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六零年代好日子》 19、第 19 章(第1/3页)
第19章 自留地
秦桂香带着平平从市区回家了, 正好是中午吃饭时间,一大家子正在喝玉米糊糊呢。
高翠喜见她进门,阴阳怪气地说:“嫂子享福回来啦!”
秦桂香很想说:“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可她莫名有些心虚, 花用了家里20多块钱,这钱自然也有老二家一份。拉着平平说:“喊人。”
平平喊了声:“二婶!”然后依次喊了家里其他长辈。
王红芬见两人都白了,好似还胖了点:“腿好了吧?”
“好了好了。”
“那就好!”王红芬一脸轻松, 能看好就行:“还没吃饭吧, 我在给你蒸两个洋芋。”
“娘, 我自己来。”
高翠喜看在孩子面没在说什么。
日子还是照常过。
五月份的一天晚上, 韩铁柱开会回来,带回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大队说分自留地了。”
“那真是太好了, 那地是怎么个分法?”
“按照人口来, 每人一分二的地。关键是不用交公粮!”
“不孬不孬,”王红芬喜笑颜开的,不用交公粮,那不管收多少都是自己的。
别小看了这点地, 侍弄好了,种上洋芋、南瓜、红薯之类的高产的粮食, 可以多好些粮食了。
“那家里的菜地算自留地吗?”
“大队长说了, 院前屋后一两分地可以的。”
“咱家把自留地开在屋后, 屋后那片地都是荒地, 离家近点下工后也好侍弄。”
“那得快点, 就怕别家也看中了, 咱家一家人能得一亩六分多地,
得找个近点的地方, 大队长说了, 只能用业余时间搞自自留地。”
韩铁柱激动的摩拳擦掌,哪怕是这地不肥,收成再低,
小麦亩产量也能收个两百斤,如果肥力上得去,种子选得好,平时侍弄的精心,
三四百的产量也不是不敢想:“不行了,要把地先占出来,以后再慢慢整理。”
“哎呀,家里没家伙什啊。”
农具都在大队上呢。
韩敏珍心想农具我多了去了呀。
刷经验的小火车每趟都会带回来建造建筑用的工具、材料。
比如红砖头,混泥土板、玻璃、斧头、锯子、铁锹、铁钉、油漆等。
考古展里还有当做古董展示的锄头,矿山里有鹤嘴锄。
还有一个工厂是卖电锯电钻电切割机的。
她有些犹豫要不要拿出来,总觉得他们一说,自己就拿出了,以后会助长了不好的风气,
好像自己是百宝袋一样,要啥有啥。
“红薯也稍微种点,玉米需要肥地,咱家去哪儿弄肥去啊,要是没肥,种了也是白种,还不如种洋芋。”
“对了,每家都要养鸡和养猪,这是上面分下来的任务。”
“啊?为什么?”
“给你分自留地,就是为了供应城里人的肉食的,所以农村要多养猪养鸡。”
“猪的食量大,养不起。”王红芬边说着养不起边思考。
一头猪能卖到四五十块钱,如果红薯藤多,配合点猪草、米糠也不是不能养。
养上一头,孩子们的学费就有了,大大的缓解了家里的开支。
“咱养一头吧,”一转眼她就改了主意:“自留地咱就种红薯,现在还能赶得上,全部种红薯。”
“红薯吃多了烧心……不如种洋芋吧。”
“洋芋不像红薯秧子,落地就长,一茬又一茬,而且猪也不能吃洋芋。”自从韩铁柱说了鼓励农民养鸡鸭养猪,她那养猪的心思如同加了柴的火焰一般,越来越旺。
“反正红薯是一定要种的,那种一亩红薯,剩下的种洋芋。大队上种了小麦,交粮分的粮食咱们换成粗粮。”
“成成,养就养一头吧,家里这么多孩子,打猪草让他们去打。”说着他出了屋子,喊道:“小四!”
小四开门出来,听了他爹的吩咐,撒腿就往外跑。
韩敏珍啊啊的要抱,王红芬被她磨的没办法,抱着她坐到了堂屋的长条凳上。
堂屋里两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在,围坐在桌子旁,这一家人极少这么整齐地坐在一起,平时吃饭的时候,大都一人端一碗,往哪里一蹲。
“爹,没有锄头啊。”韩老大皱眉愁到,开地需要用到农具,之前办合作社,农具都上交了。
“爹,我回来了。”小四速度很快,抱着两把锄头,跑得满头是汗。
他爹让他去领农具的大队部看看,应该有和他家一样想法的人。
“会计说四把太多了,只肯借两把。”
“两把就两把,先用着。家里还有砍柴刀、斧头,也能派上用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