵无欢的赔礼不是物件,而是一个……

    因齐王和赵无欢而起的一系列事情, 随着两人的死而尘埃落定。

    曲花间占领了兖州,接下来便要安排后续事宜,首先是俘获的齐军和各县的守军,这些人足足有七八万。

    其中齐军有六万余人, 兖州六个县城的守军各三千, 攻城时死伤了一些, 还剩一万五千人。

    军事上的事都是穆酒在负责, 他将每个县城的守军抽调走了两千, 再换上一千曲军和一千边军, 如此由边军带领着不甚熟悉战事的曲军,共同约制留守的齐军。

    至于那些齐军俘虏,则在秦枫的安排下随同大部队回到幽州,一部分驻守渔湖, 一部分去了边城, 只在兖州府城留下一万曲军和一万边军。

    所有兵士皆打散重新组成新的队伍, 一段时间后, 这些人便都成了以曲花间为主的曲军。

    这些事情用不着曲花间操心,他负责给兖州官场做一个大清洗。

    两人带着剩余的兵士一同去了兖州府城,在已经收拾干净的齐王府落脚。

    硕大的烫金牌匾落下, 一块崭新的墨底赤字的‘曲府’牌匾被挂了上去。

    先前曲花间便给幽州去信数封,调严子渊来兖州做知府,暂且稳住官场局面。

    严子渊心有社稷,任幽州知府数年, 虽没能让幽州更加繁华,但能在乱世之中护住一方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已然算是有几分能耐。

    且曲花间手边并没有多少能人,他是其中最为合适的一个。

    严子渊调走, 幽州知府悬空,曲花间便依他的推荐将府衙一位官员升为知府,再将杜文君调过去任同知,一来两人协作方便治理幽州,二来也能锻炼一下杜文君。

    杜文君一走,如今改镇为县的渔湖又没了主事人,曲花间一个头两个大,又将陈成升任为县令,新学则是将副院长郭垂文提了正。

    除此之外,他又让岑喜配合郭垂文组织了一场考核,筛选出一批能力才干相对拔尖的学子,届时带到兖州来出任地方官。

    攻打兖州各处县城时,有两个县城的官员抵死反抗,已然被清算了,剩余几处的官员倒是倒戈得快,但多是些贪官污吏,不堪可用。

    如今面临的窘境便是打下了地盘没人治理,即便严子渊第一时间便出发赶来兖州,曲花间也不敢轻易离去。

    严子渊来到幽州后半个月,下颌上留的美须都掉了一半,他顶着硕大的黑眼圈,同曲花间探讨起兖州今年的税收问题。

    按照农田裏的情况来看,兖州今年七月下旬便会陆续开始秋收,秋收过后官府便会派出衙役收税。

    而今各个县城官位空缺,有些衙门裏甚至只有两三个官员,管着下面十来个衙役,要应付全县的税收,显然是不够的。

    且不说收完粮税之后还要收丁税,丁税过后还有炭税、产税、商税、山林税等一系列的杂税,便是粮税一项就够所有人喝一壶的了。

    曲花间翻过兖州往年的税收簿子,惊讶与兖州的税务名目之多,哪怕是当年茍聪治理的青岱,也没有这麽多税种。

    “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杂税通通免除吧,只留粮税,商税几样正经税收,另外再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免一部分,比照幽州的数额来,这个比例也太夸张了,是要把百姓往死裏逼啊。”

    税收是齐王唯一敛财的门路,是以十分繁重,光粮税一项,便事十税五,且是按最低亩产三百斤来算。

    如今的粮食作物产量不高,只有风调雨顺的丰年,最好的肥地也不一定能产出三百斤,寻常亩产能有个两百三四便好得很了。

    相当于百姓辛苦劳作一整年,秋收打下来的粮食,一亩地要交出去一百五十斤,自己连一百斤都剩不下,这还是那些有自己田地的农人。

    若是佃户租用地主的田地,还得算上佃租,最后落到手裏的,怕是只有小几十斤。

    “属下也是这般想的,主公大善!”严子渊将税收的事情拿出来说,原就是打着给百姓减税的目的,没想到曲花间自己先说出来了。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双手递给曲花间,上头是他草拟的可以保留的税收项目,以及合理的分成。

    其中粮税一项,比照幽州,按当年当地的平均亩产来算,官府取三成,并且规定地主大户们的佃租不得超过两成。

    如此下来,大户们顶格也就只能收取当年粮产的五成,留给百姓的虽不多,可即便是佃户一年一亩地也能剩下一百多斤的粮食,比往日几乎翻了几倍。

    且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兖州彻底稳定下来,税收分成还可以往下降一降,幽州亦是如此。

    如今是战乱时代,养兵粮草为首,若非如此,曲花间还想大力发展商业,用商税代替农税,彻底解放农民。

    还有便是土地兼并问题,如今他刚刚起事,不好直接对上那些手握良田家财的地主大户,只能用限制佃租分成这样温和的法子徐徐图之。

    假以时日,等他羽翼丰满,必然是要将那些被兼并的土地从地主大户的手中抠出来还给农民们的。

    说起来,他自己也是个田地无数的地主,想到这个,曲花间略有些心虚,随即写信给留在渔湖镇的岑喜。

    叫他以自己的名义,将所有土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镇上的农人们,并且限制了每家每户购买的数量,免得土地兼并的事再次重演。

    至于兖州这边,只能等今年秋收下来之后,官府有了余粮,再用那些贪官家裏查抄出的财物多囤些粮食,用来支持百姓开荒。

    百姓开荒有了自己的土地,便不会再去种那些地主的土地,长此以往,地主们不论是减租还是花钱请人耕种,都会觉得不划算,自然而然的就会将多余的土地卖出来。

    税收的事情敲定下来,还需要有人去执行,好在新学的考核已然结束,一批新出炉的‘大学生’正在赶来兖州的路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