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捷报 终于收到了穆酒凯旋而归的消息。……
造船事务繁多, 曲花间没在客栈待两天,便返回船坞继续忙去了。
临行前,想到岑喜一个人受着伤也不方便,便让人将他哥哥接来照顾他。
岑喜的哥哥年纪也不大, 两兄弟一个十六, 一个十四, 都还是半大少年。
且岑欢还断了一条腿, 走路全靠绑在腿上的木棍撑着。
岑欢得知自己有名字了以后, 兴奋不已, 正要跪下来给曲花间磕头,却因断腿无法弯曲而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曲花间看着这对难兄难弟,一时无言,也不知道究竟该谁来照顾谁, 只好让负责接人的护卫又跑了一趟, 把之前牙行送他的几个添头一并接了来。
虽然话说得难听, 但便宜没好货这话实在不假。
来的除了岑欢岑喜两兄弟, 还有三个人。
一个天生失聪的,不仅什麽都听不懂,连话也不会说, 沟通全靠比划。
一个哑巴,也靠比划,好在能听懂人话,还能比划给那个聋子看, 两人交流竟然没什麽障碍。
还有一个倒是耳聪目明的,也会说话,就是一只胳膊废了,没什麽力气, 连举起来都费劲,平时吃饭拿筷子都是用左手。
曲花间简直要气笑了,当时接受这几个人时也没注意,现在才反应过来,这哪裏是牙行给他送人情,分明是甩尾货。
也不知道福州牙行从哪裏集齐这残疾五人组的。
见东家脸色不好,几人惴惴不安地站成一排,担心自己再被送回牙行去。
曲花间嘆口气,安抚几人,“別紧张,我只是想让你们来照顾一下岑欢岑喜,岑喜受伤,岑欢腿脚不便,你们……你们几个就相互照应一下,等岑喜能下地再说吧。”
“是。”三个人,一声回答。
另外两个,一个不会说话,一个压根听不见。
交代完几人每日负责给岑喜换药,去大堂领饭菜之后,曲花间便准备带着小林回船坞。
结果刚走出客栈,又被一个衙役叫住,说是同知大人传他问话。
想必是之前方露华碰见那事有了结果,曲花间整理衣摆,将跟在身边的小哈送回客栈,又和衙役一同去了府衙。
曲花间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风评颇佳的同知大人。
他年纪莫约五六十岁的样子,头发花白,相貌与方露华有几分相似,只是眼下挂着青黑的眼袋,看起来像是长期睡眠不足。
方同知对曲花间很和善,不仅一来就让人给他看茶,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虽言谈举止中不自觉的带着些官架子,但让人讨厌不起来。
仔细询问了他与户房司和鲁记之间的纠纷后,便告知他,那鲁记少东家已然因贿赂上官被除名了。
户房司几名参与此事的书吏也均被贬职,掀不起什麽风浪来,叫他安心经营。
曲花间修建船坞不是小事,方同知也是知道的。
福州对外来商人落户经商很是欢迎,不仅大开方便之门,还在能力范围內给予了一些勉励政策。
虽说船坞现在并没有盈利,但这麽大一片地,该交的税也不少,而且他还招募了许多工人,也算替府衙解决了一小部分百姓就业问题。
是以方同知对他还算支持,直言若是往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可以来找他。
曲花间不费吹灰之力,便解决了一个麻烦,也是沾了方露华的光,于是回客栈后,又挑选了一些不算贵重但又用心的谢礼送去方家,这才骑着踏雪出了城。
万事俱备,东风已至。
接下来的几个月,曲花间一直待在船坞,眼看着那一根根价格不菲的木材被刨制成各种形状,然后渐渐被组装成一艘巨船的形状。
大船框架即将组装完成的时候,已是中秋之后,曲花间时隔半年多,终于收到了穆酒凯旋而归的消息。
信是穆酒亲笔所书。
他率领五万将士北上,出边境后便兵分三路,左右两军分散开来阻击游荡四方的鞑靼部落。
而他则率领中军直击鞑靼王庭。
鞑靼王庭由数个大型部落组成,守兵十万,周边大小部落更是数不胜数,若是将所有兵力集结起来,至少二三十万兵力。
好在虽是同族,但部落之间人心不齐,各自为政,若非大事,平日间少有往来。
即便鞑靼王有所察觉,但临时想将分散在各处的部落召集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何况还有边军左右翼将分散开来的部落逐个击破。那些零散部落自身难保,哪有余力支援王庭。
穆酒就这样率领着三万骑兵,并两千骁骑营,以少胜多,直破王庭。
这场突袭的最终结果,便是边军踏破王庭,在漫天箭雨和突袭而来的冲锋下,鞑靼损兵五万有余,鞑靼王率三万亲兵,抛弃家小,往极北逃去。
周围部落则是跑的跑,散的散,还有近万士兵被俘,加上王庭的俘虏,足有三万余人。
边军没有杀俘虏的习惯,况且两军交战,祸不及百姓,这也是中原礼仪之邦与外族蛮夷最大的区別。
于是这些鞑靼俘虏便被套上枷锁随大部队一同回边城,至于那些老弱妇孺,则被留在了原地。
虽未赶尽杀绝,也足以让鞑靼对大周谈之色变,至少十年八年內,他们是没力气也不敢再南下踏入边境半步了。
至于边军这边,也有折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