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李晓白几人脸上露出失落神色。
周成一直悄悄留意这边,听见这话,忍不住咳嗽一声。
李晓白看过去,周成仰起头走过来,“你们可以问我啊。我有空。”
李晓白几人眼睛一亮,看向周成,“您跟温大夫一样厉害?”
周成:“……”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娘。
只看周成的表情,李晓白等人也知道他多少斤两了。
朱明明瞧了一眼温羲和,犹豫了一下,“那我们给您付费呢?”
??
温羲和抬起头来,“多少?”
朱明明道:“我们商量一下。”
她拉着李晓白、林露到一边去。
周成纳闷地低声问温羲和:“羲和,你真要跟她们收钱?”
温羲和点点头:“我打算打一套银针,还有买些药材。”
一套好针具是大夫必不可少的,温羲和不敢奢想打一套金针,银针先凑合凑合也行,但一套好银针要找人定制打造,按照这个年代的物价,至少也要两百块,另外,药材更不必说。
温羲和倒没指望在朱明明她们身上挣到多少钱,但能挣一点是一点,也是好的。
“我们每次来找您请教,一次收费三块钱,行吗?”
朱明明等人有些不好意思。
她们不太清楚行价,不过都知道曾主任那个级别的,要是放出话说开班授课,一节课至少要100块。
温羲和当然不能跟曾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真不是什么神医[八零]》 17、我真不是神医的第十七天(第2/2页)
任比,但三块钱也属实不算多。
温羲和也不了解行情,她琢磨了下,三块钱,够温家两天伙食费,算不错的,“可以。”
她跟李晓白等人商量了,她们可以把问题攒一攒,挑个温羲和下班的时间过来。
赶早不如赶巧。
趁着这会子没客人,李晓白三人拿出曾主任布置的问题。
这回的问题难度有点高。
温羲和看了一眼过去,“我想想。”
“没事,你慢慢想,我们不急,明天过来听也是一样的。”李晓白宽慰道。
温羲和摇摇头,道:“那倒是不用。”
她随手拿了纸笔过来,边写边道:“你们主任出的题目倒是有点意思,不过,开解表驱寒这个药方不能单一回答,要辩证下药,还要看病人情况,比如开给老人小孩妇女的药性是不同的。”
“老弱妇孺身子骨弱,用峻猛之药怕是还没把病治好,病人身体就扛不住。”
“那开药量少,药性温和的?”
林露试探地问道,对温羲和多少带着些打量跟质疑。
温羲和忙着低头写字,头也不抬,道:“思路错了,药量少,药性温和,那就不对症,这是大夫在逃避思考,肠道吸收不合适,可以换个思路,让病人用泡脚擦身的方式吸收药性。”
“除此之外,还有个要点,就是要区分病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
李晓白三人都有些不解。
周成在一旁旁听,忍不住问道:“北方人,南方人又有什么区别?”
温羲和抬起眼,无奈地看向周成一眼,“周大夫不是说过吗,南方人肌肤没有北人致密,驱寒药是要发汗的,若是给南方人开的药方里加了麻黄,那就会汗出不止,但是北人反而不会。”
李晓白三人都不禁恍然大悟。
驱寒药要紧的就是发汗,但发汗太多太少都不好。
她们三人之前都没想过还有这等区别,听见温羲和这么一讲解,一时间都有些豁然大开。
朱明明突然拍手道:“我想起来了,曾主任在给病人开药的时候,都会问是哪里人,莫非就跟这个有关系?”
“应该是这样。”温羲和不了解那个曾主任,因此不会妄下定论,“另外,还有南北方体制差异大,南方湿热,南方人体质属桂枝汤的居多……”
林露正听得入神,就听见旁边传来沙沙声。
她定睛一看,好家伙,朱明明跟李晓白两人低头写个不停,自己倒是傻乎乎的,只记得听了。
她忙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跟着飞快做笔记。
温羲和不只是帮忙回答,还列出了思路出自的书单,甚至具体到了哪个章节。
中医的参考书籍多半都是经典,诸如《伤寒论》《黄帝内经》这些书,因此几百年都不会有变化。
这倒是方便了她。
李晓白三人听了一会儿,见有病人来了,才恋恋不舍地走。
她们出去的时候,李晓白对林露道:“怎么样,你说值不值?”
林露脑子里还在想着温羲和刚才的解释,她歪着头,边走边道:“我怎么觉得这个温大夫讲的比曾主任还好啊?”
李晓白跟朱明明两人都站住脚步,看向林露。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