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在十九世纪当作家的日子》 15、015(第1/2页)
015
“这次……”凯瑟琳故作神秘,“是一封直接寄去新门监狱的求助信件。”
“寄去新门监狱?”
听到这话,安妮的好奇心被大大勾了起来,“是寄给古多尔爵士的信件吗?”
凯瑟琳点了点头:“当然!不然还能是寄给谁呢。”
安妮:“那是谁寄来的信?又是什么信件?是他的朋友还是敌人呀?”
凯瑟琳非常诚实:“我还没想好。”
安妮:“……”
看到安妮的表情犹如吃干面包被噎住了,凯瑟琳噗嗤笑出声。
“哪里有这么快的!”她莞尔笑道,“只是我觉得,贝尔侦探向古多尔爵士求助,欠了个人情,也还回来才是。信件寄给古多尔爵士,他没法离开新门监狱,自然要委托贝尔侦探帮忙。”
构思案件可不是小事。
灵感一现固然好,可没有思路的时候,还是得依靠作者对市场、剧情和节奏的判断,稳扎稳打。
虽然还没想好具体案件,但凯瑟琳已经确认了事件框架。
写这种在杂志上刊登的短篇是有技巧和套路的。
从作者角度来看,凯瑟琳达成了最初目的——背离读者期待的古多尔爵士塑造的很成功。
不论是玛格丽特和安妮的反馈,还是钱伯斯先生的评价,都着重在爵士身上。
所以不管是哪个时代的人,都吃美强惨这一套嘛。
而相比较而言,侦探乔治·贝尔本人,就没什么存在感。
双主角叙事就是容易变成这样。这可不行,他到底是在外行走、负责断案侦查的侦探!凯瑟琳可不想贝尔成为书中的工具人,她决定第二个案子展开对侦探本人的刻画。
思路有了,就看如何安排细节。
安妮还不甘心,试图继续追问。可她话还没出口,玛格丽特就噔噔噔跑进书房来,散落的头发在空中飞扬。她只听到了最后凯瑟琳的话,自然而然接道:“没有灵感,就出去走走吧?我要去探望一下那天右脚受伤的男孩,你们去不去?”
凯瑟琳闻言一愣。
玛格丽特说的自然是之前她们去萨里镇邮寄稿件时,与卡尔·本森上尉一起在雨中救下的那个孩子。
“啊,”安妮这才想起来,“你去伦敦的时候,汤姆·内森——就是那个男孩的父母上门感谢了。”
“人家还带着礼物来的。”
玛格丽特提起来就很不好意思,“内森先生的衣服都打着补丁,却带了一整袋子的小麦粉。我想,也该去探望一下小汤姆。”
凯瑟琳猛然回神。
是了,但凡那名男孩有父母、有家庭,自然会登门感谢。
只是听起来内森一家经济条件不好,而罗斯金一家又是长河村有名的乡绅。不论是出于礼节还是体面,接受了穷人家的谢礼,就得找个借口还礼。
礼尚往来,才会有名声和朋友嘛。
当时就是姐妹三人参与救下小汤姆,这没有不去的道理!
创作之路固然重要,但日常生活也不能落下。
凯瑟琳赶忙起身:“他们可以带礼物来,我们也可以带礼物去。我去拿些牛奶和面包。”
…………
……
内森一家住的离长河村并不远。
趁着晴天,三位姐妹步行出门,也就走了不到两英里,来到了隔壁村子。
小汤姆的父亲去镇上做工了,是男孩本人出门迎接的。
只是如玛格丽特所言,汤姆·内森的家庭情况确实不好。
坐落在村子边沿的屋子潮湿狭窄,屋子里还黑漆漆的,家具、墙壁都呈现出破旧的灰败。
但这并不妨碍小汤姆的热情。
小孩子伤好得快,加上脱臼本来就不严重,他整个人都蹦蹦跳跳的。
看到他朝气蓬勃的模样,凯瑟琳就放下心来了。
骨头接对了位置,小汤姆年纪又不大,十余天就恢复,也是正常。
小汤姆热情招呼道:“罗斯金小姐!你们先坐下,妈妈,妈妈——快拿煤油灯来!”
回应他的是卧室里的一声咳嗽。
“来了。”
一道沙哑声音的来到客厅,内森太太一露面,刚刚落座的三位姐妹同时顿住。
拎着煤油灯的内森太太,身形佝偻、容貌苍白,她披着破旧的毯子,光看身形就是久病缠身,而她走到唯一的窗子前,凯瑟琳分明看到内森太太的下半张脸是畸形的。
牙齿基本掉光,下颌骨扭曲不堪,脸颊的肉也烂了大半,留下黑漆漆的疤痕。
她很不自在地侧了侧头,努力将自己藏匿在阴影之中。
“抱歉,小姐们,”内森太太开口,“我点了灯就走。”
“……没关系的,太太。”
玛格丽特流露出受惊的模样,却更是不忍,“您先坐吧。”
内森太太摇了摇头。
她从客厅的窗子边拿出火柴盒。抽出火柴一划,呛人的烟和臭味一并在室内扩散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