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她快步迎上来,激动的说:“你总算来了, 乐言在实验室里待了快二十个小时,劝不动, 只能靠你了。”
顾玺神色一凝:“带我去!”
两人来到实验室前,打开门,低温空气夹杂着金属和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顾玺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角落的实验台旁——韦乐言正背对着门口, 坐在高脚凳上,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满是跳动的光谱数据,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动作精准得像是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乐言,顾玺来了。”刘玉珍轻声开口。
敲击键盘的声音骤然停止。
韦乐言缓缓转过身, 眼睛里布满血丝, 却亮得惊人。
“顾玺!”他盯着顾玺看了几秒,伸手指向屏幕上的一条红色曲线,说:“峰值偏移,三次重复实验都这样,传感器没问题,算法也没问题,结果错误。”
顾玺走过去,俯身盯着屏幕。
红色曲线在450纳米的位置有一处明显的凹陷,与理论计算的平滑曲线形成刺眼的反差。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起一旁的实验记录册,指尖划过韦乐言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数据。
纸上画满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的轨道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有些混乱,但顾玺一眼就看出问题。
“应该是环境振动的影响。”顾玺缓声道:“光谱仪对振动敏感,风沙太大,即使实验室有减震装置,长时间运行也会有累积误差。”
他指着曲线凹陷的位置:“你看这里,偏移量每次都在0.02纳米左右,符合低频振动的干扰特征。”
韦乐言的眼睛猛地睁大了些,他飞快地转过头,重新看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了实验室的环境监测数据。
当振动传感器的记录曲线出现在屏幕右侧时,红色的波动与光谱峰值的偏移完美对应。
实验室里陷入短暂的寂静,突然,韦乐言从高脚凳上跳下来,快步走到实验台的另一侧,开始拆卸光谱仪的外壳。
他的动作很快,却没有一丝慌乱,螺丝刀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精准地拧下每一颗螺丝。
顾玺没有上前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等待结果。
此刻的韦乐言眉头舒展,嘴角的紧绷也渐渐放松,整个人像是找到了归位的齿轮,重新运转起来。
刘玉珍松了口气,感激的对顾玺说:“谢谢你,顾玺。”
顾玺笑了:“应该的,乐言也是我的朋友。”
等韦乐言将减震垫重新调整好,再一次启动实验时,已经是傍晚。
当屏幕上出现一条平滑的、与理论曲线完美重合的绿色线条时,韦乐言的身体顿了顿,然后缓缓抬起头。
他看向顾玺,眼睛里带着一种近乎孩童般的雀跃,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是重复着:“成功了,顾玺,成功了。”
顾玺笑着点头:“我看到了,乐言,你做得很棒!”
这天晚上,顾喜带着韦乐言一起坐在戈壁上看星星。
他为韦乐言吹起口琴。
柔和的音符像是月光下的流水,缓缓在空中流淌,驱散了白天实验的疲惫。
韦乐言的眼睛微微眯起,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晃动,原本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下来,像是被音乐的暖流包裹住了。
一曲终了,空气中还残留着旋律的余韵。
韦乐言抬起头,看着顾玺,轻声说:“好听,像粒子在磁场里运动的轨迹,很轻,很稳。”
顾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他没想到,韦乐言会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形容音乐,却又觉得无比贴切。
那天晚上,他又用自带的吉他为韦乐言弹唱了几首曲子。
韦乐言的眼睛里疲惫尽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的光。
第二天早上,顾玺在办公室见到了辛从南院士。
辛从南问他:“我听说你要保送上A大?”
见顾玺点头,辛从南还想为母校争取一下,问他:“你有没有兴趣考虑一下Y市理工大学?那是我的母校,虽然在综合排名上不如A大,但在航天工程和材料物理领域,实力很强。而且和我们基地有长期合作,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来当我的学生,与乐言一起。”
顾玺沉默了一下,他知道辛院士是好意,Y市理工大学的航天专业确实出色,但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航天工程。
迎上辛院士期待的目光,顾玺只能遗憾的说:“感谢您的厚爱,辛老师。但我真正想研究的,是《原子核物理》,尤其是重核裂变和聚变相关的领域,这才是我想研究的方向。”
辛从南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些许遗憾:“原子核物理啊……是个冷门但重要的领域,可惜我们Y市理工大学没有核技术研究所,没办法给你提供合适的平台。”
他顿了顿,看着顾玺认真的表情,又补充道:“A大的核物理研究所在国内是最好的,我认识那里的不少院士,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等下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
辛从南说:“有这封信,加上你的sci论文,入学后想进入核技术研究所,应该能顺利不少。不用像其他学生那样,还要等上几年才有机会申请。”
顾玺高兴的道谢:“谢谢辛老师!”
辛院士看着顾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用谢我,我才该谢你帮我安抚乐言。”
“核物理研究不容易,以后遇到困难了,也可以来基地找我聊聊。虽然我主攻的是天体物理,但有些基础理论还是相通的。”
顾玺离开时,拿到了辛从南手写的推荐信。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