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347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亩地的产量能有一千斤左右,这个还是因为赵过选择的并不是太高产的粮种。

    “这种米口感好,就是产量没那么高。”有经验的老农说。

    他们怕赵过觉得产量不够。

    但其实赵过已经很惊喜了。

    亩产千斤!他睡觉的时候都在想这个事情,激动得睡不着觉。

    不过四十八吨是带壳的数字,晒一晒然后去掉壳的话,大概也就是三十三四吨左右。剩下好几吨稻壳,赵过看着有点发愁。要是在古代,这些稻壳同样是食物,混在米粥里填肚子,可舍不得扔。

    可现在……想必是没人愿意吃这个东西的。

    “不用愁,有人收的。”同样是老农笑呵呵说,“这玩意儿很多人买了去喂鸡,不过咱们这么大的量,卖给厂里最合适。一吨也能卖个几百块。”

    农庄里自然有人去处理这些后续的杂事。

    后来稻壳卖掉了,大米都没卖,全部抽了真空包装给景区里的几家餐厅以及食堂,大概也就半年左右的用量。

    于是,宋嫂鱼馆的食客们就吃上了今年的第一批新米。

    “这米好像和我上次来吃的不一样?”宋嫂鱼馆里多得是老食客,如果不是预约实在很难,排队又久,他们恨不得隔三差五就来吃一次。

    服务员笑着回答:“是我们今年刚出来的新米,而且是自己种的,您吃到的是今年最新鲜的一批,第一顿呢。”

    “难怪呢!”食客恍然大悟,“这新米是最好吃的。稍微留一留都没有这个滋味。”

    现在好一些的餐厅里常吃的是东北黑土地里种出来的大米,包括宋嫂鱼馆也是,但其实本地的新米也是不差的,各有风味,只是不禁留。

    w?a?n?g?阯?f?a?B?u?y?e??????ǔ???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