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节  六零年代之悍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舒服,就不必再坚持了,何必呢?”

    说完这句话之后,沈东林就绕过田桐走了过去。今天生产队休息,大家都不上工,不过工厂这边照常上班。这段时间天热,他们没有急单要出,日常生产只是为了日常供货。不过接下来大家就要搬去新厂房,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安排工作,都得需要他们做领导的拍板决定,所以还得按时出勤。

    田桐回头看到沈东林走远的背影。

    沈东林长得高大,因为是军人,站着的时候像一棵小白杨,直挺挺的。长得是典型沈家人,俊的很。除了年纪大,似乎没什么缺点,不然也不能成为周娇娇心中的二号人物。

    想当时她们刚来沈家沟,第一次见到沈东林的时候,周娇娇都失态了,闹着要住到沈东林家里。不过沈东林最后却选了她,理由是“不闹腾”。

    因为这个决定,田桐和周娇娇被迫演了一段时间的好姐妹,亲闺蜜。不过沈东林家人口少,他自己整天忙的脚不沾地,天不亮就要去锻炼,天黑才回到家,有时候晚饭都在外面吃过了。两人常常都见不到面。

    要说印象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六零年代之悍夫》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223节(第2/2页)

    刻,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沈大爷爷唠叨他,说什么岁数这么大了,连个媳妇儿都捞不着。这时候沈东林都不会反驳,每次气的老人喘不过来气,才低声道歉。

    想到这里,田桐撇撇嘴。这些关她什么事?

    沈东林到工厂的时候,沈卫民正在排班,眼看着他们就要搬到新厂房,那边因为有机器加持,所以人员数量需要严格把控。

    旧厂房这边不会停止生产,有些糕点需要明火烤制。另外各种干果的炒制加工,都需要在这边完成。

    “要把沈强调到新厂区做主管?”沈东林撇了一眼名单。

    “嗯,他这段时间表现尚佳,经过各方面考核也是优良,没道理不让他试一试。”沈卫民把沈强的考核表找出来,放在沈东林跟前。

    沈东林随意翻了翻,“我不是怀疑你的判断,只是随口问一句。再说我对他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成见吧?”

    “还说呢,七叔您对他就是太严格。你难道没看见强哥现在见了你,就跟老鼠见了耗子似的。他爹是他爹,他是他,他肯定不会走上他老子的弯路。”

    相识这么久,沈卫民对沈强还是有些信心。其实对他有偏见的不仅仅是沈东林一个,还有挺多人和沈卫民提过相似建议,都是让他不要重用沈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沈强他爹当时把沈家沟祸祸的不轻,也就是沈家人多,一家有丑百家遮,其他小姓不成气候,根本没有办法和沈家对抗。就是这样,沈家不还放弃了一届大队长选举,才把这件事平息下去。

    有这样的前提,现在他的儿子倒出息了,还被沈卫民看上还想委以重用,有意见的自然不在少数。

    有明着跟沈卫民提的,例如沈东林,沈三爷爷。也有通过其他渠道传到沈卫民这里来的,例如沈家其他人。沈卫民都听见了,心里却并不打算按他们说的办,如果父亲后天做的事,成为判断孩子道德的唯一标准,是不是太武断了点?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家俩孩子根本都不用教育,就会成为像他大哥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使犯错的更加错,好的愈发好,不应该是现代社会倡导的风气。

    当然了,沈卫民做出这些决定的基础是沈强确实做出了成绩,比同期的其他人做的都好。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的基础上,他该得到这个回报。

    至于沈强以后犯不犯错,会不会走上他爹的老路?并不在现在的沈卫民考虑范围之内。但是,如果沈强真的会变成那样,他会毫不犹豫的把他赶出工厂,到那时候谁求情都没有用。

    沈东林最终还是点头,他一般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和沈卫民起冲突。“我从来不担心他会走上他爹的老路。恐怕只有个苗头,咱们就能发现,然后及时止损。”

    “嗯?”沈卫民抬起头来,那为什么……

    “太年轻。这世上没有几个你,能时时刻刻保持理智。年轻就意味着意气用事,须知,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意气用事都有可能坏事。如果他只是工厂员工,顶多是搞砸自己手头事。如果他是管理人员,搞砸的可能是一个合同、一个项目,给工厂造成的损失何止数倍计。”

    沈卫民听了沈东林的话之后,沉思了一阵。这件事情他之前和七叔聊过,对方一直没有表态,这话他是第一次听说,挺有说服力。沈卫民拿出最底下的名单,想了想还是没做更改,“七叔说的非常有道理,不过咱们工厂现在不是想让谁上就谁上的条件。”

    简言之就是可挑选空间太少,任用年轻人起码能说的通话,如果找个长辈来,没准还得给你顶嘴。

    沈东林摆了摆手,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把话说的太死,因为无人可用。

    “几名知青你有眉目了吗?要不要和沈肆商量商量秋收后就让他们进厂?”沈东林说这话的时候,眼前闪过一个倔强的身影。他摇了摇头,神色才恢复清明。

    “七叔和我想一块儿去了,我也准备秋收后让他们进厂。不过八名知青中,我至多要两人。”

    “哪两个?”

    沈卫民诧异的抬眼,没想到七叔这么关心这事儿。

    “第一个是高达,八名知青中他干活最认真,为人也热情。听说是省城大学大二学生,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下乡,不过既然来了就是和咱们厂有缘分。”

    沈东林点点头,其实还不止是这样,高达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来的这几个月,已经和村里大家伙打成一片。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从小就被这样培养,那就是天生具有亲和力,不管到哪都受欢迎。

    “至于这第二个吗?我之前也去纠结,最后想来想去就定了田桐。”

    “为何是她?”

    “虽然说工作能力还有所欠缺,不过到底是我亲自带出来的。田大小姐有时候不太接地气,却是个容易相处的人。到底是省城待过的,见过的好东西多,即使在宣传部待不了,还能去试吃部。”沈卫民笑着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