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245  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他们祖孙二人大半个月的嚼用。

    苏婆婆一边煎药,一边抹泪:“这澡洗得,真是要了老命啊...”

    城南的李木匠家也是如此。李家有五口人,挤在两间小屋里。每到洗澡时,总是个难题。先是李娘子烧好一大锅水,然后男人们出去避让,让家中的女人先洗。女人们匆匆擦洗完毕,再换男人们进来。

    常常是最后一个人洗时,水已经凉透。李木匠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我皮厚,耐冻。”但每次洗完,他都要连着打几个喷嚏,头晕个几日。

    最苦的是那些住在一起的光棍汉子。

    他们没有家室也没有房间洗澡更是难上加难。

    往往要等到天气稍暖的日子,壮着胆子去河边擦洗。有时被过路的妇人撞见,免不了一场尴尬。久而久之,许多人干脆一冬不洗,身上难免生出异味,被人暗中称为臭汉子。

    十一月初的一天,松阳县忽然传开一个消息:县衙要开设公共澡堂了!

    起初人们都不相信。

    茶馆里,几个老茶客正在议论此事。

    “听说了吗?县里要办澡堂子,说是用那个什么...蜂窝煤烧水?还是好大的锅炉嘞!”

    “胡说八道!官府哪会管咱们老百姓洗澡的事?”

    “就是,再说哪来的那么多热水?烧水不得用柴火?那得多少钱?”

    然而消息越传越真。

    有人说看见县衙西侧的官房正在修缮,砌了大灶台;有人说见到铁匠在打制特制的大锅炉;还有人说衙役亲自在调试什么蜂窝煤炉。

    直到县衙贴出告示,人们才真的相信了。

    告示前围满了人,识字的张秀才大声念着:“松阳县大澡堂,于本月初五开张。内分男堂、女堂,各有其道,不相干扰。每次沐浴,只需两文钱...”

    “两文钱?”人群哗然。

    “这么便宜?买柴火烧一锅水都不止这个价吧?”

    “还分男堂女堂?这倒是周到。”

    最让人心动的是后面一条:“六十岁以上老者、十岁以下孩童,每逢初一十五,可免费沐浴。”

    苏婆婆听说后,激动得双手发颤:“这...这是真的吗?老婆子我能免费洗澡?”

    十一月初五,大澡堂正式开张。

    这天一大早,澡堂外就排起了长队。

    人们既好奇又期待,都想看看这官办的澡堂到底是什

    么样子。

    澡堂门前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左边写着“男堂”,右边写着“女堂”,入口处还用屏风隔出了两条通道,果然男女分开,互不干扰。

    赵匡胤亲自在门口迎客,姜戈则在里面指挥调度。

    最先鼓起勇气进去的是几个单身汉子。他们交钱后领到一块木头号牌和一条干净的布巾,然后被引到更衣处。

    “嚯!真暖和!”一进门,就有人惊呼道。

    只见厅内整齐地排列着衣柜,中间是一个巨大的蜂窝煤炉,烧得正旺,整个屋子暖融融的。

    更衣后,走进浴池区,更是让人惊叹。两个大池子冒着热气,水质清澈见底。旁边还有淋浴区,用竹管引来的热水从莲蓬头中洒下。

    “这...这得费多少柴火啊?”一个老汉喃喃道。

    旁边的人笑道:“老伯,咱们用的是蜂窝煤,耐烧又便宜,所以才能这个价。”

    第一批客人洗完后,个个红光满面,神清气爽地走出来。

    “舒服!真是太舒服了!”

    “值!太值了!两文钱就能这么痛快地洗个热水澡!”

    外面排队的人见状,更加迫不及待了。

    下午时分,苏婆婆牵着孙儿阿毛也来了。今天是十五,老人和孩子免费。

    老太太有些拘谨,在女堂门口踌躇不前。姜戈见状,亲自上前招呼:“婆婆,来洗澡啊?您和孩子都不收钱,快请进。”

    女堂这边特意安排了几个女工帮忙。她们帮苏婆婆更衣,领她到浴池边。

    当婆婆将苍老的身躯浸入温热的水中时,眼泪忽然就落了下来。

    “婆婆,您怎么了?是水太烫了吗?”女工急忙问道。

    苏婆婆摇摇头,抹着泪笑道:“不是,不是。是想起要是天天这么痛快的洗澡,该费多少柴火...”

    温暖的水流包裹着她布满皱纹的身体,驱散了积年的寒气。她慢慢地擦洗着,每一个关节都舒展开来。

    另一边,阿毛在男池里玩得不亦乐乎。小家伙从来没在这么大的池子里洗过澡,兴奋地拍打着水花。旁边的男工也不制止,只是笑着提醒:“小心别滑倒。”

    洗完后,女工帮苏婆婆擦干身体,还递上一杯热姜茶:“婆婆,喝杯姜茶驱驱寒。”

    捧着温热的姜茶,苏婆婆的眼眶又湿了:“这...这怎么好意思...”

    “您就喝吧,这是姜县令吩咐的,说老人孩子洗完澡喝杯姜茶,也不容易着凉。”

    第138章 朝廷招安

    在松阳县的忙碌时光总是会让人忘记烦恼。

    卢志云就是如此。

    每日都和霍去病白起一起练兵,忙的连摸鱼的时间都没有,对待朝廷的来势汹汹也没有多注意。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诸葛亮。

    这日,他正在县衙偏厅与姜戈、赵匡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