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40  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外婆却只是轻轻抚着她的额角,像小时候哄她入睡那样,缓缓叹了口气:

    “阿婴啊,回来做什么?我一直都在。你想我了就回来看看,走累了就回来歇歇脚,但别停下。永远别在生活面前低下头,除非……是为了生存。”

    语调仍旧温和,却像一把慢火,在叶语莺的胸口静静地加热到熨烫——

    作者有话说:50个红包哦[三花猫头]

    多谢大家的关心,评论都全部看啦,明天终于可以去看医生了,应该很快就可以说话咯!

    第32章

    这个清明假期,叶语莺每天四点起床,天还未亮,便穿着雨靴随外婆一起拎着菜筐,去集市摆摊。

    青城的清晨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铺着水汽的石板路泛着浅浅的光,等日头一来,就是刺眼的白光。

    她拢了拢衣领,推着旧手推车,里面装着前一晚外婆摘好的青菜,和一些自家种的蒜苗、香葱、苋菜。

    由于是扫墓的高峰期,外婆额外批发了一些菊花来卖。

    老集市里人还不多,早点摊飘出豆浆的香味,有人在一旁蒸包子。

    隔壁摊的老头向她打招呼,她腼腆地打着招呼,用清亮的眼神在摊位后看着来往的行人,看着别人摊位上的新土豆发呆。

    摊位搭好,灯泡一亮,第一道晨光也洒了下来。

    她蹲在塑料布上整理青菜,一捆捆排得整整齐齐,外婆坐在小马扎上,慢吞吞削着蒜苗叶子。

    “你不用天天跟来,今天放假该多睡会儿。”外婆语气平常,却仍带着一丝心疼。

    “我现在早起也不困了。”她轻声说,指尖不停。

    其实每天四点起床,她困得要命,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愿意在外婆身边多呆一点,再多一点。

    此刻,天色渐亮,清风掀动翠绿欲滴的菜叶,外婆用粗糙发黄的手一根根理着豆角,那些整齐的豆角如同甩开的风铃一样。

    扫墓的时节,来扫墓的人都是跟着自己的家人一起的,以家庭为单位,很多功成名就的子女会从外乡开着自己的豪车回家,跟着长辈一起去山上扫墓。

    她从小在摊位后就羡慕那些一个大家庭集体出行的人们,总觉得那些四处奔跑打闹的小孩子们会在这样的家庭中得到一份完整的爱,还有来自各个亲戚长辈的爱。

    叶语莺的家庭成员不多,常年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公早些年去世了,还有来往的只有姑姑。

    姑姑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将她视为己出。

    她羡慕那些大家庭里的孩子啊,每到清明时节,就仿佛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春游,大家去扫墓的路上边走边玩,将对亲人的思念用更轻松的方式表达了。

    而她和外婆清明也就潦草地带着点祭品,去看看外婆大哥的坟塚,在家长点上蜡烛焚上香,就这么简单算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夜莺与神明[破鏡重圓]》 30-40(第3/21页)

    奠了。

    外婆把一篮新蒸好的艾草青团装在小布袋里,又多加了几只白煮蛋,说:“拿去路上吃,你每次去山上就饿得快。”

    路不好走,要过河、过桥,还要穿过一大片竹林。

    叶语莺背着一小背篓,外婆拄着一根竹杖。两人的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草木清湿,空气中飘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香气。

    她踩着去年枯掉的落叶走着,听着竹杖点地发出的咚咚声,忽然觉得这一切很像

    一场默剧——无声地上山,无声地纪念,无声地奔波。

    只有她们两人有一搭无一搭地关心。

    “外婆,你腰伤了,我妈有来过电话吗?”她走到半途忽然想起了什么。

    外婆脚步没有停顿,摆摆手,像是认命了:“她恨了我这么多年,不会想关心我的。”

    叶语莺不知道此刻喉间应该发出怎样的声音,只是像是意识到自己提及敏感的话题而将头低垂下来,看清脚下泥泞的路,就这么前行着。

    墓地在山腰,长满了青苔。

    外婆在墓前摆好香烛和供品,弯下腰磕了三个头,动作缓慢却一气呵成。叶语莺也跟着跪了下去,小声地在心里说了几句什么。

    也许是说着一些愿望,她从小祭奠的时候愿望也没怎么实现过,现在许了对于实现与否也不所谓了

    两人一路沉默地走下山,一直到走回巷子深处,回到那个种着月桂树的小院。外婆刚打开院门,迎面一阵风吹过,将一簇紫藤轻轻拍在她的额头上。

    “哎哟。”外婆一愣,将头上的紫藤摘下来,接着笑了,“它是知道我们回来了。”

    回蓉城的时间临近了。

    叶语莺不知道程明笃会什么时候来接她,甚至……

    她也在怀疑,他还会不会来。

    毕竟,程明笃没有任何义务这么做。

    那天叶语莺照常帮外婆一早出摊,天才蒙蒙亮,叶语莺帮忙拜访蔬菜时,余光瞥见街口有一道与周遭都格格不入的身影。

    青城的集市一向朴素,摊贩与顾客彼此熟稔,来来去去的都是老面孔。于是,当那个身影出现在街口时,便像是墨色山水画中点入的一滴钛白,格外显眼。

    程明笃的身高来看,很难让人相信他是江淮一带的人,尤其是来到青城,一出现都是会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的存在。

    也不知看的是他的身姿,还是他的面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