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明白她的焦虑。
路晓琪幽幽说:“你当然不懂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这么大的支出,然后现在完全是坐吃山空没有收入的感觉。”
她又不是什么豪门小姐富二代,曾经花过的最大一笔钱是买了个小房子,背过的最大一笔贷是几十万的房贷,银行卡里最富有的时候也就百万不到。可如今支出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千万,让她怎么能没有压力?
简直胆战心惊。
路晓琪将自己的这种情绪称之为“天生穷人命”,瞧瞧前几年破产跑路的那几位地产大佬,欠银行的钱都是以百亿计,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愧是地产。
她不行,没这心理素质。
路晓琪有些失落:“你说,我是不是天生就没有大富大贵的命啊?”
苏隽已经习惯了她这几天因为焦虑而反复的情绪,温声道:“自然不是。你只是心存敬畏,这是好事。”
他曾见过很多对财富对权力失去敬畏的人从原本的高位沦为阶下之囚,或是一朝得势便开始趾高气昂大肆铺展,最后结局也让人唏嘘。
“懂得敬畏是很重要的品德。”苏隽认真说,“而世间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
路晓琪看着他的眼睛,非常真诚。她莫名觉得自己被安慰到了一点,又有些不好意思:“也没你说的那么夸张啦……”
系统很无语:“玩家,类似的话我在前两天就已经对你说过了。”
路晓琪理直气壮:“你知道吗?有的话从不同的人嘴巴里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他长得那么帅,说什么都对!”
系统自闭了。
……
古镇内。
业务员们已经回去了,宇文恺叫来了向家村的两位泥瓦匠,让他们仔细查看手中样品。当着外人的面,刚才有很多话不好讲。
那两位泥瓦匠脸色凝重的对着几种不同的瓦又是敲打听声音又是放在手中掂量。
半晌,他们放下来,指着桌上素净的国内陶瓦以及日本产京冶瓦说:“的确是倭国产的瓦要更好。”
明朝人,已经习惯称呼东边那个岛为倭国,并且同样对他们深恶痛绝。那会儿倭寇经常侵犯明朝的沿海地区,奸淫掳掠,残害百姓,与明军交战数次,朝廷还举办过很盛大的献俘大典。
所以,当泥瓦匠人说出这个事实时,他们心中也同样不爽。
华夏可是烧瓦的老祖宗!怎么就输给倭国了呢?
宇文恺沉吟,摸了摸陶瓦,又摸了摸京冶瓦,抬头问两人:“可能烧出来?”
没想到,两个泥瓦匠沉默了一瞬却摇了摇头:“这种青瓦我等以往并不擅长,只能说试一试。”
宇文恺刚有些失望,泥瓦匠却指了指同样是日本产的琉璃瓦,傲然道:“但这琉璃瓦,我们却是能烧的,而且能烧得比他们好很多!”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Y?e?不?是?ǐ????????é?n??????????5????????M?则?为?屾?寨?佔?点
他们祖上就是给紫禁城烧琉璃瓦的!
第40章 定然比这倭寇烧的瓦要更……
两个泥瓦匠都姓张, 张大郎、张二郎,正好是两兄弟。张大郎正是张瑛的父亲。张家的祖辈与向家交好,后来便直接落户在了向家村。向家村三个姓, 向家与李家主要都是做木工, 张家的绝活却是烧瓦。
尤其是琉璃瓦。
紫禁城上那明晃晃的黄金屋顶, 便是他的祖辈所参与烧制出来的“金瓦”。
“每逢阳光升起,屋顶便泛起了闪闪的金光, 但柔和不刺眼。”张大郎回忆自己记忆中的紫禁城, “除了黄琉璃瓦, 还有各种颜色, 青琉璃瓦用于天地坛, 绿琉璃瓦用于皇帝避暑的行宫……
“还有孔雀蓝釉琉璃瓦, 成化帝十分喜爱,将它用于御花园中的小亭和戏台……”
即便是将它们烧制出来的自己和同僚们去日常维修时,也常常醉心于它们的美。
即便是宇文恺, 听了他的描述之外也不免心潮起伏。
隋唐时已经有琉璃瓦,但制造困难极为珍贵,一般只用于檐脊。宇文恺在兴建太极宫的时候就用过,但他可没奢侈到屋顶全部用琉璃瓦。
他在现在的画册和电视里见过工匠们所讲的紫禁城。虽然看上去似乎小了点, 不如太极宫大气,但真的是金碧辉煌,很是壮丽。
这其中,屋顶便是很加分的项。
张大郎与弟弟查看了如今国内产的琉璃瓦和日本产的,两人觉得这两者烧制水平相差不大:“即便是放在我们那会儿,也算是高手了。若还能如此间之物一般稳定快速出产,那更是难得。”
他们在这儿也生活了一段时间了,对这里物资的生产速度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不过, ”张二郎补充,“若让我来评判,这些琉璃瓦却都有些失之呆板,不够灵动。大块平铺无妨,若是要在像是大殿这些的重要位置作为装饰点缀却还不够。”
宇文恺颔首。
在他看来,这也是未来世界很多东西的通病,出产快但平庸。偏偏,清河古镇没有太多需要大面积平铺的地方,反倒需要的便是这种精彩的细节装饰。
他问:“若我将琉璃瓦的烧制交予两位,你等能否烧出比这更好的琉璃瓦?”
张大郎看了看弟弟,从各自眼睛里都看出了傲气与喜悦之情,他们正愁着英雄无用武之地呢,每天只能干干打下手的活儿。
两人不约而同对宇文恺拱手说:“若是能有窑,我与二郎必能烧出最好的琉璃瓦!”
张大郎嫌弃地看了一眼日本送来的瓦: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