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甜水村没有那等偷鸡摸狗的村民,但架不住别的村有啊,若是传出去她家粮多,难保不会有其他村的闲汉摸上门,偷了他们家粮。
    等分完粮,里正趁着人多未散,开始组织村民重修各家茅草屋。
    按就近原则,每三户或者四户人家一组搭建茅草屋,为了防止争执,里正连哪家先起房都给定好了。
    廖老汉趁机表明原来的茅草屋不想住了,那一块地留给其他村民起房,而他去村尾寻一块地皮起房。
    村尾有一户人家听到这话,当即就跟廖老汉换了地皮。村尾远干啥都不方便,有的是想去村头的。
    廖老汉这一换,再和林老二家分一组便不打眼了。
    林大水又跟林大山是兄弟,加之还有一个赵老三住得近,几家正好
    一起。
    就这样,在里正带领下,别村还在为一口吃的发愁的时候,甜水村村民已经开始吭哧吭哧地建起了新房。
    一日劳累下来,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能在天灾之后还活着,甚至有一口热乎乎的米粥吃,村民们已经十分满足了。
    因着新屋还没造好,家家户户都是院坝里露天睡,哪家有个动静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次日天刚蒙蒙亮,便有好几户家贫的起了大早往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回山村后(美食)》 210-213(第2/6页)
    赶。
    林老二和赵老三几户人家都没去,他们不缺那一口吃的。何况井溪镇离得远,有那来回一趟的功夫,都能干好多活了。
    “吃早食啦——”何桂香冲干活的汉子们喊了一声。
    早就闻到饭香的汉子们赶忙净了手往饭桌前去。
    别家早食只吃一碗米粥,林老二家吃的却是糙米饭。用林姝的话来说,干活得吃饱,吃得越饱干活才越有劲儿。
    米粮是几家一起的,按照份量来分,林姝还下厨做了几道山野小菜。
    猪油炒笋干、凉拌竹荪,再来一道鲜香的鸡枞汤。同往日是比不了,但在水灾之后,能有两菜一汤加管够的糙米饭,已算十分奢侈的了。
    早食过后,廖老汉和周野赶着牛车往镇上去,其他吃饱喝足的汉子则继续干活。
    乡村小路已不似昨日那般泥泞,好走了许多,牛车还未抵达小镇,周野和廖老汉二人便看到了一条排得长长的队伍。
    队伍里都是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一个个手上不是捧着陶碗便是端着竹筒罐,俨然是去栅门口领米粥的。
    等牛车慢行至栅门口,周野看到了简陋的粥棚,一个汉子正用木勺从锅里舀米粥,那粥并不浓稠,却也不算稀,只是锅里的米粥已然见了底。
    牛车才入栅门不久,两人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惊呼哀嚎声。
    “什么?发完了不发了?我在这排了足足一个时辰,马上就到了我,怎么就没了?!”
    “我家的粮都叫大水冲走了,这些日吃的都是野菜和草菌汤,一家七口人饿得头昏眼花,我们一得到信儿就来了,真的不能再施些米粥了?”
    “求求钱老爷行行好,再施舍些米粥罢,我们一家几口已经好几日没吃上一口热乎饭了!”
    “求钱老爷再施舍些米粥罢!”
    “……”
    身后百姓们哀求的声音逐渐远去,廖老汉叹了口气,“咱们村多亏了你和阿姝,不然也……唉。”
    山上野菜野果还有菌子这些的确是多,但这些哪能顶饱哟,至多是饿不死人罢了。
    周野沉默。
    天灾初期是难熬,但能熬到官府的赈给发下来这日子便还能过下去,不像当年他所在的地方,发下来的赈给缺斤少两,压根不够吃,兼之闹的是蝗灾,百姓们连树根草叶都没得啃,为了活下去只能卖儿鬻女甚至卖田卖宅,最后卖无可卖,便只能走上背井离乡的逃荒路。
    等两人到了粮铺,发现粮铺外不再有吵吵嚷嚷的百姓人挤人,大家如同栅门之外领粥的百姓一样有序排着队。
    找人一打听,才晓得镇上几家粮铺的米价稳在了一百四十文一斗,百姓们需上报户籍后买粮,每日最多买一斗,且三日内不得再买。超出一斗后想买也可以,但每多买一斗就要多花三十文!
    有那会算账的这么一算,顿时惊了一大跳。
    我的个老天爷,想要买一石粮的话,竟要花费两贯七百五十文!
    要知道水患之前一石糙米也就七百文!
    粮铺这个限购的法子也不知哪个有才之人想出来的,这么一搞,那些生怕买不到粮而一味哄抢的百姓们都冷静了下来。
    一斗一百四十文的米价已经很高昂了,傻子才会花那个冤枉钱去买更多的粮。而那些富户虽然钱多,却也不想当这样的冤大头,毕竟有这个钱都能自己派人去别的州县运粮回来了,不过是耗费的时间久些。
    “阿野,那你还排队买粮不?”廖老汉问。
    他家是没啥余钱了,这一趟不打算买粮。
    周野正想说“眼下人多不如改日再来”,却又在想到什么后改了口,“来都来了,还是买一斗回去。廖老爹,劳您帮我先排着,我去镇上别处转转,一会儿再来寻你。”
    廖老汉只当他是想去看看镇上其他商肆,当即回了句:“没得问题。”
    水灾之后,除了粮铺人满为患,其他商肆都十分萧条,尤其是几家食肆,如今粮贵,食肆也跟着涨价,大部分百姓都已吃不起了。
    廖老汉料定周野很快就会回来,哪料他排着队,眼前的百姓越来越少,等了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